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請注意——手足相親還是手足相殘,取決於父母轉念一瞬間

@ 2015-10-26

導讀:老二還沒出生,老大就開始出現各種「不講禮貌」「不可理喻」的行為,等老二出來了,家裡兩孩子更是爭得一塌糊!本想讓孩子手足相親,可照這架勢,絕對的手足相殘啊,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老大不那麼爭寵?變成有擔當有榜樣力量的哥哥姐姐?辦法當然有,而且就在父母轉念一瞬間。

有個二胎媽媽很疲倦地和我說:「我終於明白4個月的老二身上為什麼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了,原來每次趁我們不在的時候,2歲半的老大都會使勁掐老二,可是為什麼在我們面前,他卻表現出很愛弟弟的樣子,還給弟弟跳舞?」

身邊的二胎家庭越來越多,我們都希望兩個孩子相親相愛,可是往往事與願違,老二出生了,老大爭寵,甚至老二還沒出生時,老大就已經開始各種「不聽話」……

7歲的農夫也要當哥哥了,周末我們一起出去吃晚飯,最開始七爸是拉著小七,農夫拉著她媽媽,我和她媽媽交流即將到來的二寶母乳喂養的事情,一切都很順利。

過了一會兒七爸覺得小七走得慢,擔心影響大家的速度,於是讓她騎在了肩膀上。

沒想到之後農夫發生逆轉,開始用各種話題頻頻打斷我和他媽媽的交流,最後竟然發展到要像小七一樣「騎大馬」!爸爸沒在,就要騎在身懷六甲的媽媽身上!

反正一路就是各種「不講道理」、「不聽話」。

這時走到了一個燈光亮點的地方,我停下來看了一眼農夫,從他的表情里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如果光聽他說話,那絕對是蠻橫不講理,但看他的眼神,卻能捕捉到一種無助和柔弱……

我意識到了問題的癥結,馬上請七爸把小七從肩膀上放下,讓小七自己走,然後對農夫說:「農夫,你看,妹妹也自己走了,你能追上她嗎?」

就這麼一個改變,農夫的眼睛裡突然冒出了光:「當然可以!」說完馬上就往前沖,一下子就把小七追上了。小七一看哥哥追過來,也連忙往前跑。

七爸和我趁機鼓勵兩個孩子互相追:「農夫你跑得真快啊,是妹妹的好榜樣!」

我們剛說完這話,走在前面的農夫突然轉身往後跑,然後在一個地方停下來,轉身。我疑惑了:

「你為什麼不和妹妹比賽啊?」

「我肯定能追上她,但是我想讓她一點。」說完他就沖了出去,小七在前面被追得嘎嘎樂,農夫在後頭很man地說「妹妹,你看我跑得多快!」

剩下的路程就在這樣的你追我趕里一下就結束了,本來還一路嘟著嘴拉著媽媽手不讓走的農夫,瞬間變身為妹妹的「超級英雄」。

是什麼讓孩子有這麼大的變化?

兩個關鍵詞:焦慮和關注。

1、焦慮引發孩子的退行表現:

因為家裡又要添一個孩子,農夫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影響,爸爸媽媽不只是聚焦在他身上了,所以他很焦慮。

因為焦慮就會表現出各種退行行為:把便便拉在身上而不用小便盆、會吃飯的孩子突然要家長喂等,反正就是表現得像一個需要家長照顧的小嬰兒,時刻希望得到家長的關注。

這種焦慮無時無刻不在,當身邊有比自己小的孩子出現時,他也會把這種嫉妒的心理投射到對方身上:見到小小孩不理會,繞道走,只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小七騎在爸爸肩膀上的行為引發了農夫的嫉妒,他馬上也退行到一個小小孩的狀態:我也走不動,要騎在爸爸的肩膀上,我也是個孩子!

此時如果和大孩子講道理:你長大了,不可以這麼做了,等等,這些只會激起大孩子的反感:我沒有長大!我不想長大!我還是你的小寶寶!你要關心我!你不接納我的需求我會很難受的!

這種難受會促使他做出更多「不講道理」「不聽話」的行為,而這些不良的行為容易讓家長情緒失控:都這麼大了還這麼不懂事!你真是討厭!我得好好教訓你!這樣你才能給小弟弟(妹妹)做榜樣!

父母用「教訓」來堵塞大孩子,大孩子的焦慮情緒流淌不出來,於是容易做出更多「不講道理」「不聽話」的行為,讓本來已經焦頭爛額的家長更是焦躁。

如果這時候老二出生了,小嬰兒的一切都由著家長安排,父母的對比更強烈了:你看弟弟(妹妹)多聽話啊,你怎麼越大越不像話,真讓我傷心,你再這樣我們就不愛你了!

弟弟妹妹的焦慮還沒處理完,這邊父母又冒出「我們不愛你了」這樣的話語,大孩子的世界遭到毀滅性打擊。回到文章最開始的那個故事,為什麼老大私下裡掐老二,卻在家長面前表現出非常愛弟弟:

「因為哥哥覺得是弟弟奪取了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所以他恨弟弟,他通過掐弟弟把怨氣都撒在他身上;又因為他不希望爸爸媽媽從此不愛他,所以他要討好爸爸媽媽,而最有效果的方式就是爸爸媽媽喜歡什麼我就做什麼,爸爸媽媽現在喜歡弟弟,我就在他們面前給弟弟跳舞。」

「可恨」的老大背後其實是「我很可憐,爸媽你們關注我吧!」的吶喊!

2、關注催生出大孩子「老大」的感覺:

讓小七下來自己走,就是告訴農夫「妹妹和你一樣,沒有受到特別照顧了」。這樣一來,農夫就可以恢復到大哥哥的正常狀態。再加上我們的鼓勵「你是妹妹的好榜樣」,一下子讓農夫有了「大哥」的感覺,「除了能追上你,我還讓著你,讓你先跑很多很多!」

有些充滿智慧的媽媽,會反其道而行之,我的表姐就是這樣處理她四歲的大兒子和8個月小兒子之間的關係的:

「丁丁,這會兒媽媽就陪你,不陪弟弟了。」

「好耶!」

不一會兒,幾個月的弟弟開始在床上哭。

表姐不支聲,繼續給丁丁講故事。過了幾秒鐘,丁丁有點坐不住了「媽媽,弟弟在哭呢」

「沒事,讓弟弟哭一會兒吧,他可以照顧好自己。這會兒是媽媽和丁丁的時間。」

「媽媽……」丁丁跑過去哄了一下弟弟,弟弟還在哭。

「我們繼續講故事吧。」

「媽媽,弟弟哭得好傷心啊,你去看看他吧」此時的丁丁已經帶著哭腔在請求媽媽了。

「好吧,一會兒媽媽就過去告訴弟弟,是哥哥心疼他了,請媽媽幫忙照顧弟弟。」

所以善待老大的「退行」行為,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手足相親還是手足相殘,就在父母的一念之間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