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多汗,與兒童生長發育快,新陳代謝旺盛有關。但寶寶在安靜或睡眠時,並非因衣被厚或環境過熱而出汗較多,就屬病理現象,稱為「小兒多汗症」。汗出過多,會影響小兒生長發育,還會使小兒體質虛弱,抵抗力差,易引起其他病症。
易在進食或活動後多汗,多見於營養不良或體質虛弱的寶寶。
因少見太陽,媽媽未能及時補充魚肝油、鈣劑,伴夜啼、枕禿、骨骼改變的寶寶多汗,並且在入睡時多汗,深睡時少汗的寶寶,多見於處在佝僂病活動期。
夏季天熱,寶寶出汗多,夜間不肯吃飯,清晨醒來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出冷汗,見於低血糖。
寶寶感冒發燒,吃了退燒藥後,發燒好了寶寶卻出汗較多,多是由於退燒藥,等退燒藥的作用消失,寶寶體溫調節功能恢復,體質增強,多汗自然就會好。
2.小兒多汗≠缺鈣
寶寶愛出汗,媽媽首先想到的就是缺鈣,會不會患佝僂病?目前認為「多汗,就是缺鈣,所以要補充鈣劑」其實是錯誤的,多汗不是佝僂病的特異性症狀,還應伴有夜啼、枕禿、骨骼改變等症狀。應先明確佝僂病後使用鈣劑,多汗就會好轉。
寶寶平時吃飯好、睡覺好、曬太陽也多,並且一直補充魚肝油的話,很少會缺鈣,媽媽不要盲目擅自增加鈣量。
3.寶寶多汗家庭護理很重要哦!
針對汗多的寶寶,家長要隨時用軟布給寶寶擦身,或外用撲粉,以保持皮膚乾燥。身上有汗時,應避免直接吹風,以免受涼感冒。
保持室內陽光充足,多曬太陽,但是注意太陽不要直射眼睛。提倡母乳喂養,母乳中鈣磷比例適當,利於寶寶吸收。
寶寶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對於鋅的需求量比較大,大量出汗會使鋅丟失過多,造成體內缺鋅,所以需補充含鋅較多的食物,如牛肉,肝臟,海產品等。
體質虛弱的寶寶治療上應從飲食下手,增加飲食的量及動物性蛋白質的量,使體重逐漸恢復,多汗情況也會減輕。多補充點乳免疫蛋白提高寶寶免疫力,增強體質。
――正文完――
鴿子醫生:一名兒科大夫,諮詢孕期,育兒,飲食,疾病和更多小兒疾病護理問題,加微信【問及說】留言。 微博@鴿子醫生 微信號:air863
作品版權歸屬鴿子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