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薑的四大好處 1.排汗降溫
生薑中的姜辣素對心臟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加快血液循環,使毛孔張開,排汗量增大,隨著汗液可帶走體內的餘熱,有一定的防暑作用。
2.防治腸胃炎
夏季細菌生長活躍,容易污染食物,引起急性腸胃炎。適當吃些生薑或用乾薑加沸水沖泡後飲之,能起到防治腸胃炎的作用。
3.祛除風寒
夏季常吹空調,易受風寒,引起傷風感冒。喝點薑糖水,有助於驅除體內風寒。暑熱和風熱引起的感冒則不宜飲用。
4.健脾胃
夏季常吃寒涼的食物,會導致脾胃寒涼之氣過盛,出現心悸、噁心等症狀,食用生薑有助於溫脾胃,以防病症嚴重。
很多人吃生薑,卻不知道是否需要去皮。中醫認為,生薑味辛、性溫,有發表健胃等功效。而生薑皮味辛、性涼,具有行水、消腫的作用,故「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通常生薑皮最好不要去掉,可保持生薑藥性的平衡,充分發揮生薑的整體功效。
吃薑也要注意4個禁忌
1.吃薑並非多多益善
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乾、咽痛、煩渴、汗多,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不宜多吃,適量即可。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幾片生薑即可。
2.不要吃腐爛的生薑
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那種"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3.陰虛體質的人不能多吃薑
陰虛就是燥熱體質,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干、皮膚乾燥、心煩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溫,陰虛的人吃薑會加重陰虛的症狀。
4.肝炎病人不宜吃薑
生薑是藥食兩用的調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揮髮油、姜辣素、樹脂和澱粉。變質的生薑還含有黃樟素。姜辣素和黃樟素,能使肝炎病人的肝細胞發生變性、壞死,以及間質組織增生、炎症浸潤,而使肝功能有所失常。因此,建議肝炎病人不吃或少吃生薑。
生薑的幾大食療妙方
生薑+紅糖+大蒜
孩子患了風寒感冒,喝溫熱的生薑紅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孩子同時還伴有咳嗽,可在生薑紅糖水裡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鐘,把蒜頭的辣味煮掉,這樣孩子才肯喝。
生薑沖雞蛋
受涼引起腹瀉,用燒開的生薑水沖雞蛋,一日2~3次,很快就好,腹瀉停止後再喝一天,以鞏固療效,暖胃腸。
生薑切片煮水
空調房間後呆久後引起的渾身發緊,頭髮脹:隨時口含生薑片或每天在用2~3片生薑泡水喝,身體的不適馬上消除。
口腔潰瘍、牙周炎、口臭、喉嚨發癢:口含生薑片或煮生薑水喝就能治癒,以後只要不吃寒涼食物,就不會復發。
咽喉腫痛:在熱姜水中加入少許的食鹽,當茶飲用。
孕期嘔吐:經常口含一片生薑就能治療和預防。
小兒吐奶:用1~2片生薑煮水喝後再喂奶
酒後頭痛、頭暈:可用生薑煮水喝,馬上緩解
生薑克雜症-胃及十二脂腸潰瘍
材料:
豬肚1隻、雞1隻、竹蓀5朵、姜3片、大棗8顆、白鬍椒粒15克、枸杞子10顆、鹽、白醋。
做法:
1、豬肚內壁翻到外面,撒上食鹽和白醋。
2、用手反覆揉捏豬肚內壁,把胃粘膜搓掉。
3、用清水反覆沖洗乾淨後,翻面,圖3,是豬肚正面的樣子。
4、一大鍋冷水,放入豬肚,放薑片、紅棗和白鬍椒粒(事先用刀背壓碎)。
5、煮開後,撇除浮沫,文火燉煮1個小時,鍋中水分燉去一小半。
6、豬肚用筷子可輕鬆扎穿透。
醬油醋泡姜-開胃小法寶
材料:
子姜(嫩生薑)300克、醬油(約150毫升),陳醋10大匙(約150毫升),白糖2小匙(約10克),芝麻油2小匙(約10毫升),鹽半小匙(約0.25克)
做法:
1.將仔姜洗凈晾乾,切成薄片後放入乾淨的玻璃瓶中。
2.加入生抽,陳醋,白砂糖,0鹽和芝麻油密封一晚即可食用。
姜味陳皮八寶粥—健脾理氣
材料:
陳皮,姜,八寶粥、紅糖
做法:
1. 什錦豆和米提前一個晚上泡水。
2. 煮八寶粥前,用溫水泡陳皮,洗掉塵土。
3. 把什錦豆,米,姜,陳皮放入電飯鍋,加適量水,蓋上鍋蓋,按相應功能鍵熬煮。
4. 八寶粥煮至濃粥軟爛(大約用45分鐘),按個人口味調入紅糖即可。
更多美食食譜精選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美食寶典
歡迎分享,謝謝!
微信公眾號:人氣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