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時報》網站近日發表題為《印度製造:正在自行研製第五代戰鬥機》的報道稱,根據長期自主研製「光輝」輕型戰鬥機所積累的經驗,印度計劃於今年完成第五代戰鬥機初步預研。國防部一名高層人士表示,通過印度空軍、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和航天發展局之間的協作,這種被稱作「先進中型戰鬥機」的未來戰機初始設計階段的工作現已「基本」結束。
一名消息人士說:「一旦項目的定義和可行性評估工作在今後幾個月里完成,國防部將提請內閣安全委員會審批。該項目的初始設計和研發階段將需要400億至500億盧比(約合6.37億至8億美元)。」
該項目的目標是到2023年至2024年,使第一架雙引擎「先進中型戰鬥機」原型機升空,屆時「光輝」Mark-II型戰鬥機也將交付。自從「輕型戰鬥機」項目1983年8月獲批以來,歷經30多年,印度空軍將於今年3月接收第一架「光輝」Mark-I型戰鬥機。但據本報早些時候報道,引擎更強大的「光輝」Mark-II型戰機要到2021年至2022年才能開始投入使用。
這名消息人士說:「在『光輝』Mark-II型戰鬥機之後,我們將繼續研製第五代改進型『先進中型戰鬥機』。『先進中型戰鬥機』的基礎設計工作已經完成,5至6家全球航空發動機生產商也作過陳述。仿真模型也正在製作中。」
印度也在試圖化解與俄羅斯在雙方共同研發「未來多功能戰鬥機」方面的分歧,這種戰鬥機是以俄羅斯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蘇霍伊T-50飛機為基礎製造的。目前,印度國防部對該項目成本上漲和研發的飛機性能不足表示擔心。與此同時,印度飛機製造商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事實上,在2007年項目初期,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必須完成所有項目工作的25%。根據最近數據,到今天為止,HAL的參與份額已經降至13%。印度公司將只能供應一些電子系統,幾乎所有機 載設備的主要部件都將由俄羅斯企業生產。這種項目特點,以及印度參與份額可能進一步降低,都引起了HAL公司的憂慮和不滿。
事實上,印度曾對俄羅斯說,它不能等到2024年至2025年才開始列裝這種戰鬥機(印度將引進127架,總共需要花費約250億美元)。但從長遠看,出於戰略和經濟原因,印度也希望自主研製「先進中型戰鬥機」。每架多功能第五代戰鬥機基本上集先進隱形、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數據融合和多傳感器集成功能於一體。
不過面對這樣的雙重困境,一個局外人開始向印度示好,美國表示雖然印度不是F-35的初始成員國,但是一旦F-35的產能提升上來,可以考慮出售F-35給印度。
這樣,擺在印度面前,不是兩款,而是三款第五代戰鬥機,不知道印度會不會挑花了眼。不過為什麼印度如此急需五代機?還是為了周邊的壓力,就目前的印度而言要用對的巴基斯坦空軍可謂是勢均力敵,但是一旦要面對中巴聯軍,印度的蘇-30就算加上陣風,也很難擁有優勢,所以印度急需先進戰機來彌補差距。但是同時維持兩款五代機的必要性大嗎?通過曝光的數據來看,印度試圖把T-50和自產「先進中型戰鬥機」組成高低搭配組合。而且「先進中型戰鬥機」也要作為印度未來航母的艦載機,這個對於印度來說確實有一定的戰略意義。不過同時維護2種五代機,這對於印度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其養護和後勤的難度倍增。而且印度屬於高熱濕地區,這兩款戰機實際性能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考驗。而此時美國人跳出來想要出售F-35,估計也是看中了印度這塊蛋糕。一旦印度裝備了F-35,不但自己的「先進中型戰鬥機」項目會夭折,還會被迫進入美國體系來全套適配F-35。這中間的費用,印度被坑了這麼多年肯定知道,裝備是小頭,後面這一整套才是大頭。
所以我們既然要看到印度的搖擺不定,也要看到其國家戰略中對於兩款五代戰鬥機的國家目標。我們更應該加快自己的五代機列裝計劃,爭取在印度列裝前全面獵裝我們一線部隊。這樣會形成絕對代差,儘早實現戰鬥力的轉化。更要把眼光放遠,看到印度五代機博弈背後的大國角逐實際問題,這樣才能讓我們更能把握地區脈搏,在下一輪的競賽中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