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的「白楊」M型洲際飛彈運載車輛——MAZ79221,它是世界上最偉大也是最出名的超級輪式重型整體式越野運輸車。據悉,車長18米的MAZ79221的前後各8輪動力轉向,底盤系統能適應各種路面環境,整車可在最低零下40度、最高50度的惡劣環境中工作。由於全車使用8軸16輪全輪驅動,獨立懸掛,這意味著這個大傢伙具有在崎嶇路面上出色的「貼地」越野能力,也就是說,該車可以運載60噸重的戰略飛彈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草原上以4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狂奔。
【鷹眼圖說軍事 海外評中國欄目第234期】西方媒體形容這種由白俄羅斯明斯克輪式牽引車廠生產的「史前怪獸」根本不是一輛汽車,而是一艘在地球末日才會派上用場的「諾亞方舟」。「面對它,豐田的SUV「陸地巡洋艦」必須知情識趣的將這個稱號拱手相讓,日本人可憐的重工將自慚形穢,他們會感到自己的見識就如同自己的身高一樣微不足道。」這些車輛的整體結構、可能多達幾十個車輪、以及獨立懸掛外加差速控制系統決定了,他們在任何惡劣路面都不會被陷住,只要還有一對輪胎保持了抓地力,他們就能從沼澤般的爛泥坑中一躍而過。
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記者,超大型多軸重型載重越野車技術目前世界上,只有中、俄、白俄和美國掌握,由於需要解決極為複雜的多軸系傳動系統和超大型動力裝置問題,沒有幾個國家能夠生產,所以多軸重型載重越野車一直以來都被蘇聯和今天的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作為戰略物資嚴格限制,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通過特殊渠道,獲得一輛「飛毛腿」-B短程飛彈MAZ系列發射車。並隨後開始測繪仿製明斯克工廠生產MAZ系列載重車,但更加大型的車輛技術由於難度太大,中方始終難以攻克並掌握,這也就是為何東風-21和東風-31飛彈在初期都使用普通越野車牽引運輸的原因。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明斯克機械廠連同前蘇聯一系列軍事工業資產被新獨立的白俄羅斯所掌握,為了防止中方獲得該車輛技術,美國和俄羅斯甚至聯手控制明斯克機械廠生產的MAZ車出口中國。俄媒體稱,白俄羅斯在國家成立之後經濟衰敗,俄羅斯又在經濟上沒給明斯克公司帶來實惠,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中國公司通過邀請技術工人和專家講課,建立聯合生產企業等各種手段掌握了MAZ載重車的關鍵技術——整體式焊接結構車架、油氣彈簧獨立懸架、多軸分組轉向、多橋驅動和動力分配設計原理,這就樣,蘇聯最偉大的「工業奇蹟」和國寶就這樣被中國「螞蟻搬家式」的手段拿到了手。
俄羅斯媒體稱,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有三家企業可以生產運載能力達到60至120噸的超重型運載越野車輛,例如航天科工集團下屬三江萬山特種車輛有限公司,研製的WS-2900系列8軸特種車輛,此外,東風-41飛彈發射車的研製單位是航天科技集團一院15所和泰安特車公司。據悉,這種底盤型號為HTF5980,包括HTF5980A和HTF5980B,可能分別是發射車和運輸車。不過,軍事專家雷澤認為,這種說法有點以偏概全,中國生產的HTF5980系列車輛明顯要強於MAZ79221,它的底盤更低,性能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