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 Water》2002年
via LOL
《Dark Water》2002年漏水的水管成了恐怖之源,這似乎不可能,卻在這部影片中發生。這部影片的導演是Hideo Nakata,他之前在《午夜凶鈴》前兩部中給盒式錄像帶和冷不防的電話賦予了恐怖意義。跟之前的影片類似,Nakata在這部影片中還是設置了一個有著超自然力的兒童,讓她成為謎團之源,像Mitsuko一樣終生尋求她的死的補償。影片中Mitsuko丟失的紅包和到處蔓延的水都跟Nicholas Roeg的《威尼斯疑魂》存在著某種聯繫,而Nakata將兩者混合就足以讓2005年的萬聖節與眾不同,也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Jennifer Connolly。
《The Fog》1980年
via LOL
《The Fog》1980年幽靈似的霧從海上升起,瀰漫著,給Antonio Bay這個小鎮帶來了復仇的氣息。這部影片是Jamie Lee Curtis和導演John Carpenter的再度合作,比他們之前的《抓鬼節》要更恐怖。影片的結局顯然沒有達到《驚魂記》的標準,但夜霧籠罩還是足以有效傳遞那種令人戰栗的恐怖。不過恐怖片迷Carpenter還是運用了一些喜劇元素,比如Robert Fuests身邊的Abominable Dr. Phibes和Great God Pan,他們的綽號就很有意思。
《The Devil's Backbone》2001年
via LOL
《The Devil's Backbone》2001年以《潘神的迷宮》和《Hellboy》聞名的Guillermo del Toro敘事手法和拍攝技巧成熟,但《鬼童》依然讓我們見識了這位墨西哥導演的魅力。故事發生在西班牙內戰期間,一間孤兒院裡,新來的Santi (Junio Valverde飾演)不安的靈魂開始遊蕩。整篇瀰漫著不安和焦慮,Santi滿懷惡意的陰魂不散反映了人類最陰暗的行為,儘管del Toro本人都覺得他像是從死亡線上回來的人。
《Poltergeist》1982年
via LOL
《Poltergeist》1982年這部電影是鬧鬼電影系列。它就像《古屋傳奇》一樣吸引我。(裡面Michael Gough惡魔般的Emeric Belasco因為他失去了小腿就一直傳播痛苦。)影片的製片人是Steven Spielberg,導演Tobe Hooper。女兒Carol Anne被莫名物體拉入電視機裡。同時還有著《德州電鋸殺人狂》赫爾默胡珀的恐怖,正如Martin Casella的心理研究員把他自己的臉撕成碎片,還展現出一個令人害怕的墓地。
《The Haunting》1963年
via LOL
《The Haunting》1963年Jan de Bont編劇的這個《邪屋》最早拍攝魚1963年,不同於他的其他作品《西區故事》和《音樂之聲》,《邪屋》只是導演Robert Wise突然間一個靈感的閃現。不管怎樣,拍過《公民凱恩》的Wise還是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影片呈現出令人戰栗的暴力美學和精神詭辯。
《The Sixth Sense》1999年
via LOL
《The Sixth Sense》1999年想像一下比較久遠的電影時期。在《滅頂之災》之前,在《靈異村莊》之前,在《麥田符號》之前。歡迎來到M. Night Shyamalan的黃金時代,《第六感》讓他成為了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新晉導演,他總是讓結局來個大轉變,讓觀眾屏住呼吸。電影《第六感》以孩子們大聲說話的特寫開頭(直到今天還是這樣),由Haley Joel Osmant主演。它試圖不用心靈感應似的靈異,而在生者和死者之間建立一種令人信服的聯繫。
Don't loook now》1973年
via LOL
《Don't Look Now》1973年雖然《威尼斯疑魂》在這兒光明正大地名列第四,但是它有點不太符合資格,因為裡面連個鬼都沒有。但是,跟《天降財神》Nicholas Roeg相似的這個故事表明哀痛的John Baxter(Donald Sutherland飾)正被他死去女兒跟著,那是一個穿著紅色外套的鬼,這也算是《威尼斯疑魂》的一個鬼了。劇中不乏驚悚,但當Baxter發現他多次看到的「女兒」其實就是個「spoiler」的時候,還真是夠緊張的。聽起來沒什麼,還是去看看吧,很血腥很恐怖。
《The Others》2001年
via LOL
《The Others》2001年儘管Henry James的《螺絲在擰緊》早在1897年就寫成了,但它似乎還是對恐怖片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影響。故事的原型是取自1961年Deborah Kerr主演的《無辜的人》,還有James對一個住在哥德式房子裡年輕女人的敘述,裡面還有著一系列超自然的現象,小孩子和靈異世界通話,這一切都是導演兼編劇Alejandro Amenabar設置的,影片主演是Nicole Kidman。影片中瀰漫著一種模糊的緊張感和巨大的震驚(儘管這時Kidman發現把她女兒換走的退休老人實際上就是個震動機),Amenabar的電影甚至能夠表現出英國喜劇老將Eric Sykes邪惡陰險的一面,就像園丁Tuttle先生。
《Shinning》1980年
via LOL
《Shinning 閃靈》1980年編劇Stanley Kubrick設置的很多情節都成了日後恐怖片的經典橋段;受Diane Arbus啟發的雙胞胎女兒,血梯,鏡子裡「REDRUM」的暗示,還有Jack Nicholson狂躁地喊著「Heeeeeeeeeere's Johnny!」不管怎麼說,《閃靈》都有很多奇異之處(扮成熊的傢伙和Joe Turkel臉色臘黃的酒吧男招待總是不經意間就讓我不由得打個寒顫)。Kubrick的攝影機滑過Overlook Hotel的走廊,跟著有心靈感應的小Danny (Danny Lloyd飾)在自己的小車上旋轉,找出了讓Jack Torrance發瘋的惡毒看守,最終讓Nicholson有機會用一把斧子結束了這一切。
《午夜凶鈴》1998年
via LOL
《午夜凶鈴》1998年導演Hideo Nakata的片子已經第二次入圍了,它足以讓我們在即將進入21世紀的時候感受到潮湧般的J級恐怖。雖然之後有大量模仿之作,但《午夜凶鈴》絕對是巔峰之作,成為恐怖片的標準。Nakata編造了一個跟時間賽跑的困境,結局很悲觀,Rie Inou時不時地拖動Sadako,這絕對讓她成為現代電影史上一個最具代表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