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新山15日訊)自2011年關閉整修,位於新山大王宮的柔佛州王室博物館將在近期內對外開放,有望成為柔佛州另外一個重要旅遊景點。其中,館中的「華人禮堂(Dewan Cina)」,最讓華社期待。 鄭修強:將成柔重要景點 柔佛州旅遊、貿易及消費事務委員會主席拿督鄭修強向《星洲日報》透露,該博物館整修工程已經步入尾聲,預計在近期將會對外開放,屆時將成為柔佛另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 建於1864年的新山大王宮,是由新山華族先賢黃亞福在柔佛蘇丹阿布峇卡時期建造,以接待來自世界各地貴賓,並且是柔佛王室舉辦冊立王儲、王儲新婚盛典,以及歷代蘇丹華誕封賜有功勳銜予有功人士之地。 當時,華人與柔州王室關係密切,並積極與蘇丹阿布峇卡合作開拓土地,種植黑胡椒與甘蜜,當時的華社十分尊敬蘇丹阿布峇卡的統治,並於1875年在大王宮旁建造一棟建築物贈送給蘇丹阿布巴卡,蘇丹阿布峇卡將之名為「華人禮堂」。 原本只是柔佛王室成員使用的大王宮,在已故柔佛蘇丹依斯干達殿下指示下,命人在該王宮後方設立王室博物館,並於1990年開始對外開放,展出歷屆蘇丹收藏的奇珍異寶及文物古董。
舒慶祥:港主時代
柔統治者華族關係緊密 新山華人歷史研究者舒慶祥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表示,在港主時代,柔佛州統治者與華族的關係緊密,在新山大王宮開幕時及柔佛國王政府成立時,各地的港主紛紛致送賀聯。 他說,當時柔佛王室博物館就展出了3副由港主送上的對聯,以及清朝同治光緒時代賜予柔佛蘇丹的寶物等。 「當時我們也不知道在大王宮旁邊的一棟獨立建築物就是華人禮堂,直到柔佛蘇丹依布拉欣殿下出席一項活動上才透露出有關華人禮堂的詳情,大家才恍然大悟。」
感恩華人貢獻
柔蘇丹撥地建古廟 柔佛蘇丹依布拉欣殿下在今年4月份出席一項以已故柔州蘇丹阿布峇卡的華裔夫人黃亞嬌(即蘇丹後法蒂瑪)之名,宣布成立「蘇丹後法蒂瑪基金」 的活動上,透露了「華人禮堂」的詳情。 殿下指出,蘇丹阿布峇卡對華人的信任不僅是在經濟發展方面,也包括政治與政務,當時兩名華族領袖,即陳旭年及佘泰興就擔任港主,為蘇丹阿布峇卡提呈建議,而蘇丹阿布峇卡當時持感恩之心,為華社提供一片地段,興建廟宇,也就是今日的「柔佛古廟」。 殿下指出,在殿下統治的年代,殿下要的是各族群之間的關係更好,延續「柔州子民」(Bangsa Johor)以及蘇丹阿布峇卡當年貫徹的共識精神,相互尊重。
賀大王宮開幕
各地港主送對聯 新山中華公會出版的《新山歷史圖片集》中,就提到各地港主敬送大王宮開幕的賀聯,3副對聯內容如下:
其一:
柔佛國王續著屏藩堂成畫錦之慶
海嶠播仁風萬樹甘棠同樾蔭
鈴牙崇節署一輪福曜燦薇垣
黃庴後港
新鄭庴港
謝庴港
同頓首拜頌
其二:
國王政府構成之慶
柏府名尊南國推高等
蘭台望重天朝屬世家
陳麥合/張觀台/劉文賢
柔佛/內庵港/和豐港/天順港
饒平黃庴港/新洪庴港/黃庴前港
同拜題
其三:
柔佛國王政府構成之慶
鹽梅望獨尊培植宮牆桃李
調護心常凜玉成廊廟圭璋
成桂豐公司眾等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