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航打破職場的隱形天花板 如今有62名女機師!

@ 2015-10-22

亞航創辦人東尼在最近的「全球轉型論壇」上分享企業轉型時,很驕傲的說:亞航從不間斷尋找人才,也打破職場的隱形天花板,包括之前從未有女機師,但亞航經過培訓後,如今有62名女機師。

《亞航訓練空姐轉行當飛機師》

廉價航空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公司(AirAsia Berhad,簡稱「亞航」)讓空姐接受飛行訓練後,轉行當飛行員。

據了解,亞航一共有17名女飛行員,有的原本是空姐,卻在受訓後成功轉換跑道,當上全職飛行員。

可能有人會擔心,空姐開飛機,到底安全嗎?本報向亞航查詢後發現,這些前空姐也和其他飛行員一樣,必須經過18個月的苦讀和訓練,也必須通過鑑定考試,在考取了飛行員駕照後才能飛行。

一名當上飛行員的前空姐王淑敏受訪時說,她從小就對飛行很感興趣,當了空姐後,她更想當飛行員。因此當公司宣布要徵聘飛行員受訓員時,她毅然決定轉行當飛行員,公司也不反對。

「飛行員訓練需要很大的努力,不過我當空姐時,就對一些航空技術用語相當熟悉,在訓練當飛行員時就更得心應手。」

她說,當空姐的時候,她有機會和搭客接觸,也能打扮得漂漂亮亮上陣。現在當了飛行員,責任很大,她卻不後悔。

「機上搭客和機組人員的生命都在我手上,壓力是有的,但我還是會鼓勵任何有興趣的機組人員去追逐當飛行員的夢想。」

本報向其他廉價航空捷星亞洲航空有限公司(Jetstar Asia Airways Private Limited)和欣豐虎航空公司(Tiger Airways Pte Ltd)查詢,他們目前還沒有空姐轉當飛行員的先例。

(2010-07-31)

《東尼:扮演好輔助角色‧政府應減干預企業》

2015-10-22

(吉隆坡21日訊)數次和政府意見不一而鬧僵的亞航創辦人丹斯里東尼,今日開腔指政府應允許企業創新,也應扮演輔助商業角色,且減少干涉和管制,可讓目前很多規定和限制的航空業,發展得更好。

他也以近期備受爭議的Uber及Grab Taxi為例,指這類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的叫服務,是很不錯的創新產品,但因監管單位跟不上速度,而給予諸般限制。

政府需有公信力和透明

他表示,企業有其社會責任,包括要透明、公信力,如作生意要負責任,領導人要乾淨等,他認為政府可向企業學習,如以人為先。

「政府可有效率,政府可更有公信力和透明,有了這兩點,其他問題如招攬人才等可迎刃而解。」

他在「全球轉型論壇」上分享企業轉型時,認為企業繳稅天公地道,但稅務應簡單且要根據盈利,而繳稅的企業也很關注政府如何有效使用其稅收,是否有好的投資回酬。

亞航成就歸功好團隊

另一方面,打著「人人都能飛」口號的亞航,從14年前的一無所有,到今日的成就,如今擔任亞航集團首席執行員的東尼,歸功於該公司有人才、熱情及團隊。

他說,成功的秘訣是有一支很好的團隊,他一個人無法獨自承擔所有工作,而一家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員工本身。

「謝謝外界的讚賞,認為我是一名很酷的生意人,覺得亞航是很好的上班地方。」

他指,亞航從不間斷尋找人才,也打破職場的隱形天花板,包括之前從未有女機師,但亞航經過培訓後,如今有62名女機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