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為不了解DIY攢機的朋友提供了快速入門指南《求人裝機太磨嘰 小白怒變高手只需5分鐘》,但是單純的講內容比較枯燥,一些裝機部分的單純敘述也顯得比較乏力,這裡我們就通過實際裝機為您帶來DIY攢機實操教程。
雖然主機的價格都在逐步下降,不少朋友在選擇配置時也會有更高的預算,但還是有很多在校學生或手頭不寬裕的朋友也需要有自己的主機,自己攢機則是非常高效的應用方式。
對於一些朋友來說,千元的價格可能都達不到一顆CPU或者一塊顯卡的預算,不過對於囊中羞澀的朋友,千元則是擁有自己主機和體驗經典遊戲的資金。
下面我們就來試試在接受二手的前提下,千元級別的攢機如何搭配組裝,最後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效果。文中提到的所有二手價格均為可以在二手市場網上店鋪買到的價格,非秒殺或促銷,注意:二手硬體存在不同的風險,在選擇時務必挑選有保障的商家,我們建議電源和硬碟選擇全新產品。
首先我們的預算卡在了千元,那麼就要對整體的預算給出分配。在如此價位上的整體要求當然不能太高,但主機也不能太落伍,USB 3.0接口,SATA 3是很有必要的。
攢機一定要明白的道理(圖片源自百度貼吧)
我們的目標是中等水平的配置,可以暢玩2010年以前的遊戲,常用軟體打開無壓力,如果要考慮以後的升級,DDR3的內存也是必要的選擇。
要對整機性能和顯示效果有要求,就要有好的CPU和顯卡,因此在這兩個地方的預算也是最高的,主板的搭配也要符合需求。此外目前內存的價格較高,也要留出較多的預算。
千元預算的CPU在天梯圖中的大致位置(圖片截自CPU天梯圖,源自retadidas)
既然是追求性價比,那麼AMD的CPU就是首選,老一些的AMD家的CPU可以開核可以超頻,價格還很實惠,搭配可以開核的主板便是不二之選,CPU及主板的預算占200元。
顯卡要占據最高的預算,在二手顯卡上,大廠商的產品雖然會貴一些,但是質量也更穩定,成色好一些的顯卡同樣可以入手,顯卡的預算為280元。
千元預算的顯卡在天梯圖中的大致位置(圖片截自顯卡天梯圖,源自花飛羽落)
DDR3的內存價格居高不下,需要占據230元的預算,考慮到內存的價格可能會逐漸走低,我們的內存止步在2根4G,以後也有較為充足的升級空間。
電源的選擇比較重要,我們準備100元的預算進行電源選擇。電源關係到整個平台的穩定運行和長時間的可靠性,也需要結合前面的硬體搭配選出功率合理的電源,如果是收二手產品,則需要選擇大品牌的電源。
對千元預算的大致分配,注意不得類比用在其他價位
硬碟的要求其實不高,150元的預算基本上可以拿下,這個價位基本上是處在500G的空間,只要不放高清電影,一般用還是足夠的。
算到這裡,散熱器和機箱還剩下40元,前面的硬體可以壓縮出一部分空間,這兩個件也就是20和30的樣子,整體算下來主機的預算不會偏差太多,預算確定之後就可以根據市面上的產品選件了。
最先選擇的還是處理器,CPU我們選擇AMD的羿龍II X2 B53,主頻為2.8G,這顆CPU的性能較低,不過我們看中的是它開4核的能力,開核之後變為X4 553,性能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包開核的含運費價格約100元。
可以開核的AMD羿龍II X2 B53
主板要和CPU搭配,按照我們之前對USB 3.0和SATA 3的要求,同時要使用DDR3內存,搭配AM3的CPU插槽,可以完成CPU開核任務,這些都要在主板上體現出來。我們的主板選擇的是映泰TA870U3+,含運費價格約為80元。
提供USB 3.0支持DDR 3及SATA 3的映泰主板
顯卡最好選擇大廠商的卡,我們選擇的是華碩的GTX460,1GDDR5的顯存,256位寬和192位相比也有更好的性能,在顯卡天梯圖上位於75-80%的位置,整體符合主機的性能要求,270元的價位也較為合理。
在存儲方面,我們選擇了金士頓的4G DDR3內存兩根組成8G內存,價格為230元,硬碟選擇的是希捷7200轉的500G硬碟,140元的價位也可以滿足整機的預算要求。
華碩GTX 460顯卡
電源選擇了航嘉睿智285W電源,雖然整體的功率並不高,不過帶動我們的平台還是問題不大的,50元的價格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入門級電源
考慮到對CPU的使用不是特別高,散熱器我們初期選用了非常普通的AMD散熱器,只要不是長時間滿載使用,單純是開核而不超頻的話還是可以壓得住的,10元的價格也是非常親民,不過為了保證靜音效果,我們還是重新選擇了新的散熱器,價格也提升至40元。
500G的7200轉硬碟滿足基礎需要
機箱的選擇一方面要看用戶的喜好,收二手機箱也要看運氣。因為機箱的體積較大,所以在實體市場購買更加便宜,這就要對外觀或價格作出一些取捨。注意在收二手機箱時要收齊螺絲,其他硬體一般是不帶螺絲的,這也是避免後期麻煩的步驟。
硬體選擇完畢,全部到手之後就是裝機環節了。我們先安裝CPU,散熱器,內存,連接電源和硬碟來測試一下可否正常使用,也可以在此環節安裝系統,硬碟內有滿意系統的朋友可以略過此步。
裝機前的通電連接測試
由於Windows 7 32位原生最高支持3.25G內存,而我們的硬體是8G內存,因此裝機使用了64位系統,有能力的朋友可以選擇購買或使用正版系統。
電源安裝示意
主板安裝示意
通電一切順利即可開始裝機。我們先將電源安裝在機箱內,布置好線纜後安裝主板和顯卡等硬體。
整體硬體安裝完成,無背線
裝機完成進系統
這裡需要注意一下接線問題,我們的機箱不支持背線,電源線長度也很短,這裡就要先連接機箱上的前置接口線纜,然後再安裝顯卡,注意將所有硬體的電源線都連接好,尤其是散熱器的接線不要忘記。
在裝完系統之後,我們實際開機來看看這台主機的表現如何。首先將顯卡及其他需要的驅動安裝完畢,需要使用的軟體也要安裝好。
BIOS里進行開核設置
我們選擇的CPU具有開核能力,雙核變四核的性能提升也是不容小覷的,我們需要在BIOS里開啟CPU的4個核心,發揮出它的全部能力。
AIDA64在開核前(左)和開核後(右)的檢測結果
魯大師的電腦綜合測試結果
我們使用魯大師進行硬體檢測,結果和我們的預期一致,對整機的綜合性能評分為102260分,擊敗了全國84%的電腦,其中CPU為58096分,顯卡為34933分,內存7131分,磁碟2100分,對於千元的攢機硬體來說還是比較讓人欣慰的。
FurMark對顯卡的壓力測試溫度保持在73度左右
藉助AIDA64查看CPU可以看到,X2 B53的CPU成功開核成為X4 553,在AIDA64對CPU的壓力測試中,CPU在滿載的情況下大概溫度在80度左右,FurMark對顯卡的壓力測試,顯卡溫度保持在73度左右,散熱效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說到暢玩LOL,很多朋友對流暢的標準都是60fps以上的幀數運行,我們就進入遊戲測試一下實際的遊戲效果。
先設置1440×900,特性全開
在解析度1440×900,特效全開的設置下,英雄聯盟可以穩定運行在130FPS左右,在玩家較密集的地方,幀數也可以穩定在110FPS以上,整體的遊戲效果還是非常流暢的。
人少的時候很輕鬆
人多的時候也無壓力110FPS
人多的時候也無壓力110FPS
最後我們來核算一下整個主機的費用,詳細的配置單如下,最後的價格為940元,千元的預算還可以剩下一些,能夠小小地升級一下某個硬體,也可以配置鍵鼠耳機等外設,總體的價格仍然符合我們的預算要求。
裝機配置單 cpu AMD羿龍II X2 B53 100 主板 映泰TA870U3+ 80 顯卡 華碩GTX460 1GD5 270 電源 航嘉睿智285W 50 散熱器 超頻三紅海mini 40 內存 海力士4G DDR3*2 230 硬碟 希捷7200轉500G 140 機箱 30 合計 940
最後做一下總結,DIY攢機並不難,難的是選好合適的硬體,一旦有明確的預算和目標,就可以根據不同方面的要求給出合適的攢機配置,當然性能要和預算水平相吻合,各個硬體的性能也要注意均衡,看好兼容性再進行選購。只要膽大心細,不要一味貪便宜,就可以輕鬆組裝出適合自己的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