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美國「拉森」號飛彈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非法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中方依法對美方艦艇實施了跟蹤、監視和警告。同日,在北京出席中日韓研討會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回應稱「奉勸美方三思而後行,不要輕舉妄動,不要無事生非。」更巧合的是,中國滬市A股當天恰好收盤於3434.34點。有人編出段子說,連中國股市都在提醒美國「三思、三思、三思」。可以說,美國這次在南海的行動,雖然看似成功,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下面將要發生的幾件事,恐怕會令美國陷入一個更加難看的境地。
進入中國南海渚碧礁及美濟礁一帶水域航行的美軍「拉森」號飛彈驅逐艦
如果大家仔細聆聽或是閱讀了中國官方對於這次事件的報道,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不論是中國外交部的發言,還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的署名文章,對於南海人工島礁周邊海域的表述,都未提及12海里而是用鄰近海域來表達。這並非是有些網友所提出的「阿Q精神」,而是中國尊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美國的狡猾計謀。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規定,海上的島礁分為三類:一是島,適合人類居住,有12海里領海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二是礁,露出水面一點,有12海里領海,沒有專屬經濟區。第三類叫低潮高地,潮落才露出水面,潮漲則看不見,沒有12海里領海。此次美國「拉森」號飛彈驅逐艦所經過渚碧礁和美濟礁,就是屬於這種低潮高地,所以就這兩塊島礁的本質而言,中國並不擁有12海里的領海。可一旦在中國正式的官方報道中出現了12海里的字樣,美國政府和輿論將會以此為論點,大肆報道中國在南海的「野心」,這將令中國在處理與南海諸國的關係時陷入被動局面。
中國海軍派出「蘭州」號飛彈驅逐艦和「台州」號飛彈護衛艦對美艦機進行跟蹤監視和警告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中國保持嚴謹和克制的同時,美方卻在事件的報道中,把「12海里」時時刻刻掛在嘴邊,生怕別的國家不知道一樣。要知道,中國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約國,必須遵守相關規定,但美國不是,所以它既然認定這12海里屬於中國領海,那就會對外宣揚。從某種程度來講,美國在刻意幫我們樹立、強化在低潮高地建設人工島礁也擁有領海這個概念。那麼好吧,既然美國如此費力的宣傳,不接了「12海里」的說法難免顯得我們氣度小,而且我們也沒有要13海里或者更多的意思。以此類推,中國日後在南海島礁的建設中,凡是遇到低潮高地,都可將其擴建成島,並在無形之中擁有12海里的領海,這對於某些在南海問題上躥下跳的國家而言,可不是什麼好消息,美國一如既往「坑隊友」的本質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一旦美國方面認定人工島礁周邊12海裏海域屬於中國領海,中國不妨將計就計,若美艦下次再貿然進入,中國大可採取攔截措施,等到那時,美國坑的就不僅僅是「隊友」了,連自己都將被坑進去。
中國在南海島礁的建設是處於和平目的,並幫助其他國家保障航行自由
目前,中國在對於南海島礁的建設方面,基本是以民用設施為主,軍用設施為輔的原則來施工的。即便在某些島礁上修建了機場與跑道,中國也並未向其部署戰機。而在本月初建成發光的華陽礁燈塔和赤瓜礁燈塔,更是填補了南沙水域民用導航設施的空白,大大改善了南海水域通航環境。印尼國防部長也公開表示,中國對於南海島礁的建設用途已經非常明確了,是用於和平目的,並幫助其他國家保障航行自由。並對中國在此問題上堅持公開透明的做法表示讚賞。然而,由於美國軍艦非法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上述情況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稱:「事實上,如果有關方面一再在本地區製造緊張,無事生非,最終也許會使中方不得不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我們確實有必要加強、加快相關能力建設。我們奉勸美方不要弄巧成拙。」可見,中國並不是沒有能力加強島礁上的軍事設施,而是本著和平利用南海的目的才沒有進行大規模建設。但面對美國的挑釁,中國為了能夠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或將加緊南海島礁防衛設施的建設,甚至將南海防空識別區的建立提上日程。到那時即便美國真心想與中國商議南海問題,恐怕也難有迴轉的餘地。而這種情況如果發生,恰恰是美國一手造成的。
美國網站報道中國海軍艦船進入美國領海12海里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除了可以在南海地區加強對美軍的監控,也可以根據美國提出的「無害通過」原則,到美國相關軍事基地甚至本土附近的海域巡邏一番。其實,這一幕已經在今年的9月份上演過一次。今年9月3日,我國赴俄羅斯演習的艦隊在經過白令海峽時穿越了阿留申群島美國兩個島嶼之間的水域,這片水域距離美國島嶼距離在12海里以內(美國1988年通過法律宣布自己擁有12海里領海)。美國媒體當時就炸了鍋,《福克斯新聞》等媒體渲染的好像這5艘軍艦要入侵阿拉斯加,活捉正在和「貝爺」玩荒野求生的歐巴馬似的。目前,中國海軍已經初步完成了藍水海軍的架構,遠洋能力有了極大的提升,越過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以中國海軍現有力量,隔三差五去阿拉斯加、關島或者夏威夷進行一下「無害通過」,並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但本著中美兩國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方向,中國並不屑於去實施這種挑釁意味十足的舉動。可如果美國不珍惜現有的和平環境,一意孤行的把中國作為假想敵,那麼中國也不介意讓美國領略一下什麼叫做「China Navy」。正如人民日報海外版署名文章所寫的那樣:中國不怕事,美國也別惹事。在南海玩火,後果很嚴重。
其實,面對美國在南海的挑釁,中國人首先要做到別亂,別被氣著,而是要保持充分的鎮定和從容,理性應對來自美艦的騷擾。在筆者看來,美國目前對中國的軍事挑釁,已經不再是以和中國開戰為主要目的,更深層的目的則在於擾亂中國的輿論,讓國人誤以為中國不敢與美國作對,是怕美國!從而淡化中國在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與美國的摩擦或許將越來越多,南海不過是中美博弈的一個片段。在這場新老兩大強國的較量中,我們需要的不是對外放開嗓子說些兌現不了的硬話,而是能夠鎖定最後勝局的智慧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