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寶寶一滿6個月,身為母親,你就該做好「防止孩子被寵壞」的心理預警了! 要知道,溺愛比溺水更加可怕, 在嬰孩時期,寶寶的嬌縱往往不明顯,僅僅表現為寶寶的啼哭,尤其是需求性啼哭。到14個月的時候,寶寶被寵壞的跡象就會十分明顯了。
父母經常自省總有好處,那麼今天就跟隨我們的腳步,先自檢一下,看自身有沒有這幾種較為典型的溺愛孩子的表現吧!
1. 有求必應,抹殺掉孩子感恩的心。
自寶寶出生那天,你就提供他所有他想要得到的東西,長此以往,即便他今後走向社會,也許還會萌生「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可悲想法。
2. 他出口成「髒」你視而不見
孩子講出了不得體的話甚至髒話連篇,你卻認識不到問題的嚴重,只是和他打趣的笑笑。這只會讓他覺得他說了很可愛的話很討大家的喜愛,他認識不到錯誤,不感到羞愧,甚至可能引以為榮!你的反應唯一的作用只是助長了他下次「繼續努力」。
3. 為他鋪好平坦路 不培養他獨立精神
從小至今一切幫他打點好,幫他規劃好。等他到了20歲時你突然告訴他「你成人了,這事兒你自己定!」,我們不難想像孩子們對這突如其來,且遲來的恩准反應往往會是不知所措。
4. 覺得他很小,很少指出他的錯誤
這種情況將造成他日後的罪惡感,俗話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若我們一直不忍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打上錯誤的標籤,一直不告訴他「你錯了」,一旦有一天,他觸范了法規,釀成大禍,插足別人的生活使他人不幸。父母的滋愛,還會讓他以為是自己受到了迫害。
5. 毫無意義的為他收拾爛攤子
把自己當成一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時刻跟在他的後面,撿起他丟在地上的玩具,悄悄洗乾淨他的髒衣服。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養成了他日後沒有責任心,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
7. 富養孩子,當他的搖錢樹
金錢對孩子來說太容易到手,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吵一吵錢就到手了, 孩子很難理解金錢需靠努力來獲取,會來之不易,這樣難以樹立他們今後正確的金錢觀。
8. 給他招之即來的零食渠道
會為他埋下「肥胖的身形」不說,當你自始至終滿足他的食慾時,你會驚奇的發現一次拒絕,就會讓他產生極大的挫敗感,感覺父母不愛他了。
9.不論青紅皂白,都站在他這邊
父母為孩子出頭固然是正常現象,但要在分清對錯的前提下。當孩子真的犯錯時,不要站在孩子這邊,否則容易養成他與同學師長,甚至警察作對的「奇葩脾氣」,無意間你也許正為他鋪了一條不歸路。
10. 孩子犯了大錯 卻搪塞自己的良心
「我是真拿他沒辦法!」這是一些家長在孩子闖了大禍時的反映。若你只是不斷拿這些話來安慰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為誰來買單,自己都不能果斷處理問題,孩子今後如何能倚靠你呢?「既然沒辦法 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這往往是一個孩子從乖巧變得冥頑不靈的轉折點。
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 歡迎關注育兒微信公眾號:jxhuiben (長按複製) 每天分享親子閱讀、育兒知識,家庭教育,兒童教育等,做合格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