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間網軍事出品】在當今世界軍事強國中,大中型軍用運輸機,我們習慣稱之為大運,是其軍用飛機中的重要機種之一,在規模化軍事行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各世界大國都把自行研製和擁有大中型軍用戰略運輸機,作為本國空軍是否具備戰略運送能力、是否具備快速機動能力的標誌,而由此類飛機改裝的大量支援機隊作為空中作戰的力量倍增器,可以使得戰局在最大程度上朝著對己方有利的方向發展。
中國現在裝備的戰略戰術運輸機有從俄羅斯和烏克蘭引進的伊爾76大型運輸機和本國生產的運8、運9中型運輸機,運20大型運輸機的出現,讓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後,全球第四個具備生產200噸以上的大型運輸機的國家,也使得中國航空工業在研製運20的過程中積累了對大型飛機研製的豐厚的經驗,對中國未來研製新型戰略轟炸機和更大噸位的重型運輸機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過相比較戰術型的運8和運9以及戰略型的運20和伊爾76,中國顯然缺少一種起飛噸位、貨艙容積應較大,兼顧戰略空運任務和戰術空運任務量級偏大的中型戰術運輸機,除此之外,美國上世紀50年代開始服役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已經到了退役的年代,全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裝備這種飛機極其改進型,市場需求量超過1500架,但美國並沒有相應的替代機型,中國要是研製一款性能優異,起飛重量比C130稍大,具備戰略/戰術運輸能力的運輸機,肯定能在國際市場上分一杯羹。
2014年第十屆中國珠海航展上,中國空軍和中航工業亮相的裝備可謂看點眾多,不僅展出了最新研製的運9運輸機,正在試飛中的運20大型運輸機也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除了室外展出的豐富戰機,室內展館中出現了一款標有「運30」(Y30)和「新中運」字樣的4發渦槳中型運輸機的模型。這就表明,中國空軍在運9定型並裝備部隊和運20大型運輸機研製成功後,下一步就需要考慮我國中型運輸機的更新換代問題,畢竟中型運輸機是我國空軍運輸機部隊裝備的主體和出口的主力機型,研製新型中型運輸機的意義同樣重大。
從運30展出的模型上來看,和歐洲研製並已經投入使用的A400M非常相似,也被軍迷成為中國版的A400M,估計定位和未來使用都有很強的可參考性,在沒有更多關於國產運30的信息和相關數據的情況下,我們不妨看看A400M的性能,也對國產運30的性能和未來用途做一點基礎的判斷:
A400M型運輸機是歐洲各國根據自身特點自行設計、研製和生產的新一代軍用運輸機,也是歐盟國家進行合作的最大的武器聯合研製項目,該計劃啟動自1993年,由設在馬德里的空中客車軍用機公司負責設計,多家歐洲著名公司參加了研發工作,西班牙的塞維亞總裝廠將負責總裝,A400M採用較大的貨艙,艙寬4米(已經超過了伊爾-76的3.4米),高3. 85米,長17.70米,容積高達356立方米,最大載重38噸,最大載重航程3800千米,巡航時速780千米/小時,升限11000米,主要戰術技術指標是遠優於美國的C-130J的,也將是歐洲諸國新時期的主力戰略/戰術運輸機。
珠海航展展出的運30模型,我們可以看到如A-400M那般有著寬大的貨艙,這也利於快速反應部隊所裝備的裝甲車輛、自行火炮、飛彈發射車、野戰雷達等電子設備,這些雖未有主戰坦克那般噸位,但卻是更大尺寸,對貨艙尺寸裝備要求頗高的裝備的轉運。這正是在目前我軍運-9中型運輸機剛列裝的情況下,運30仍有合理存在需求的原因,也許,運30不如A400M大,性能指標也要小一些, 但最大載重達到35噸左右應該是有希望的,這樣面對A400M飛機,在保持價格優勢的情況下,將成為未來世界軍用運輸機市場的一個有力挑戰者。
大型軍用運輸機具有快速運送大量兵員、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到作戰前線的能力,確保部隊戰略機動、戰術投送的規模化、快捷性和突然性,在近年來多次現代戰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大型軍用運輸機用途廣泛,因此還可作為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電子干擾機、海上巡邏機。特種任務飛機等支援機型的改裝基礎平台。
運30模型的曝光,是在中國已經開始生產中型運輸機運-9的條件下開展的,後者就其性能而言類似美國的C-130J,中國還在試飛重型運輸機運-20。也就是說,中國軍方越來越關注軍用運輸飛機的製造和解放軍戰略機動性的提高,這也就需要為軍隊提供更多的軍用運輸機和更加豐富的運輸機型,運30就是在這種需求下產生的,該機不僅能夠運輸多種武器和軍械,同時它的要求比運-20或伊爾-76更簡單、使用更便宜,並能使用小型機場,能確保快速運送大量兵員、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到作戰前線的能力,確保部隊戰略機動、戰術投送的規模化、快捷性和突然性,在現代戰爭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戰略作用。(之間網軍事/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