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的癌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人們可謂到來「談癌色變」的地步。確實,癌癥與我們的身體密切相關,日常很多疾病如果不加重視就可能發展為癌癥。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種易發展為癌癥的疾病。
這些小病易發展為癌癥
1.肝炎
雖然「病毒性肝炎患者只要活得夠久,最終都會患上肝癌」聽起來有點絕對,但它的確是肝癌的最主要誘病原因之一。因此,高危人群必須定期檢查,以早診早治。
2.慢性潰瘍性疾病
口腔潰瘍、胃潰瘍十分常見,許多人常常不將這些「小病」當回事。但專家表示,慢性潰瘍長期存在可能發生癌變。一般的口腔潰瘍,經過適當治療,7~10天就能痊癒,但如果同一處潰瘍數周甚至一個月還不見好,就可能和口腔癌關系密切了。「胃潰瘍也是這樣,如果反復發作,胃黏膜反復受到破損刺激,就可能會惡變,發生胃癌。
3.糖尿病
有研究者指出,糖尿病患者癌癥的患病率高於非糖尿病患者,比較明顯的癌癥包括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胰腺癌等。對此,羅榮城分析認為,這與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癥發病率高有關,也與高血糖有關。另外,有研究表明,增加血胰島素水平的降糖藥也可能增加患者罹患癌癥的風險還易導致陽痿。
4.胃腸道息肉
許多胃腸道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的,尤其是腺瘤性結腸息肉,癌變率更高。有調查顯示,結腸息肉患者結腸癌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發者可高出10倍。專家說,胃腸道息肉癌變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大小、類型、數目等,一經確診即應治療。
5.宮頸糜爛
調查發現,有宮頸糜爛的女性,宮頸高度病變發病率顯著高於無宮頸糜爛者。專家說:「宮頸癌癥狀與宮頸糜爛表現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視,需要格外警惕。」
6.乳腺囊性增生
據統計,腺瘤樣增生長期不愈的病例中,約20%可惡變,囊性乳腺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機會是健康人的4倍。患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要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有無癌變。
7.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的發生與年齡、性別和頸部放射線照射史有關。統計顯示,女性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是男性的4倍。多發性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單個甲狀腺結節,更偏向為惡性,因此如果發現甲狀腺有腫塊,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
癌癥病人吃什麼好
1、葡萄
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蘆醇可防止正常細胞癌變,並能抑制已惡變細胞的擴散。中醫認為葡萄有益氣補血、除煩解渴、健胃利尿之功能,酸甜的葡萄對接受放療及手術後的癌癥患者較為適宜,可常食之。
2、草莓
草莓中含有鞣花酸,能保護機體免受致癌物的傷害,尚有一定抗癌作用。草莓有生津止渴、利咽潤肺之功用,對緩解鼻咽癌、肺癌、喉癌患者放療反應、減輕癥狀有益。
3、香蕉
據研究發現香蕉提取物對黃曲黴素B1等三種致癌物有明顯抑制其致作用。動物實驗發現如果缺鎂,機體清除癌細胞能力大大消弱。而香蕉含鎂、鉀元素,有一定防癌抗癌作用。大腸癌患者放療後津傷血熱、口幹咽燥、大便幹結帶血者食之有益。
4、無花果
無花果肉中含抗瘤成份,能抑制癌細胞蛋白的合成。據6家腫瘤醫院通過對1300多例患者觀察,發現無花果對腹水癌、肉瘤、肝癌、肺癌等有一定抑瘤率,可作為癌癥患者的食療養生佳果。
5、獼猴桃
每百克果實含維生素C150毫克、其維C含量居水果之冠。獼猴桃能通過保護細胞間質屏障,消除食進的致癌物質,對延長癌癥患者生存期起一定作用。咪酸甘、性寒的獼猴桃有清熱生津、活血行水之功,尤適於乳癌、肺癌、宮頸癌、膀胱癌等患者放療後食用。
如何預防癌癥
一、飲食宜清淡
在保持以谷類為主的膳食結構的同時,逐步增加豆類、豆製品和蛋、奶、禽、魚類的攝入比例。茶葉有抑制細胞突變與癌變的作用,而且有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作用,長期飲茶能降低食管癌、胃癌、腸癌等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
二、加強鍛煉
我們要保持強健的體魄,增強抗腫瘤能力。加強體育鍛煉,如太極拳、登山、導引吐納、散步、遊泳、八段錦、氣功等。
三、心態平和
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乃是預防腫瘤的關鍵,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對調神攝生的論述,至今發人深思:「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誌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其願。」
只有保持恬淡虛無,清心寡欲,樂觀向上的心態,處理好各方面的壓力,心態平和,才能精神內守,體質強健,有效的防治腫瘤。
四、戒菸限酒
美國和加拿大腫瘤發生率和死亡率已經不再升高,而且有的常見腫瘤如肺癌、胃癌、大腸癌有一定下降。但我國菸民以超過3億,腫瘤發病率仍處於上升階段。
五、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積極治療癌前病變
目前被列為癌前病變的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乳腺增生,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家族性多發性大腸息肉,口腔白斑,子宮糜爛,腸上皮化生,B型肝炎,某些部位長期不癒合的破潰和瘢痕等。
結語:看了上文是否覺得小病發展為癌癥再也不是杞人憂天的想法了?在癌癥高發的今天,我們再也不能忽視日常的疾病了,如果發現身體有異常,應該及時到醫院確診,早發現早治療。
❤溫馨提示:我們致力於為您的生活提供健康指導,但並不能替代醫生之診斷治療,如您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想了解更多傳統中醫穴位養生、偏方、健康醫療相關資訊 可到此社團>>>
多少人拚命掙錢存款再又把錢轉存到醫院!都說很無奈卻從不反思…想要健康。為了以後生活的質量,不要光拚命賺錢,要注重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的健康多留意身體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