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娃兒:2歲前後的小壞蛋有多壞,我們都已經知道了。最突出的表現包括:「不」字當頭 打滾撒賴 一意孤行 占有欲強 自私霸道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願、意圖。但他們不懂得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他們自己的意圖。他們一點兒也不壞,一點兒也沒有折磨媽媽、蠻不講理的意思。
對待這麼小的小寶寶,書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
生活規律:餓了、渴了、累了、睏了、悶了,孩子就容易發脾氣。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採取恰當措施,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
轉移注意:這麼小的寶寶,注意力移動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進餐椅吃飯,孩子打挺不肯進去,你就不必堅持。拿些小胡蘿蔔丁啦小麥圈啦什麼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興心情愉快時,再抱進餐椅里去。
不當觀眾:當孩子打滾撒賴時,不當觀眾。沒有觀眾了,這演員也就沒趣了。
繞開硬碰硬:如果你問,「你要不要洗澡?」 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鴨子,還是玩小水桶?」
放鬆你自己:當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餓時,你也會和孩子一樣,容易發脾氣。就像對待孩子一樣,在預計你自己要進入「壞情緒區」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給自己充足電。
不要隨便切斷孩子的工作(正如你不喜歡別人打斷你工作)。你可以給孩子多次預報。比如,在公園玩,你可以提前10分鐘告訴孩子,「你再玩10分鐘咱們就回家」;5分鐘以後你再預報一次;3分鐘以後再預報一次;最後你可以說,「你再滑2次滑梯,咱們就回家。」
既要避免一上來就告訴孩子,「回家了」,讓孩子毫無心理準備,他當然反抗;也要避免當孩子滑了最後2次滑梯後,他還是不肯回家,你就退讓說「好吧,你再滑2次吧。」這時候你可以抱起孩子來帶他回家,隨他嚎哭踢打,你毫不動搖。當然,你這麼做時,必須是「和善而堅定」的,而不是狂怒的。
不要輕易讓孩子討價還價,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讓步(讓孩子知道你說話算數。比如,說好了今天進商店不買玩具,你就不應該到時候變成「好吧,你可以買一樣東西」。否則,你就是在培養孩子將來更加努力地撒賴、蘑菇、不達他目的誓不罷休。到頭來,不是你越來越受孩子控制,就是你變成火山爆發)。
允許孩子以他的方式獲取安全感,比如用他習慣了的毯子、抱著他髒兮兮的玩具、吃他的大拇指。不要以你的衛生標準為孩子的衛生標準。(少給你自己惹麻煩吧。)
調整你恰當的期望值。比如,你不應該期待孩子這時候能自如控制大小便、乖順聽話、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友善謙讓、會說10個詞組成的話,等等。孩子的成熟度是你期望值的主導。
把孩子的很多「壞行為」,理解成孩子探索、學習的求知行為。比如,你教孩子搭積木,他卻偏要推倒你的成品,而不肯跟你學。這時,你應該把他的行為理解為,他現在對積木倒塌時的現象更感興趣,他在琢磨推與倒之間的關係。
從大約1歲半到2歲半前後,孩子會反覆地穿梭於「和順期」與「執拗期」之間。因為孩子這時候成長迅速,因此這些「周期」也相對短一些,就好比孩子這時候的小鞋子用不了幾個月就必須換新的了一樣。因此當孩子進入「執拗期」時,你不要太絕望,告訴自己大約2、3個月以後孩子就會進入「乖巧期」,這「苦日子」不會沒個頭。當孩子進入「乖巧期」時,你趕緊給自己充電,好好享受孩子的乖順,為下一期的艱苦奮鬥做好準備。
3歲娃兒:從情緒上看,三歲的他是個快樂的年紀,他友善,平靜,充滿安全感,易於接受,也樂於分享。
在兩歲半是吵鬧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歲的時候,會突然變得安靜而斯文。他會經常說,好或者要。笑的時候比哭的時候多,對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協。
三歲時,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緒發展上,會呈現一個穩定的狀態。此時他已經有很好的自我意識和穩固的自我概念。當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別人如何對待他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在三歲的時候,他一向強硬的拒絕態度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賴,但他也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增強。
同時三歲也是個「我們的年齡」。他會喜歡說,我們來…我們一起來散步。這種一起做或者是我們的感覺,讓他有依賴的感覺。同時,他也喜歡分享的滋味。從前看起來滿喜歡獨立的孩子,現在卻經常和媽媽說,你幫我做,或是你做給我看。
他喜歡與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他最喜歡的人還是媽媽。尤其是媽媽放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講故事給他聽,跟他玩遊戲,或者陪在他身邊是,總是帶給他歡樂的情緒。
他在肢體動作的控制上,已經相當成熟和舒暢。他步伐穩定,走的很好,跑的很順,在急轉彎是也不費勁。他走路時候,兩手自然的擺動,不需要誇張的伸張手臂來平衡重心。
在語言能力上他的發展也更是一種田地。他喜歡學習新的字,尤其喜歡這些字眼:新的,秘密,嚇一跳、好難。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時候,如果你說對了話,還可以搶救場面呢。比如,你說出,小驚奇,或者小禮物這個字,而且你也實際的拿出這個小禮物是,那麼就算是一塊小的餅乾,也能博得孩子無限的歡欣,把剛才的不愉快全給忘了。
但好景不長,當你還在享受這段美好時光的時候,時間已經悄悄的把他帶到另外一個成長階段,而這個階段一三歲到三歲半這個年齡段截然不同。這就是穩定之後會出現一段不穩定的時期了。
三歲是合作的年紀,三歲半則恰恰相反。反抗是三歲半到四歲這個時期最大的特徵。
對媽媽而言,三歲半的孩子好想凡事都想和她做對。
三歲半是一個內向,焦慮,缺乏安全感,同時意志力極強的年齡。
有的時候,我們難免會以為他只所以這麼固執,是因為他太自信了。其實全然不是那回事,而且剛好相反。
三歲半的孩子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甚至在他的生理髮展商,也表現是他的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的發抖。
情緒和肢體上的不安全感,經常在這個階段表現出來。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天,他都在掙扎中過日子,生活過的很不愉快。
他經常試著去控制外界,以減少他的焦慮和不安。比如他唱命令周圍的人說,不要看不要笑一分鐘,他才得意洋洋的發號命令。但是只要別人稍微不注意他,她會馬上要求大家注意他。他不讓媽媽講電話,不讓爸爸看報紙,連爸媽互相講話都不行。
他正在體驗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以及自我這個個體。他不在對我們那麼干興趣,這也是他發號施令的原因之一。他覺得別人無意的一瞥,都是侵犯到他的自主權。
在三歲半的年齡,朋友對他相當重要。也就是因為他熱衷與他的朋友,是他的行為也有可喜的一面。
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他想像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
有的小孩喜歡把自己變成別人,他們有的時候是「小貓」,「小狗」或「小馬」.這些同伴中,有的很脆弱,容易受指使,有的則是一副老大的模樣,喜歡支配別人。
不過有點值得欣慰的是,有的孩子在這個時候長得很快,尤其是一些發育較慢的孩子,會子啊這個時候迎頭趕上他的同伴,還有一些較慢學說話的男孩,也會在三歲半是,變得口齒伶俐。語言能力的琉璃,會讓三歲半的孩子的行為表現的更加滿意。
更有趣的是,戀母情結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對於父母來說,當他到了三歲半的時候,我們的格外小心。
雖然這是一段不愉快的時期,但是孩子不是你的敵人,他不是故意要和你做對,而是他處於身心不穩定的狀態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都要我們多費精力,多花心思來處理。
接受他在找個年齡,最大的情緒發泄對象是媽媽的事實。還有在他不鬧情緒的時候,騰出時間陪他玩。
也許他是一個愉悅和順的孩子,他能平靜度過三歲半島四歲的這段期間,因此,我們不必擔心他沒有表現出不穩定的特徵。如果他真的出現這些情況的話,我們也大可放心。因為就算脾氣再好,孩子也會有不穩定的時候。
與三歲孩子相處的技巧:
老實說,你的孩子在三歲的這個時候,你並不需要什麼技巧,只要憑著一般家長的熱誠、耐心、愛心和普通的常識,就能順利的過日子。但是一旦到了三歲半,就不是這樣了。他不是故意要那樣頑皮,而是在生理髮展、身體機能的運行上是這個樣子的,他沒有辦法控制。因此,你更得幫忙他。
使生活愉快的13個技巧:
1 避免帶他上街或做客。(如果你的孩子在上街或者做客時,過分的頑皮不安,那麼你就得儘量避免這種場合,三歲半的孩子最好是留在家裡)2 用周詳的計劃解決問題。3 竅門的運用電視做幫手。(有技巧的運用電視,你可以讓孩子即高興又減少麻煩)4 讓他自己進食5 引開他的注意力6 用緩和的態度來引導他面對不安7 巧妙的處理退化行為8 善用家事分享時間9 鼓勵他做小動物的好榜樣10 避免用責備或挑剔的字眼11 適度調節他的生理需求。(有些三歲半的孩子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在這段時間,動作突然加快,有時候快的無法控制,東沖西撞的,十分魯莽。家長可以利用這個特色,試著改善他的胸圍,比如上樓是,你不妨說,我們來比賽,看誰先上樓)12 及時轉移他的注意力
13 讓孩子心理有所準備。(就拿警告來說,有的孩子事先有了心理準備,在行為上,就比較容易約束,有的孩子剛好相反,警告使他變得更加緊張,不見無視與補,反而弄巧成拙,不過,家長們早就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屬於那一種的了。)
給父母的提醒:
1 別奢望孩子隨時隨地能遵守規矩,也不要以為你做對了,孩子就沒事了。三歲半是個傷腦筋的年齡,你們每天幾乎都有好幾場戰火待開了。2 如果你將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交給保姆或別人照顧的話,不要有罪惡感。事實上,這可能是最好的方法。3 有的而孩子人人需要他的棉被或吸手指頭,請不必擔心他進來會改不掉。4 孩子有的時候手眼不太協調,不要因此以為他發展不好,許多三歲半的孩子都有這種現象。5 如果他不再午睡了,請不必大驚小怪。只要你們兩人又片刻的小睡或休息,那就足以了。6 避免使用想要改正孩子口吃的一些字眼或句子。如果他講錯了,你可以把正確的講一遍。7 不要老覺得孩子吃得不夠,孩子他最知道該吃多少。8 如果你的孩子晚上還是要用尿不濕的話,那也不值得大驚小怪。有的孩子要到5,6歲,菜鳥呢個完全控制夜間小便。9 不要老是覺得你應該教他認字讀書。倒不如儘量有空講故事給他聽。把書放在他拿得到的地方。讓他看到你喜歡閱讀書包,雜誌的習慣。10 不要尋尋覓覓,閱讀那些標榜著如何提高幼兒智力或者資優兒的要與方法這類書,因為我們誰都沒有權利來決定孩子的智力。11 不要刻意去修正孩子的個性。12 最後,請記得,不必一定要他屈服,很多孩子是吃軟不吃硬的。4歲娃兒
三歲的小孩有顆溫順的心,四歲的小孩的心則是活潑的。
典型的四歲孩子喜愛冒險,喜愛遠足,喜愛刺激,他喜愛任何新鮮的事物,去接觸不認識的人,喜愛到新的地方,喜歡新的遊戲,新的玩具,新的活動和新書。對於大人所提的娛樂點子,再沒有人比他們更有反應了。
典型的四歲孩子動作迅捷,他做每件事情都很快,興趣轉移的也很快,而且一件大事大多做一次。他沒有興趣講究完美,只有興趣繼續做下一個活動。
這個年齡的孩子,無論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亂跳的、荒謬好笑的、無拘無束,對什麼事情都躍躍欲試。和三歲半那時愛吵又愛鬧的情形相比較之下,他的改變可不是不小哦。現在他經常說話多一點,也有點愛吹牛,有的時候還有些跋扈。這些都是因為他開始進入表現自我的領域,新鮮加上過度興奮所致。
三歲半的孩子的特點是,對於大人所要求的事情,常常予以強烈的反抗,這也許是因為在他的心目中,大人還是全能的緣故。四歲孩子就不會這樣了,他似乎往前進了一大步,他發現大人雖然還是握有大權,但是並非全能,同時,他也發現自己很有力量。從他的觀點看來,壞事未嘗不可以做,屋頂不會因此而塌下來。
四歲的孩子會毫無意見、興高采烈地接受你的提議,不管你出的是什麼點子,因此給予這個年紀的孩子心的玩具、書本、衣服、經驗或訊息等,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不論你給他那一樣,他的眼睛都會閃閃發亮。
四歲的孩子雖然喜愛很多東西,但是他的情緒卻也十分極端。
他愛得多,恨得也不少。沒有人干肯定的說,到底是什麼東西引發了他的恨意。但是無論是什麼,在合理的範圍內,他的感受是應該受到充分尊重的。
四歲的孩子對母親懷有極度強烈的感覺,如果有什麼東西改變了眼中的母親,他就會對這個東西表示出特彆強烈的恨意。他或許討厭母親戴某些首飾,也許不喜歡母親改變髮型,或者,她臉上若有一種特殊的表情告訴他,她不喜歡他,他可能特別討厭這種表情。
無疑,大人應當隨時配合四歲孩子的迅捷和善變。
四歲的孩子喜歡向外擴張的特性,有時候連他自己都有點受不了了。因此,他還是喜歡而且會尊重有限度的規範,但是並不會常記心裡,得要你經常地提醒他才行。
四歲的小孩雖然老是想往外跑,也經常不受規矩,然而,如果他用心,還是蠻可以信賴的。在他四歲半前,很多孩子都能讓父母放心地准許他們到戶外去玩耍,而不去監視或查看。然而,小孩子很想知道,在大人喊停之前,他到底能玩到哪裡,這種需要如果和他喜歡向外擴張的習性結合,這個四歲的孩子就會表現出這個年齡最大的特點---喜歡逾越範圍。
所以很多四歲的孩子非常喜歡,「最遠到樹哪裡,最遠到門那裡」這些口頭上的限制。甚至,如果你告訴他,你應當做或者不要做這個,他就會很遵守這些規矩。
一個正常,有活力而又有天賦良好的四歲孩子,似乎在生活中的每個領域,都有不受規矩的表現。
在動作方面,如果他被惹火了,他會又踢又打,又吐口水;如果有事情不如他意,他還可能離家出走。無論高興或不高興,他總是很容易衝動的。
在情緒方面,他也是極端不安分守己。事情討他高興是,他開懷大笑,事情不對勁時,他好淘大哭。他笑的時候比哭的時候多,而且他喜歡看別人笑。事實上,他經常是一副傻兮兮的模樣。
不過,他有讓人側目的,是語言表達上的誇大其詞。他經常誇口說,和天空一樣高,十萬隻小蟲,和房子一樣大。
他也會吹牛說,我家裡的更大。除了吹牛,他還自吹自擂。男孩子會用他們認為十分男性化的名字,來彼此稱呼,而不是用他們的本名,藉此強調自己的陽剛性。
對於大便的過程和自己的排泄物,四歲的他都很感興趣。小孩子對大便這個動作特別著迷。除外散步時,他甚至能認出狗大便過的每一處地方。
四歲的孩子經常開口閉口都是不堪入耳的話,狗屎,他媽的,是經常聽到的髒話。
如果那個朋友得罪他,他可能會叫他狗屎蛋。一般來說,孩子會將這類名詞和形容詞,用在他不接納的人身上。
做父母的需要對自己的言行更加的謹慎才行。
從另一方面說,孩子如果不用真正的髒話,也會用一些幾近侮辱和威脅的字眼來批評大人。
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形,你不用生氣的訓誡他,要冷靜的對他說,是這樣嗎?或者眨眨眼睛表示你明白真相,這樣一來,他往往很快就會說出實話的。
四歲半的孩子是不容易預測的:
四歲半的孩子對於事物是否是真的,極有興趣,由這點可以看出他的不確定心理。
是真的嗎?這個問句是他的口頭禪。
四歲半的孩子很有興趣收集新的訊息,同時,他也能把以前學過的技巧做的更加完美,他玩起來的時候,不象四歲時那麼野,而且也能忍受挫折。但是在情緒管理方面,卻很難捉摸,總是一下子哭,一下子笑,變得很快。
四歲半的孩子在受到阻礙時,會變得固執。這個時候想用幽默的方式讓他分心,可沒有四歲時那麼容易了。
四歲半的孩子,逐漸知道了權威,而且當父母責備他是,他的臉上會出現一種以前沒有過的表情--迷惑、傾聽,又捎帶恐懼的表情。父母看到這種表情,也許會想著順應他的要求,而這也許就是要和他討價還價的時候了。
從這個時段開始,孩子也漸漸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壞。
這個時期,他最高興的事,莫過於在睡前,聽一些小故事。
他喜歡聽爸媽小時候如何壞以及怎麼好的故事。
與四歲孩子相處的技巧:
1 與他一起分享和創造。2 不理會他的不好的行為。3 接納他的吹牛。4 和他對罵(如果孩子用粗野的話攻擊你,你也可以和他玩對罵的遊戲,以解放他被壓抑的情緒。罵的的時候,要像是真的在罵他一樣:你是指被壓爛的毛毛蟲。這類愚昧的對罵語要持續到你們笑聲取代憤怒為止)5 給他一段專屬時間6 給予口頭規範7 和他商量8 儘量避免會有麻煩的情景9 不要再電話中閒聊(四歲的孩子都討厭媽媽電話閒聊)10 使用肯定而幽默的引導11 使用秘密字眼12 以輕聲細語取代吼叫13 有時不妨也吹吹牛14 全心全意和他談話15 謹慎的選擇電視節目5歲娃兒
五歲,開朗而愉悅的年齡。
五歲的孩子象陽光一樣,溫暖,明朗。
五歲小孩是母親願望的視線,從孕育,生產,初生時的事事包辦;一到兩歲是的步步緊盯;三歲四歲時的蠻不講理;到了五歲,終於可以讓父母鬆一口氣。欣慰地欣賞自己養育多是的成果,充分吸收五歲小孩愛的回報。
那個製造狂風暴雨的小搗蛋,終於變得懂事了,講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個好小孩,要討媽媽歡欣,他的世界都以媽媽喂中信。他的小小心靈充滿了對人,對物,甚至對神的愛。
他張大眼睛,好奇的學習,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給他的一切美好。
五歲,黃金年齡。
五歲的小孩真心地想要學好,而且,通常總是表現的很成功。
在這個年紀里,最令人喜悅的特質,就是他熱愛生活,自得其樂,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他一心求好,有時甚至連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請求大人容許。甚至他所用的語言,也都是正面而積極的。他常說,當然,好啊,好可愛哦。
他之所以表現的這麼好,至少有個把月的時間如此,主要原因是,在這個年紀,媽媽是他世界的中心。他全心想要討好媽媽,親近媽媽,他要跟媽媽說話、跟媽媽玩耍、幫媽媽做家務,跟著媽媽在屋裡團團轉。很多五歲的小孩,真的是寧可跟著媽媽呆在家裡,也不跟小朋友到戶外去玩。
五歲的小孩的生活總是跟現在,這兒息息相關的。因此,他非常在意他自己的房間,自己的家,所住的那條街道,鄰居,以及幼兒園的教室。
他對新的,陌生的事物沒有太大的興趣,也不會為了冒險而冒險。
五歲的孩子自然而然地變得安靜了,有節制了,更顧家了。他喜歡遵守既定的規則,限制,對於別人已經嘗試過的,或既成的事實,就覺得安心舒坦些。他最有趣的時間是現在,最喜歡的地方是這裡。
五歲的小孩所以能夠不惹麻煩,最重要的關鍵是,他已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斷自己什麼做得到,什麼做不到。也就是說,他學會自我控制了,他會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的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的很清楚,判斷的很準確,而且他就只嘗試那些他認為一定辦得到的。經過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他並不就此洋洋自得,但他覺得安全、安心。於是他不會象稍早那樣,花費很多精力去反抗別人,只為了證明他是自己的主人。
五歲的小孩不像其他年紀的小孩那樣,他也懂得保護自己,不使自己過度疲累。
五歲的小孩不會胡思亂想地擔心事情,六歲的小孩則常擔心放學後找不到媽媽。
五歲的小孩會認為,媽媽一定在家的,不只現在在家,以後永遠也會在家。
一般五歲的小孩似乎理所當然地認為他自己和父母都是永生不滅的。
他不會沉湎國務,也不太關心未來,他喜歡現在的一切,滿意自己,衷心地崇拜父母。有時候,你會發現他誇大地形容自己的父母,或是引用父母的話,當做聖旨般的遵從。
雖然五歲的小孩在各方面的行為都沒有太大顯著的進步,但是他的智力卻增長的很快。他喜歡聽人說故事,與人談話,他熱愛學習新事物,而且他還喜歡展現他的智慧,她會向媽媽炫耀他會寫自己的名字,可以從1寫道5.或者能在他最喜歡的書中認出幾個字。
五歲到五歲半,這個小孩表現的再好不過了,他不僅是打算要乖,計劃要乖而已,他的一切表現都很乖。他這個年齡段,做父母的幾乎要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滿足了。
然而,突然之間,到了5歲半後,那個總是甜甜地回答,好,我會的小天使,現在卻經常把,不我不要,掛在嘴邊了。
他曾一切以父母為中心,如今卻開始表現他要以自己為中心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一個可能是,因為他正邁向六歲。六歲的小孩常是給平靜的家庭惹麻煩的。雖然還沒滿六歲,五歲半的他已經準備好要反抗了。父母常形容自己五歲半的小孩,不懂禮貌,愛打架,這是千真萬確的。
五歲半的特質是遲疑不決,懶散閒蕩,拿不定主意,而有時卻又恰好相反。他們予取予求,又愛發脾氣。這時候,他的行為有點象兩歲半時,表現兩種極端,這一分鐘他們可能害羞畏縮,下一分鐘,他又變得大膽激進,他突然親切可愛,忽然又毫無預警地充滿敵意。
當他沒有勇氣直接反抗你是時,他就消極地不肯照你的話做,這根直接反抗是沒有兩樣的。無論你要做什麼,他就是懶散地拖延著,最後一事無成。
這個年紀的小孩,經常處於一種緊張狀態,他們一旦發起脾氣或者哭泣起來,便一發不可收拾,這或許又是另一個易怒年齡的開始吧。
在健康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五歲半的小孩和以前不同,一向健康活潑的他忽然變得多病起來。
五歲半的小孩一般較多好動型。
在視覺方面,五歲半的眼和手的配合卻不如從前那樣快速,肯定。因此他經常把數字或者文字顛倒著寫,所以我們認為不要最好不要再這個年紀教他讀書寫字的緣故。
他的牙齒開始鬆動了,那些珍珠般的乳牙,從下排的門牙開始,一顆顆的脫落,期限只是搖搖欲墜,然後就真的掉落了。
對五歲半到六歲的小孩這段之間複雜難懂的時間不必太過緊張。
孩子的穩定時間總是與不穩定時期交替出現。
五歲是穩定的,但也有些小孩知道六歲都還是未知這種穩定,有些小孩卻可能五歲半便開始表現的不穩定的朕兆。如果孩子正值不穩定期,請不要氣餒,不要覺得他什麼都不對勁,也許是你的教育方法不得當也說不定吶。
請你堅定信心,美好的時日終會來臨的。6歲娃兒
在寫6歲娃之前,有必要迅速瀏覽一下5歲娃。5歲娃,是孩子也是父母最快樂的時光。他喜悅、安詳、友善、寬容,喜歡順從家長。而且,媽媽是他世界的中心,讓媽媽快樂,就是他的快樂。
美好的黃金年華5歲之後,就進入暴風驟雨的人生第2叛逆期了。
這個叛逆期的特點,是孩子極端的、同時的兩極化。他有本事在轉瞬間討厭剛才還滿心喜歡的事情。
而且,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媽媽,而是他自己。他希望按事事處處按自己的意願,因此對父母常常「抗旨不尊」,「我不要那樣!我就要這樣!」
6歲娃同時在兩個極端遊走。他可以在學校里做一個模範生,回家裡當一個小惡霸。
也因為他的兩極化,把筆畫或數字反寫是很常見的6歲現象。
他什麼事都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
他頑固、自負、蠻不講理。其實,他這麼做只是為了建立和增強他自己的安全感。因為,他現在處於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敏感期。
不光情感上他特別容易受到傷害,他的身體髮膚好象都格外對疼痛很敏感。給6歲女孩子梳小辮兒很可能讓孩子疼的哇哇叫。6歲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讓你詫異他怎麼比過去嬌氣了好多。
噩夢也因此給6歲娃帶來很大的困擾。
最大的問題是他與媽媽的關係也遊走於兩極之間。他既深深地依賴媽媽,又同時嘗試要自己站起來,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賴任何人。因為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極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媽媽不斷保證愛他,卻又一不如意就拿媽媽做出氣筒,專門和媽媽作對。
其實,他越是得不到讚美的時候,越有被稱讚的慾望,受挫感就越強。
6歲的孩子,跟主要照顧人(媽媽)在一起時,既會表現出最好,也會表現出最壞。當母子關係緊張時,讓孩子和爸爸等非主要照顧人單獨相處幾個小時,是明智的做法,因為他跟非主要照顧人相處時,更容易表現出他好的一面來。當渾身是刺的6歲娃繳械時,他可以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友好、最討人喜歡的可人兒。
6歲娃很願意在老師面前做個好學生,自覺以老師的話為聖旨,甚至老師越嚴格他越有安全感。哪怕一天的課下來他身心疲憊,也很少對老師有所發泄。他會回家去好好「整整」他的媽媽。
6歲娃跟兄弟姐妹的相處往往不佳,尤其是跟弟弟妹妹相處時。他會充分表現出他的攻擊性、競爭心,會故意惹惱甚或折磨弟妹,對弟妹頤使氣指、蠻不講理、脾氣暴躁,甚至動粗。
他跟朋友的相處也挺彆扭。一方面朋友對他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他這時很不好相處。語言行動上他都會有粗魯的傾向,容易情緒化,欠缺原諒人的雅量。他自己處處想贏,甚至不惜耍賴,卻要去責怪朋友不遵守規則。好在,畢竟都是小孩子,畢竟他很在乎有朋友,因此第二天他就會跟朋友和好如初。
5歲娃傾向於安詳、自製、順從;6歲娃往往好動、粗野、叛逆;7歲娃又退縮了,安靜、服從,但憂鬱、鎖閉。
繼續講6歲娃。現在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
仍然會偶爾尿床。甚至偶爾把粑粑給拉到褲襠里。
吃飯是手腳停不下來,踢桌子腿啦搖椅子啦碰灑湯水啦什麼的。
做噩夢少了很多,睡眠會很安穩。
願意穿著整齊體面;但回家後衣服鞋子會隨手滿地亂扔。
情緒方面,因為極端兩極化的內在衝突,孩子的情緒波動會很厲害也很激烈,發脾氣時會驚天動地。此外,孩子還可能用啃指甲、鉛筆、衣角、頻頻清理喉嚨等下意識的動作來舒緩他們的緊張情緒。
因為心理衝突,孩子的健康狀況也會走入低谷。他很可能抱怨胳膊疼、腿疼、肚子痛、脖子酸什麼的。而且他的黏膜組織在這個階段很容易感染,鼻子、耳朵、眼睛、喉嚨,甚至女孩子的私處都比其他年齡更容易出現發炎症狀。
他也很容易感到疲倦。
還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顯得笨手笨腳的,時常跌倒、碰傷;而且孩子對這些傷痛也似乎特別敏感,拔下手指尖上的一個小刺都會疼得孩子哇哇叫,簡直就像是特別嬌氣似的。
因此,6歲娃的家裡最好備上常用的消炎止痛油膏,父母對孩子的健康狀況要多關注些,多呵護些。還有,如果發現孩子情緒緊張(咬指甲之類),我們最好能想辦法再降低對孩子的要求,以緩解孩子的情緒。至於餐桌上不像樣、衣服隨地亂扔之類的事情,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了,多些寬容吧。
這裡!重點!
6歲娃,對「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的分別還不是很清楚,因此順手拿走別人的、他喜歡的東西,是慣常現象!
還有,孩子並不總說真話。(這我早就知道了,幸好)。比如,他會一口否認是他打碎了你心愛的花瓶,哪怕花瓶的碎片還躺在他的腳邊。這時,如果你問他,「花瓶放得那麼高,你是怎麼夠得著的?」他又會詳細介紹他如何搬椅子的本事。
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 歡迎關注育兒微信公眾號:jxhuiben (長按複製) 每天分享親子閱讀、育兒知識,家庭教育,兒童教育等,做合格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