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魷魚又有咩好怕?? 「蘋果教主- 喬布斯」被自己公司APPLE 解僱後東山再起的故事!!

@ 2015-11-04

賈伯斯被自己創辦的蘋果 Apple 解僱,而又東山再起的勵志故事大家大概都聽過,從他身上我們學到:「理念,才是永遠不敗的武器。」成功的人不是運氣比較好,他們也曾被 Fire ,也曾失敗受挫,但他們學會了失敗於是更快成功。其實還有更多的名人,都曾遇過職涯上的重大挫折,包括哈利波特的作者 J.K 羅琳、童話大師迪士尼....等,一起看下去吧!(延伸閱讀:Dropbox CEO 從駭客到身價12億的總裁管理之道)

被炒魷魚的確讓人灰心喪志,但是,誰說被開除過就無法逆轉勝?

電腦銷售商兼 NBA 小牛隊的老闆 Mark Cuban 失去了電腦銷售員的工作,那是他最後一次擔任拿人薪水的職位、 J.K. Rowling 被老闆開除後資遣費過活,寫了暢銷小說《哈利波特》、而在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後, Steve Jobs 經歷了許多挫折,之後重返蘋果功成名就。對於許多人來說,離職也是一種生涯上的轉機,所以今日的成功也可以歸因於昔日的被解僱。

以下是 14 位曾被開除,而後把危機變成轉機的成功人士。

Steve Jobs 被他共同創辦的蘋果 ( Apple )解僱,但他敗部復活,比以往更成功

當年 30 歲的 Jobs 被自己創辦的蘋果 ( Apple ) 開除。在 2005 年的史丹佛 ( Stanford ) 大學演講中, Jobs 說:「我很公開地出局了。我生命中的目標就這樣消失,跟世界末日一樣慘。」

《創意魔王賈伯斯 ( The Second Coming of Steve Jobs ) 》的作者 Alan Deutschman 表示:「在 1985 年的夏天, Jobs 經歷了他的『中年危機』。他思索著他想做什麼,一路從政治家講到太空人。」

在離開 Apple 之後,Jobs 與人共同創辦了電腦公司 NeXT,而這間公司之後被 Apple 買下,接而創立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將近 20 年後,Jobs 回到了 Apple,大展他的創意之才,發表 iPod、 iPhone 與 iPad。(延伸閱讀:賈伯斯對設計的啓發)

Walt Disney 昔日的報紙編輯告訴他:「你沒有足夠的創意。」

1919 年, Disney 被堪城星報 ( The Kansas City Star ) 解僱,因為他的編輯告訴他:「你缺乏想像力,而且沒有好點子。」

這不是他最後一次的失敗。 Disney 之後收購了一間動畫公司 Laugh-O-Gram ,進而導致他的破產。最後,他決定將目光投向更有利可圖的領域:好萊塢。

他和他的哥哥搬到加州,並成功的創作一系列的卡通片。

Mark Cuban 在 1980失去了電腦銷售員的工作,那是他最後一次擔任拿人薪水的職位

NBA 小牛隊的老闆 Cuban 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擔任推銷員。然而,比起操作收銀台,他對發展新的業務更有興趣。

有一天他正著與潛在客戶交涉,來不及準時開店,所以老闆要他捲舖蓋走人。不久後, Cuban 成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 MicroSolutions 。從那時起,他賺了超過 24 億美元。

J.K. Rowling 因為構思故事而荒廢工作

Rowling 曾在國際特赦組織 ( Amnesty International ) 的英國分會擔任秘書,但她總是夢想成為一位作家。在工作的時候,她會偷空寫故事,還會幻想有一位叫《哈利波特》的青少年巫師。

她的老闆最後因為忍受不了而將她開除。Rowling 下定決心要專心寫作,而她的遣散費資助她了幾年。如今,《哈利波特》是最受歡迎的系列叢書之一,而 Rowling 也成為億萬富翁。(延伸閱讀:學會失敗就成功!看六個成功女性的故事)

Michael Bloomberg 市長用他的遣散費自己開公司,現在他是美國最有錢的人之一

Bloomberg 是投資銀行所羅門兄弟 ( Salomon Brothers ) 的合夥人。公司 1998 年被之後成為花旗集團 ( Citygroup ) 的公司收購, Bloomberg 被迫要離開,但他獲得了高額的遣散費。

他用這筆錢創辦了他自己的金融服務公司。如今,他是美國第 18 富有的人,同時也是紐約市市長。

時尚編輯 Anna Wintour 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在某些時候失去他的工作。」

《Vogue》 的主編在紐約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 《Harper’s Bazaar》 的菜鳥時尚編輯。她創新的照片引起了旋風,但是主編 Tony Mazalla 認為有點太過前衛,所以在 9 個月後放她回家吃自己。

被炒魷魚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而她也沒有因此放棄過她的風格。 她告訴學時尚的學生:「我建議你們大家都被開除。」離開 Harper’s 後不久,她便成為《 Viva》 的時尚編輯。

Madonna 因為把果醬內餡噴到客戶身上而失去了在鄧肯甜甜圈(Dunkin Donuts)的工作

Madonna 從大學輟學之後,她來到紐約找尋大紅大紫的希望,但她過得很艱辛。由於經濟拮据,她在時報廣場 ( Times Square ) 的 Dunkin』 Donuts 找了份工作,但是在她將果醬內餡噴到顧客身上後,她就被老闆解僱了。

這位物質女孩在許多速食店及餐影店當服務生,在 1979 年,她被介紹去城市的龐克搖滾音樂現場。由於生活所需,做低薪的工作是必要的,但是 Madonna 知道自己註定成為明星。

一位巴爾的摩 ( Baltimore )的電視製作人告訴 Oprah Winfrey :「妳不適合電視新聞。」

身為晚報記者, Winfrey 開創了充滿情感的新聞表達方式,但巴爾的摩 ( Baltimore ) WJZ 電視台的製作人最後因為忍受不了而將她替換掉。為了安慰她,他提供 Winfrey 一個日間電視節目中的角色。

Winfrey 一開始傷心欲絕,因為在那個時候,比起晚間新聞,日間電視節目的層次低了許多。但是在「People Are Talking」 這個節目一砲而紅之後,她便不再難過了。而這個節目的成功讓 Winfrey 發現,成為脫口秀主持人是她的使命。

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女人 Sallie Krawcheck ,在 2011年被美國銀行 ( Bank of America ) 開除

在將 Krawcheck 從花旗 ( Citi ) 挖腳過來的 2 年後,美國銀行 ( Bank of America ) 將其全球財富與投資管理部門的前任總裁開除。在與美林證券 ( Merrill Lynch ) 合併之後,美國銀行猶豫是否要重組公司的 C 級高管。

在 2013 年 6 月的 Third Metric conference 中, Krawcheck 說:「我很感謝我被開除。畢竟有多少個人會因為被解僱而出現在華爾街日報 ( Wall Street Journal ) 的頭版上?」2013 年, Krawcheck 收購了來自 130 國,有 30,000 名會員的女性社群網路 85 Broads。

Robert Redford 是一個懶惰的工人,但他能在其他領域大放異彩

十幾歲的 Robert Redford 是一位在標準石油 ( Standard Oil ) 工作的工人,他有點笨手笨腳的。當某天被主管發現他上班打瞌睡時,他們不但沒有開除他,反而將他調至另一個部門,但他依然不斷的搞砸一切。

在他打破好幾個玻璃瓶之後,他被解僱了,但他反而因此更有勇氣去追尋他的夢想。他到科隆拉多大學念書,並搬到紐約,進而成為一知名演員。(延伸閱讀:演員:幸福重新定義,好萊塢女星胡凱麗的不婚宣言)

在被稱為 NFL 年度最佳教練前, Bill Belichick 曾被 Cleveland Browns 開除

他帶領的新英格蘭愛國者隊 (Patriot ) 在超級盃的五場比賽中勝出三勝,但在 1995 年,主教練 Belichick 被 Cleveland Browns 的僱主 Art Modell 解僱了。

但他之後分別在 2003 年、 2007 年及 2010 被選為國家美式足球聯盟 ( NFL ) 年度最佳教練。

福特(Ford)不想要 Lee Iacocca ,所以他帶著他的想法來到了克萊斯勒

Iaccocag 升官至福特汽車公司 ( Ford Motor Company ) 的頂端,但是他與公司的執行長兼董事長 Henry Ford Jr. 發生衝突。在一連串無用又糟糕的想法之後 (包含 Ford Pinto ), Iacocca 被開除了。

Iacocca 很快地被快歇業的 Chrysler 招攬。他向政府貸款好重振公司,並採用許多不被 Ford 欣賞的點子,像是 Dodge Caravan 以及 Plymouth Voyager ,讓公司一炮而紅。在 1992 年 Iacocca 退休前,他一直都是公司的執行長,他也因為讓公司轉虧為盈而聲名大噪。

在成立家得寶 ( Home Depot ) 之前,共同創辦人 Bernie Marcus 和 Arthur Blank 曾被解僱!

Marcus 和 Blank 曾替家庭裝飾品與建材連鎖企業 Handy Dan 工作,但他們之後被公司購併客炒魷魚。

兩個人決定利用在 Handy Dan 得到的想法來創辦他們自己的家居建材連鎖店:一間全部商品都有折扣的店,他們叫它家得寶 ( Home Depot )。不到十年,他們已經開了超過 100 間分店,並賺超過 27 億。

而 Handy Dan 在 1989 年停業了。

大奧普裡 ( Grand Ole Opry )的經理告訴貓王 Elvis :「你比較適合去開卡車。」

Elvis 也許是搖滾樂的天王,但是在他一步一步往上爬時,也曾遭遇過許多挫折。

某天他在美國納士維 (Nashville ) 的大奧普里 ( Grand Ole Opry ) 表演後,音樂廳的經理告訴歌手他最好回到曼菲斯 (Memphis ) 重操舊業開卡車。

好險他沒有!Presley 持續地在附近表演,最後他與最有名的鄉村歌手 Hank Snow 一起巡迴演唱,最後成為音樂界的經典人物

失敗語言大解析!成功人士絕對不會說這7句話

成功並非一蹴可幾,必須花費許多工夫、時間以及全心的投入。

每個成功的領導者、企業家或理想家都各自有獨特的成功路徑。他們努力爭取相信的事物,證明每個人都能打破社會加諸於身上的限制。殊途同歸,他們的目標都只有一個,就是呈通。

這些成功的人都有一些共同點,其中一點是成長與成熟的過程。Steve Sieblod 是《有錢人怎麼想》(How Rich People Think)一書的作者。三十年來,他見過上千名百萬富翁,因而知道是什麼讓他們變得成功又富有。

答案很簡單:Steve 發現,無論在哪出生、爸媽是誰,讓這些百萬富翁脫穎而出的原因是他們的精神力。他們義無反顧地朝著目標前進,而這使得他們變得富有。

底下是七句成功的人絕不會說的話,因為這些話與義無反顧的精神互相牴觸。

「我討厭我的工作」

「我討厭這家公司」、「我的老闆是白癡」

成功者的特質之一,是他們從不自以為是地批評自己的工作、公司,或不尊重自己正在做的任何事。就算所處的情況很不自在或被負面能量包圍,他們還是會避免說出上面那些話。這些負面的元素只會使你離成功更遠。與其攻擊一個人、汙辱一項工作或一間公司,他們寧願去尋找解決的方法,合乎事實、策略和全然的中立。

「這不公平」

「我應得的比這更多」

當你的對手獲獎、通過鑑定或受到肯定,而你一無所獲時,是否代表你被雙重否定?成功的人絕不會犯的錯誤,也包括了為了生活中不公平的事情發瘋或濫罵。每個人都該習慣不公平,成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是努力工作所換來的。而工作的過程,才是你證明你應得什麼的時候。

與其滿腹牢騷、怨天尤人,你該主動面對問題,而不是處於被動,這就是繼續前進的秘密。出洋相只會讓你更加負面,如果你覺得你該得到的不只這些,就想辦法證明自己。

「這裡不是這樣做事的」

「因為這裡向來都是這樣做事的」

創新是成功者的關鍵特質之一,不管在哪個領域都一樣。你必須學習擁抱新事物,不要害怕暫時捨棄傳統。不嘗試新東西的話,沒有人可以做出偉大的事。

舉 Steve Jobs 為例,他對創新非常有熱情,而這進而催生了iPhone 與 iPad 這些改變世界的產品。Jobs 曾經說過:「創新能區辨一個人是領導者還是追隨者。」

Darlene Price 是 口語訓練公司 Well Said 的主持人,他對如何保持開闊的心胸並在工作中創新,提出了一些建議:「就算你不同意某人的點子,還是要說『嗯,這很有趣』或『噢,這是個不同的做法,我們來討論一下它的優缺點』。不要固執又害怕嘗試新事物,那不是成功的方法!」

「這不是我的職責」

「這不是我的錯」、「我的薪水不包含做這件事」

成功者共同遵從的一項大原則,就是如果你真的很成功,你也要幫助他人成功。巴菲特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成為團隊的一員會使你更接近成功,而如果你不習慣團隊合作,那你就永遠不會成功。你可能會有錢、你可能會成功,但你同事與下屬所付出的心血與貢獻才是你成名背後真正的原因。

「那不可能」

「不可能做到那個」、「我做不到」

成功的人知道界線與限制只是人想像出來的東西,是我們自己畫地設限。上述的話語會讓你離豐功偉業更加遙遠,成功者不會抱怨路上的障礙或藩籬,他們會想方設法繞過那些障礙,用創意去挑戰它。

「不可能」、「不會」、「不能」這些負面詞語不會從成功者的嘴裡冒出來。他們知道抱怨沒有幫助,真正著手去做事情才有用。

「我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我當時應該那樣做」、「我曾經能夠做到的」

一直去想「我本來可以這樣」、「我當時應該那樣」、「要不是當時…我就…」,一直陷在後悔的情緒裡,是最糟糕的事。成功的人不會讓自己有機會後悔,其中兩大原因,要不是因為他們每次都有把握機會、不畏閒言閒語而扭轉局面,要不就是他們會繼續前進並尋找反擊的機會。後悔從來不是一個選項。

「我是逼不得已」

「我沒得選」、「我已經盡力了」

你的手中永遠會有選項跟機會,成功的人知道如何找到這些機會。Price 指出:「說自己沒有選擇,是在暗示自己是受害者,我們比環境還要弱」。

facebook pag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