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跟越南,可謂淵源很久,恩怨也很多。
忽必烈百萬鐵騎 三次征討未果
公元13世紀內,蒙古軍在狂飈般地橫掃亞洲大陸時征服了南宋、南詔,建立了元朝,卻在進攻安南時三次受挫。後來明朝雖占領安南一段時間,面對反抗又被迫撤出,表現出當地確實是兵家忌憚之地。
1258年1月,忽必烈率蒙古軍首次南征時,用弓箭把交趾李朝的象隊射亂,使其反奔踐踏而大敗,越國皇族逃入海島,京城升龍(即今天的河內)被占。不過蒙古軍進入空空如也的京城駐紮了九天,就因找不到糧食處於困境。加上蒙古軍隊水土不服,患病和病死者眾多,只得迅速撤退,在撤退途中還遇到越國大將陳興道(此人後來也被越南稱為「民族英雄」)伏擊,兵員損失不小。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派使臣要越南臣服,陳朝表示願稱臣卻不肯接受實際統治。1285年1月元軍再伐越南,並想掃蕩流亡到當地的南宋遺臣。安南國又實行焦土抗戰,清空京都,君臣率軍逃入山林。蒙古騎兵在水田無法發揮特長,又陷入游擊戰困擾,進入雨季的6月後只好撤退。
強悍的蒙古軍在越南連連無功而返,元朝統治者也惱羞成怒。1287年,元軍從三個方向南征,陸路從廣西、雲南以步兵和騎兵夫攻,還以一支水軍從海路沿著白藤江進犯。2月間元軍攻占京城升龍,陳朝君臣逃入山林而採取堅壁清野,並分散兵力于山林中襲擊元軍,使進攻的蒙古軍因戰鬥和疾病死亡過半。實力弱小的安南連遭進攻也損失不小,在戰事拖了一年多之後向元朝稱臣納貢。元軍得到面子,也就此撤退,放棄了在安南建省的計劃。
解放軍出兵越南反擊作戰 兩個禮拜兵臨河內
說起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就不能不提當時複雜的國際局勢。
1979年的世界屬於冷戰格局,蘇聯和美國兩大超級大國對立,形成東西方陣營。中國此時已成為第三世界的代言人,但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力還遠不足以與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匹敵。相反,由於中蘇交惡,蘇聯又拚命拉攏中南半島小國越南,從戰略上對中國形成了一種合圍的態勢,於國防戰略不利。
此時中國積極推動桌球外交,與美國的關係正常化,這讓蘇聯十分憤怒和恐慌,開始加速推進區域矛盾激化進程。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開始在中南半島擴張勢力,推翻柬普寨波爾布特政權,試圖成為亞洲一大霸權國家。並從此時開始,不斷製造排華事件和邊境衝突。
中國的領土權益和邊境人民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嚴重威脅!
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是可忍,孰不可忍——來自中越邊境的報告》的文章,實際上是對全世界宣布了中國的最後出兵抉擇。也就是在這一天,中國解放軍動用20萬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長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進攻。
戰事初期,至2月26日,中國東線部隊攻克高平、同登,西線部隊攻克老街、柑塘,向越南境內突進了20-50公里。這一階段解放軍雖然代價慘重,但越南大部分戰略要地都被攻克。
第二階段,至3月6日,中國東線部隊攻占諒山、廣淵,西線部隊攻占沙巴、封土、鋪樓。至此,越北各重鎮為解放軍控制。而諒山以南皆為平原地帶,適合中國裝甲部隊作戰,越軍再也無險可守。此時解放軍若繼續進軍,則可直接兵臨首府河內。
然而,出於限制衝突擴大的政治考慮,以及自身補給、裝備不足的考慮,解放軍在達到預定作戰效果後,宣布撤軍。此時,越軍從柬埔寨戰場調回部分軍隊保衛河內,但其不敢和中國軍隊決戰,只能遠遠尾隨中國撤退部隊。
3月16日,中國軍隊全部撤回了國境內,中國宣布戰事結束。
而這時我們回頭看,不禁想起鄧小平那句霸氣的話——越南小朋友不聽話,該打打屁股了!而且他還補了一句:「我們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
熱門評論
呦兒圜班長
奇怪了,蒙古兵已經占領了河內,被認為是被越難打敗。jie房均沒打到河內,反倒算是滅了越南?真實黑白都靠一張嘴啊。
932
一個士兵的愛情
我說句實在話,大家不要噴啊!我覺得中國的兵種屬川軍最厲害,抗日戰爭的時候,川軍的武器最差,但川軍就是憑自己血性打出了川軍的威風!
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