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蔣介石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郟歷任黃埔軍校校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
蔣 介石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郟歷任黃埔軍校校長、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 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並發性心臟病,於深夜11時50分在台北市郊士林官邸去世。
當 時行政院隨即宣布4月6日起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國喪,國喪期間軍公教人員一律著素服,並配戴寬二半的黑紗,為蔣介石戴孝。當時更規定彩色電視畫面一律改為黑 白,全台停止娛樂、宴會及各項慶祝集會30天,後來因為停止娛樂30天影響太大,才改至4月16日蔣介石移靈為止,但為表舉國哀悼,4月16日至18日則 是禁屠3天。移靈大溪陵寢時,全台民眾就地肅立致哀一分鐘,從台北到大溪62公里,二百多萬人沿途設案路祭、跪拜迎送,甚至不乏榮民、榮眷哭倒在地,如喪 考妣而凡是不合喪悼氣氛的廣告都拆除,交通路口則搭建牌樓,甚至包括醫院等多數行業全都停止營業。
瑪 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1926年6月1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美國女演員。1946年7月19日,瑪麗蓮夢露第一次到20世紀福克斯,開始出演電影。 1949年,夢露參與拍攝影片《夜闌人未靜》。1950年,夢露出演了《火球》和《彗星美人》。1952年5月7日,夢露首次成為《生活》雜誌的封面人 物,並於同年10月4日成為影片《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一片的女主角。1960年,夢露憑藉《熱情似火》獲得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最佳女演員。1962年 5月19日,夢露在麥迪遜公園廣場上為約翰甘迺迪總統演唱《生日快樂歌》。1962年8月5日,夢露在洛杉磯布萊登木寓所的臥室內被發現已經去世,終年 36歲。
中 國的流行音樂其實已經走過了不太短的道路,近百年了,循著路上步履匆匆的足跡,卻無法繞開這樣一個名字鄧麗君。如果不是1995年暮春的一次恍惚,鄧麗君 今天已年屆60,紅顏總遭天妒。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鄧麗君的歌聲闖進了人們的耳朵,一代人的夢就在甜美的歌聲中開始放飛,很多人正是從她溫柔 的歌聲中,第一次接觸到了所謂的流行音樂,這位亞洲傳奇歌手在其短短的42年歲月中,創造了無數暢銷金曲,曾經有句話說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 聲。
鄧 麗君也曾經說過她最大的財富是,十億個掌聲和永遠的懷戀。歲月狂沙掩不住美麗與光華,這麼多年過去了,十億個掌聲依然如故,鄧麗君的歌依舊流傳在大街小 巷,存在人們心中,人們由衷地喜愛她、難忘她、懷念她。1995年5月8日,42歲的鄧麗君因氣喘病發猝死於泰國清邁,之後長眠台灣金寶山筠園。
孫 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生於廣東省香山縣(即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祖籍廣東省紫金縣 中壩鎮。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鬥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 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二千年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3月12日孫 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列 寧(俄語:Ленов),列寧是他的筆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他是蘇維埃俄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 蘇聯的主要締造者、布爾什維克黨的創始人、俄國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人、蘇俄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主席。他繼承了馬克思主義,並與俄國革命相結合形成列寧主義, 被全世界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普遍認同為國際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精神領袖。1918年列寧遭到暗殺,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列寧的身體從此開始惡化。列寧在 晚年得了腦溢血症。1923年,列寧病情開始惡化,並停止了一切政治活動。1924年1月21日,列寧不幸與世長辭,終年54歲。
蔣 經國(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男,字建豐,浙江奉化縣人。蔣經國系蔣介石的長子,曾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任總統(1978年1988 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國防部長、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等職。1988年因糖尿病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
魯 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後改為豫亭,浙江紹興會稽縣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 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是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一面旗幟。1936年10月19日,魯迅 先生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1956年,魯迅遺 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約 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1] 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通常被稱作約翰F甘迺迪(John F.Kennedy)、JFK或傑克甘迺迪(Jack Kennedy),美國第35任總統。美國著名的甘迺迪家族成員,他的執政時間從1961年1月20日開始到1963年11月22日在達拉斯遇刺身亡為 止。甘迺迪在1946年1960年期間曾先後任眾議員和參議員,並於19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當選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首位信奉 羅馬天主教的總統和唯一獲得普利茲獎的總統。
邁 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1958年08月29日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加里市出生,美國歌手、詞曲創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樂家、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 者、慈善機構創辦人。傑克遜是家族的第七個孩子,他在1964年作為傑克遜五人組的成員和他的兄弟一起在職業音樂舞台上初次登台,1968年樂隊與當地的 一家唱片公司合作出版了第一張唱片《Big Boy》。
1971 年12月,發行了個人首支單曲《Got to be there》,標誌著其個人獨唱生涯的開始。1982年12月,傑克遜音樂生涯最暢銷的專輯《Thriller》發行。1987年9月,傑克遜展開個人首 次全球巡演。通過舞台和視頻的表演,傑克遜普及了一些像機械舞和太空步等舞蹈技術。傑克遜一生中兩次入選的搖滾名人堂,獲得了13個格萊美獎和26個全美 音樂獎。在他單飛生涯中,他擁有13支美國冠軍單曲。
2000 年金氏世界紀錄大全里認證他資助過39個慈善機構。2009年5月,傑克遜宣布將在倫敦舉行系列音樂會;6月25日,他因為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類藥物 中毒導致心臟驟停逝世。洛杉磯法醫裁定這是一宗兇殺案,他的私人醫生康拉德莫里被判定過失殺人罪。2010年,麥可傑克遜被授予格萊美終生成就獎。
約 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 (喬治亞語:лин,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原姓朱加什維利,喬治亞人,前蘇聯政治家。前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 部長會議主席、蘇聯大元帥,是在蘇聯執政時間最長(1924-1953年)的最高領導人。史達林曾協助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列寧逝世後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 在任期間提出了在一個國家首先建立社會主義的主張,放棄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全力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使蘇聯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但同時也 導致了烏克蘭大饑荒,他還樹立個人崇拜,發動大清洗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領導蘇聯紅軍,與盟軍協力擊敗軸心國,取得了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戰後他扶植了 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中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峙。1953年3月5日因腦溢血病逝於莫斯科,年74歲。
著 有《史達林全集》。2013年3月12日,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已經去世60年,但有關其死因依然有許多疑點。《柏林信使報》(Berliner Kurier)首次公布了其獲得的11頁屍檢報告,結果顯示史達林是自然死亡。文件顯示1953年3月1日下午6點30分,史達林因中風摔倒。最後被發現 時,他穿著睡褲和背心坐在毯子中打鼾。史達林的助手最初以為他只是喝醉了,但隨後發現他可能陷入昏迷。
李 小龍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 父、武術宗師、功夫電影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 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他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1962 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享年33歲。1973年7月21日的香港報紙,頭條新聞皆是李小龍 的猝亡,口徑幾乎一樣:當紅功夫巨星,年僅32歲的李小龍,昨日深夜ll時30分,在伊莉莎白醫院暴斃。李小龍昨晚在家中(注意在家中三字)突然暈倒,李 妻蓮達急送伊莉莎白醫院急救,不幸不治而亡。醫院方面未能確定死因,其屍已暫安放鹼房,待醫官開剖驗屍結果一早醒來,港民皆被李小龍暴斃、一代巨星隕落、 猛龍歸天的報道震驚了!
莫 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和印度國家大會黨領袖。他是現代印度的 國父,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也是現代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 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948年1月30日,79歲的甘地在一次調解教派紛爭的活動中被一個極端分子槍擊,而離開人 世。聖雄甘地多彩斑斕而業偉功豐的一生結束了,但他永遠活在印度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裡。
諾 爾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1939),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主義戰士,著名胸外科醫師。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人。出身於普通牧師家庭。青年時 代,當過輪船侍者、伐木工、小學教員、記者。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曾在歐美一些國家觀摩、實習,在英國和加拿大擔任過上尉軍 醫、外科主任。1922年被錄取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學會會員。
1933 年被聘為加拿大聯邦和地方政府衛生部門的顧問。1935年被選為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理事。他的胸外科醫術在加拿大、英國和美國醫學界享有盛名。他出生富 裕家庭。卻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後,在硝煙炮火中忘我地救治 八路軍傷員,曾創造69小時連續做115例手術的記錄。他為中國獻出了生命中最後的1年零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