那些年我敗過的鞋子
無論男人女人,大部分人都很喜歡各種鞋子。作為一名還沒進入社會的大學狗,買sneaker就是生命中的一大愛好。回顧這幾年買過的鞋子,打算寫一貼分享一下(其實我就是來騙金幣 )事先說一下,我本人是沒什麼特別的運動項目擅長的,所以所有鞋子都是用來壓馬路的,好看就是我買的原因。
我本人是穿44的,以下鞋型尺碼以此為標準。
Nike Air Force 1。經典鞋型,當然也是中規中矩。曾經很喜歡af1,中學時前後買過四對= =這對是前幾年買的,現在草爛了就當短距離活動時的便鞋,例如上街買菜之類。後掌氣墊走路還是蠻舒服,就是鞋底不耐磨。
尺碼正常。年代久遠找不出貨號。
Toms。我不是很喜歡穿正裝鞋,不過有時候去實習或者婚禮還是需要穿一下的,就隨便買了對充充門面。穿著率很低。
偏小,也許跟鞋型有關,感覺小一碼。44碼每次穿鞋子都能把手指擠破暴血- -也是找不出貨號。
Vans SK8-Hi。其實我本人不是很喜歡帆布鞋,所以最經典的帆布鞋converse allstar我從小到大都沒買過。不過本著多嘗試的心態,入了這雙vans。普通版的vans做工洋溢著美式的"粗獷",不敢恭維。所以買了這雙california系列的,稍微高端系列吧?反正做工要好一些。不過我不是很喜歡硫化底的鞋,個人認為無舒適性可言。
尺碼正常,44。依然找不出貨號。
Adidas Originals Superstar 80s。我是三葉草粉啦 之前買過兩對superstar,但都是s2,鞋型不是很喜歡。讀初中時陳老師出了黑呼吸白呼吸,那時候口水啊 然而那個價格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簡直不好意思開口。到了出藍呼吸時,周圍已經有傳是末代呼吸,所以必須入一對了。雖然說是透氣的設計成光腳穿的,但是不忍心那個鞋墊吸汗變黃了啊,所以還是穿上襪子吧。
現在接近絕版狀態。偏大,我穿43碼半就可以。
Adidas Originals Stan Smith。近兩年重新大熱的款,不買一對對得起自己麼。不過確實是很好看的,白色修身鞋型,跟Nike Roshe Run一樣的百搭鞋款。買OG是因為,這鞋底遲早變黃所以買可以做舊版更好了 (藍呼吸的底也是同理)受益於今年來澳幣的滑坡,加上打折,不到500rmb就手下這對鞋好爽
買的當天20%off,不過就算這個價錢也還可以吧,國內專櫃貌似斷貨中?尺碼正常。順便看了一下某寶居然普遍六七百,喪心病狂。
Nike Roshe Run。又是百搭鞋款,在專櫃永遠沒法正價買到的最簡約配色(白色roshe也是)。便宜好穿,一體成型泡沫大底,整雙鞋非常的輕便舒適。我目前穿用率最高的鞋子。100澳幣絕對耐克良心。
尺碼有點奇怪,44小了些45鬆了些,不過基本正常。
New Balance 1600。nb這幾年的大熱有目共睹,然而滿街都是574實在有損逼格,哪怕英產574那還是574啊 其實千系裡我最喜歡是1300,不過那天剛好在廣州萬菱匯見到這雙就買了。反正千系修身的鞋型沒丟。回到家才發現那天阿樂發了ig,然後過幾天再去店裡看果然就斷貨了
尺碼正常。越南產做工不能深究,比國產好。
New Balance M996。不用說啦張志明專用。國內專櫃只見過MRL996,然而那玩意也不是正宗的996,某寶上價格水分也不少。果斷托朋友美利堅人肉帶回。
尺碼正常,穿著舒適像 踩翔一樣~
Air Jordan 4。Snearkerhead的鞋櫃總會有一對AJ,這麼多代裡面我最喜歡4。不像之後的6、11,4帶著那個年代的味道,但放在二十幾年後的今天卻一點不落伍。絕對是球鞋史上的一大經典設計了。
洗完鞋子還沒上鞋帶,湊合吧
尺碼正常。現在價錢比我買的時候差不多翻了一倍。。。
Y3 Qasa High。跟roshe run一樣的黑白配色,tubular鞋底穿著很舒服。
尺碼嚴重偏大,可能是primeknit使得鞋面鬆弛。45碼墊了兩層鞋墊才勉強夠,買小兩碼足矣。
已經換季,不過不同顏色照樣價錢相同。
買鞋買到這個份上了,怎麼能不買boot呢。原先有考慮過踢不爛的大黃靴,但感覺實在是粗獷過頭了。再加上受木村大神影響,果斷red wing 875。美利堅手工製作,歷經時間考驗的經典造型,沒有不買的理由啊。買來鞋子實在太硬,磨腳了大半個月才能正常穿著。本人太懶沒怎麼保養過,不過red wing就是要越穿得久才有味道。嶄新的redwing看上去怪怪的。
10碼,墊鞋墊之後還不錯。非常建議試清楚了再買,碼數千萬別買大。不合腳的話會磨很久。還有這鞋底非常硬,務必配個好鞋墊。目前使用ecco的鞋墊,感覺還不錯。
目前在身邊的鞋子就這些了。剩下的都在國內,有機會再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