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殲20隱身戰機
近日,有消息指出,從2016年開始,中國空軍將裝備國產的殲20隱身戰鬥機,如果不出意外,中國將成為亞洲第一個裝備五代隱身戰機的國家。除此之外,中國可能在2017年左右,將展開國產第二代艦載戰鬥機的相關競標活動,因此,在先進戰鬥機的研發方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市場發展的火車頭,中國航空工業已經展現出強大的生產和研製能力。有資料顯示,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國在2015年的戰鬥機生產總數約占世界戰機生產量的90%左右,不過今年,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戰鬥機生產數量最多的國家,其生產總量約在110架左右,中國生產量位居世界第二,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
有國外媒體從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裝備、隱身性能、機體改進潛力、可靠性等6個方面評出綜合作戰能力世界排名前10的戰鬥機,這6大標準基本上也是當前世界衡量戰機性優異的準則,不過有別於以往的排行結果,本次中國空軍竟然有兩款戰機入選世界十大戰機排行,這種排行結果從側面對中航工業的科研實力給予正面的評價,包括中國戰機搭載的雷達、火控系統,戰機的加速、高機動性能,可以配置的各種機載武器等等,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都有哪些戰機入選吧:
圖為阿聯空軍裝備的F16E戰機
10、F-16E(F-16UAE)「鷹隼」(美國)
F-16E戰機是F-16系列中最先進的改進型號,該機的研製是為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空軍的戰略需要而誕生的,2000年美國和阿聯簽署了價值高達64億美元的戰機銷售合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為阿聯空軍提供80最新改進的F16E型先進戰機,相比較之前的F16系列戰機,F16E至少有70%的結構已經改變,航空電子系統的核心是全新的,包括主動式電子掃瞄陣列雷達、合成前視紅外瞄準系統和電子戰系統,座艙和電傳控制系統得到了明顯改進,與F-16A/B原型機相比,其最大起飛重量增加了50%,達到22700千克,發動機推力增大了35%,達到14742千克。
F-16E/F的突出特點是兩個置於肩部的可拆卸保形油箱,這兩個油箱可增加約1300千克內部燃料,飛機空重增加450千克,但對飛行質量不產生負面影響,F-16E/F與早期的F-16最大的改變可能是核心航空電子設備和飛行控制系統,以前採用的軍事專用處理器被替換成商業計算機,F-16E/F的內部電子戰系統安裝在飛機戰鬥傳感器周圍,該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無源接收器、有源發射機和電子對抗設備,F-16E/F機頭部分安裝有APG-80靈敏射束主動電子掃瞄陣列天線雷達。
圖為中國殲10B戰機
9、殲-10B「猛龍」(中國)
殲-10B戰機是殲10家族的最新改進型,該機外形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是機頭下方採用了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口,也稱為蚌式進氣道(DSI),有效的減少了飛機的重量和雷達反射面,另外在飛行員駕駛艙的右前方加裝了一套EOTS光電瞄準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套紅外搜尋和跟蹤感應器和雷射測距儀,能不需要打開火-控制雷達被動式發現敵人的目標,因而減少飛機被發現的機會。
除此之外,殲10B最大的改進應該屬於加裝了中國最新研製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早前曝光的殲10B原型機安裝的是無緣相控陣雷達,但有消息表明,在最新服役的殲10B戰機上,中國已經安裝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精度高、反映速度快、多目標攻擊能力強、功能多、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等眾多優點,因此,中國殲10B戰機的探測距離可以達到150千米、同時搜索30個以上目標,並能同時攻擊其中4-6個目標,這使得中國殲10B是一款作戰性能達到世界第3代半的優秀戰機。
圖為中國殲16戰鬥轟炸機
8、殲-16「射神」(中國)
殲-16是沈飛為海軍航空兵所研發的一款先進的戰鬥轟炸機,該機是以中國當前服役的蘇30MKK戰機為基礎研製,主要側重於加強利用中國研製的反艦飛彈打擊水面目標,機身則與此前仿製的殲-11BS基本一樣,殲16戰機裝備有中國最新研製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有與多目標作戰的能力,並可以識別出目標的相關資料,由於殲16加裝備中國當前最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整體作戰實力上已經高於中國引進的蘇30系列戰機。
有媒體指出,中國將會為海軍生產至少24架殲16,目前中國已生產了大約16架該型戰機,其最大特點是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攻擊能力,與殲轟7相比較,殲16的機體更大,可以發射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飛彈,有助於加強中國反艦飛彈打擊水面艦隻的能力,除此之外,該機基本實現了完全國產化,加裝兩台太行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解決了中國戰機長期的「心臟病」問題,使得殲16在生產上可以徹底解放出來,未來殲16可能會部署在中國沿海地區,成為中國維護海洋主權的空中利刃。
圖為俄羅斯蘇35戰機
7、蘇-35「超級蘇霍伊」(俄羅斯)
蘇35是俄羅斯蘇27戰鬥機家族的最新改進型,因此被稱為蘇27的「終結者」,也被俄羅斯空軍稱為最接近第五代戰鬥機的作戰飛機,因此被標有「4++」的代號,和蘇27家族戰機一樣,蘇35戰機的機動性能極強,不僅僅是因為其優異的氣動布局,更重要的是加裝了兩台117S矢量發動機,該發動機推力達到145千牛,推重比超過10,完全可以保證戰鬥機以1200公里/時以上的速度進行超音速巡航飛行。
作為蘇27家族當前戰鬥力最強悍的戰鬥機性,除了擁有極強的機動性能,蘇35戰機還有另外兩項殺手鐧技術,一個就是加裝了雪豹E型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可以同時跟蹤30個目標,並能控制8枚飛彈攻擊空中8個目標,其中包括4個300公里之外、甚至更遠的目標;另外一個殺手鐧就是蘇35戰機裝備有KS172超遠程空空飛彈,該飛彈射程長達400千米,是世界上射程最遠的空對空飛彈,採用主動雷達制導或被動雷達制導方式,是打擊敵方空中預警機和其他特戰飛機的重要武器。
圖為法國陣風戰機
6、陣風(法國)
法國陣風戰鬥機是法國達索飛機公司研製的雙引擎、三角翼、高靈活性多用途戰機,其航電及氣動外形以制空戰鬥機為目標進行優化,其採用三角翼配合近距耦合前翼和不穩定氣動布局,可以作出+9g、-3.6g的機動,在保證穩定飛行的同時,也確保戰機擁有超強的機動性能,此外,陣風戰機十分注重增強飛彈作戰效能,機載的雷達和武器系統都要求能在儘可能遠的距離內發現目標,還能先發制人開火將對方擊落。
陣風戰機在原型設計是並沒有考慮太多的隱身要求,但由於後期廣范地使用復合材料,縮細尾翼大小,修改機身外形,在主翼及鴨翼的後緣成鋸齒狀,在座艙艙蓋鍍上導電層等措施,使得陣風大大降低了其雷達反射面積和紅外特徵,因此,陣風戰機不僅是法國當前最先進的作戰飛機,也是當前世界最先進的戰機之一,該機不僅服役於法國空軍,還作為艦載戰鬥機裝備於法國航母,使法國海空軍當前絕對的主力戰機。
圖為新加坡F-15SG「先進攻擊鷹」戰機
5、F-15SG「先進攻擊鷹」(新加坡)
F-15SG是美國為新加坡空軍研製的F15的最新改進型,被認為是F-15戰機誕生以來最先進的機種,新加坡空軍共訂購了24架F-15SG型戰鬥機,該機的加入是新加坡空軍向第三代空軍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事件,該機配備有高性能的F110-GE-129發動機,使得其作戰半徑超過了1800公里,最大載彈量10噸,綜合作戰性能比美軍自用的F15戰機更加強大。
F-15SG配備了ANAPG-63(V)3有源相控陣雷達、頭盔顯示系統、高精度瞄準吊艙等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和先進的集成傳感器組件,AN/APG-63(V)3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性能先進,不僅作用距離和解析度大增,而且具備同時跟蹤多目標的能力,能同時制導8枚AIM-120C攻擊8個不同目標,相對於早期的F-15,最新型F-15SG採用了重新優化設計的機體,機體結構和潛力也都大為改善。
圖為歐洲聯合研製的颱風戰機
4、EF2000「颱風」(歐洲多國聯合設計與生產)
颱風戰機是德、英、法、意和西班牙五國在1984年提出"歐洲戰鬥機"計劃的結果,不過中途法國退出單獨研製本國的陣風戰機,因此,颱風戰機也就成了剩餘四個國家聯合研製的新一代戰機,該戰機採用前置鴨式三角翼、雙發、單垂尾、機腹進氣道布局,具有超視距、空中超機動攻擊能力和格鬥能力的多用途空中優勢戰鬥機,還具有短距起降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和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
颱風戰機作為歐洲聯合研製的雙發超音速戰鬥機,主要用於防空和空中優勢任務,兼具對地攻擊能力,在不使用矢量發動機的情況下就具有優異的超機動性能,得益於良好的機身設計,不但維持高速優異操縱性、也具有很好的纏鬥能力,特別是高速高過載纏鬥。2012年6月份在德國舉行的紅旗軍演,颱風曾與F22進行對此對抗演練,讓人驚訝的是,F22作為被世界公認最先進的四代戰鬥機,並沒有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反而數次被颱風擊中,外界一致認為,在不外掛副油箱參加視距內空戰的情況下,颱風的能力比F22更好。
圖為美軍研製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
3、F/A-18E/F「超級大黃蜂」(美國)
F/A-18E/F戰鬥機是美國在F/A-18C/D基礎發展而來的新型艦載機,主要特點是可靠性和維護性好,生存能力強,大仰角飛行性能好以及武器投射精度高,其良好的短距起降性能、突出的低空突防能力,特別是超常規的機動能力在現役戰鬥機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得益於良好的外形設計和先進的飛控系統,F/A-18E/F戰機能在任何飛行狀態條件下,飛行員都能完成任何急劇的機動飛行動作,而不必顧忌飛行的錶速或迎角條件,具有良好的抗失速能力,能達到「無顧忌」飛行要求。
F/A-18E/F的機體是按6000飛行小時的使用壽命設計的,機載電子設備的平均故障間隔為30飛行小時,雷達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為100小時,電子設備和消耗器材中有98%有自檢能力,其雷達航電系統設計屬世界領先水平,其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採用了合成孔徑技術,可產生三種不同平面的擴展顯示,飛行員在距離目標37千米以遠處,能清楚地看見地面上的跑道、滑行道和機庫等,並能在極短時間內,即可完成空空、空地的使用操作,是美國現役戰鬥機中較為成功的攻擊戰鬥機之一。
圖為美國研製的F35系列戰機
2、F-35「閃電」(美國)
F-35是美國及其盟國聯合研製的新一代聯合先進攻擊戰鬥機,因此有世界戰鬥機之稱,作為美國空軍和F22高低搭配的第五代輕型戰機,也作為美國準備大量出口給盟國的外貿戰機,F35的研製費用超過2000億美元,是世界上研製經費最高的武器之一,F-35擁有3種型號:A型是空軍型,採用傳統跑道起降;B型是海軍陸戰隊型,採用短距離起降/垂直起降;C型是海軍型,最為航母艦載型戰鬥機。
作為一款單座、單發的戰鬥機,F-35主要用於前線支援、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是美國和其盟國在21世紀的空戰主力,美國未來準備購買2443架F35系列戰機,以取代美國現在裝備的F-16、A-10、F/A-18、AV-8B等作戰飛機,其他共同研發國家則共裝備710架,客觀評價F35戰機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作戰飛機之一,也是美國研製的第二款第五代隱形戰機,不過F35戰機由於過於強調通用化設計,因此一型三用的設計理念使得該型號發展緩慢、問題突出,也使得該系列戰機的服役時間一拖再拖,至於裝備盟國的時間就更難保證了。
圖為美國空軍裝備的F22隱身戰機
1、F-22「猛禽」(美國)
F-22是美國空軍研製的新一代戰鬥機,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服役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該機採用單座雙發高隱身設計,在21世紀初陸續進入美國空軍服役,與第四代戰鬥機相比,F-22戰機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技術特性是:採用全隱身與氣動綜合布局、持續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過失速機動、短距起降、先進的機載設備和火控系統與綜合航空電子系統。
作為美國空軍21世紀初的主戰機種,F22將取代包括F-15鷹式戰鬥機在內的第四代戰機,成為美國奪取制空權,為美軍作戰提供空中優勢,在戰區空域有效實施精確打擊,防空火力壓制和封鎖、縱深遮斷,近距空中支援等作戰任務的重要機型,不過,未來伴隨著中國殲20、殲31和俄羅斯T50等五代機的逐步服役,F22一統天下的格局將會被迅速打破,美國也只能在研製更加先進的作戰飛機來維持其空中霸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