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怪峽谷先驅對S6新賽季玩法的影響

@ 2015-11-03

日前,拳頭公布了季前賽改動內容,其中提到即將在上路附近增添新的峽谷成員,推動對戰玩法。它就是峽谷先驅。從某種意義上講,峽谷先驅和小龍的價值有些許類似。峽谷先驅被擊殺難度低,而且這位新成員可為隊伍提供兩個非永久性buff:所有傷害值提升10%(真實傷害除外)以及一個迷你版男爵buff。拳頭表示他們有意為玩家設定這樣的增益效果,以幫助他們推線。不過我們認為實際結果可能不會如拳頭所預想的那樣。

我們深信峽谷先驅和它所提供的buff效果將改變我們們的對戰策略。目測未來下路與上路換線的玩法會比較多見。我們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請大家繼續往下讀。

目前峽谷先驅的一些屬性與設定:

在男爵龍池重生。

第一次刷新時間為4:00。

每隔5分鐘刷新一次。

在19:45左右,峽谷先驅若未處於戰鬥狀態,它將會消失。19:55左右,無論現場有何狀況,峽谷先驅將強行消失。

僅有近戰攻擊,打人相當痛,你會需要一個非常肉的坦克。

眼睛會偶爾睜開,暴露出自己弱點,打擊獲得真實傷害加成。

峽谷先驅的12%最大生命值作為真實傷害。

對遠程傷害有35%減傷。

擊殺隊伍每人50金。

擊殺後獲得詛咒之眼buff:所有傷害提升10%(真實傷害除外)以及40點額外移速加成。

加強版大龍池回城效果:加強周圍小兵的進攻力力,與大龍buff相同,有額外攻速加成,但不增加防禦效果。

換線對我們們來說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這裡是指職業聯賽,不是指單排賽)。換線首先提高了對團隊戰略性位置和視野控制的要求。當擊殺峽谷先驅後,隊伍有兩個可選策略:1. 繼續推進拆二塔,嘗試拆水晶塔;2。派有buff的隊員去推下路,另外3個留在上路(預防上路敵人過來搶buff)。

換線會引發其他的問題。敵方團隊或許會選擇去進攻己方防守空虛的下路。敵方上路更不會繼續留在上路,因為他肯定會被當成集火目標,受到攻擊。有的人認為藍隊4個人在下路,更容易擊殺小龍,但紅隊有更多推線的機會,而且可以採取一些策略讓藍隊不得不派3個人到上路平息戰勢。可對於紅隊來說,他們又成功化解了下路敵方壓進的壓力。

我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場景:紅隊把峽谷先驅buff給了上單。上單傳送到下路開始推線。另外3個隊員在上路推線和發育。鑒於紅隊向藍隊施加壓力,藍隊的輔助、上單和打野只好守在上路,那時他們的ADC還沒有好的出裝,因為ADC一直在線上補刀,沒來得及回城買裝備。紅隊的上路身上不僅有buff,還沒有承受高傷害的威脅,完全能輕鬆推掉藍方的第一座防禦塔。這裡不用考慮敵方中路,相信他會專注在發育上,對下路局勢不會有大的影響。

正如我們們所想的那樣,紅隊向地圖施壓,控制敵方藍buff,維持周圍的視野,並能在峽谷先驅重生時反覆使用這樣的策略。如果藍隊試圖讓打野隊友去下路阻止紅隊推進,他們的上路塔又會失去保護力,因為藍隊的輔助和上單不具備足夠的清兵力壓制紅隊。他們唯一能做的是在上路和對方2V2。

當然,要是藍隊提前決定換線,他們也會占據策略優勢。擊殺峽谷先驅,再讓上單去下路,紅隊可選擇強殺或/推中線。至於如何制定臨場策略取決於他們的實際需求和部署。

說到這裡,問題就來了:「這樣做值得嗎?」,「殺小龍拆敵方1塔,但己方失去2座防禦塔和峽谷先驅,虧不虧?」

第一個疑問:換線一定有原因。調整下路不良對線陣容,入侵紅/藍buff營地拖延敵方打野進攻節奏。同時,峽谷先驅能從策略上改善他們的戰術。

第二個疑問:略有爭議。敵方團隊換線後,你必須拿下小龍和一塔,因為對方會拆掉你的一塔,甚至再多拆一座。而你在攻下敵方一塔並擊殺小龍後再沒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了。在敵方選擇換線後,這是你唯一可做且最優的方案。

假如從策略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放棄防禦塔和峽谷先驅,換來小龍和一塔,這樣的行為相當於放棄了峽谷先驅地圖範圍的地圖控制權。當團隊去拆塔時,你喪失的是隊友的支援,倍受敵人鉗制,因為你不敢隨意亂走。實際上真正有地圖壓力的地方是在男爵重生地點的一側,到中後期,那裡是視野控制的戰略要地。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峽谷先驅以及此次ADC、天賦和裝備的整改將會帶來有趣的創新戰術和多元化打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