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不少爸爸媽媽在對於寶寶睡覺的問題上有著不同的疑問,寶寶總喜歡趴著睡覺,每次睡覺都給她側著躺或者平躺,可是睡一會寶寶自己就趴起來睡,那麼,寶寶總趴著睡好嗎?會不會對內臟器官又什麼影響呀?
其實,嬰兒應該仰臥睡覺,有時,6~7個月開始,嬰兒會由仰臥位轉為俯臥位,家長覺得很奇怪,擔心孩子是否有問題。其實,這恰恰說明了這個月齡的孩子已能自由地翻身了。嬰兒睡覺時總是採取自己最舒服的姿勢,如果嬰兒覺得趴著睡舒服,又能夠自己翻身,就會採取這種姿勢。事實上,自然界大多數動物也 是趴著睡的。新近的研究發現,趴著睡的好處很多。
國外科學家進行睡眠姿勢的研究發現:趴著睡的嬰兒睡眠時間較長,睡眠質量較高的非快速動眼睡眠時間增加,覺醒次數和時間減少。可見,趴著睡有助於健康嬰兒的睡眠。這可能與趴著睡時機體接受的外界刺激,如聲音、光線等的減少有關。
寶寶趴著睡的好處:
1.提高呼吸功效
從人體生理解剖角度說,嬰兒的胸廓、肺的後側部較長,俯臥時肺受擠壓程度最輕,呼吸時最符合自然規律。有資料表明,嬰兒趴著睡時,呼吸效率較高,血紅蛋白含氧量與仰臥睡時相比,增加了5%~10%,可見,嬰兒趴著睡有其解剖生理上的合理性。
2.預防嘔吐
嬰兒胃的容量很小,彎曲度不夠,加上賁門部收縮力弱,所以嬰兒吐乳是極為常見的現象。賁門靠近胃部中間,人體趴著時賁門部被抬高,可以預防吐奶。這時即使發生吐奶,由於臉朝下,也不至於因嘔吐物吸入氣管而造成窒息。
3.強健體魄 孩子趴著睡,胸廓受壓,床的反作用力可促進心肺的發育
嬰兒2個月時就已能抬頭,隨著孩子四肢的發育,他們開始能獨立、隨意的進行肢體運動。趴著睡更有利 於肢體鍛鍊。從開始的抬頭到兩腕支撐抬頭,可以增強腕、臂和項背等肌肉的力量。
4、寶寶有安全感
胎兒在媽媽子宮裡就是腹面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因為人體的腹面部相對於背部來說,缺少骨骼的保護,容易受到外界傷害,且比較敏感。這種姿勢是最自然的自我保護姿勢。所以許多寶寶好像天生就愛趴著睡,也是基於上述原理,把身體最脆弱的部分保護起來,睡沉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從而減少哭鬧,有利於神經系統的發育。
5、有益於胃的蠕動及消化
趴著睡時,胃容物不易流到食道及口中,而引起嘔吐;反而蠕動到小腸中,有利於消化吸收。
寶寶趴著睡的缺點:
1、容易引起窒息因為寶寶的頭較重,而頸部力量不足,在不會自如地轉頭或翻身時,口鼻易被枕頭、毛巾等堵住,就會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2、不利於散熱胸腹部緊貼床鋪,不易散熱, 容易引起體溫升高,或者由於汗液積於胸腹而產生濕疹。
3、四肢手腳不易活動。
其實對於寶寶的睡姿還是順其自然吧,只要寶寶睡得舒服就是最好的姿勢, 所以寶寶趴著睡,對身體沒有什麼壞處,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寶寶一定要趴著睡,糾正睡姿很困難,爸爸媽媽在保證寶寶安全的前提下,暫時讓寶寶趴著睡,逐漸的培養寶寶仰臥、左側臥、右側臥、俯臥交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