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冷制皂知識-(冷制皂VS皂基皂)

@ 2015-10-08

怎樣識別天然冷制手工皂和皂基手工皂

手工皂分為好幾種,有冷制皂、熱制皂、再生皂、和皂基製成的皂等等。

在網上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手工皂,現在最多的兩類,是冷制皂和皂基加工的皂。

從廣義來講,這些都可以稱為手工皂,是有別於工業皂(例如舒膚佳)的,

但是,從狹義的天然手工皂而言,用五顏六色、各種創意形狀的用皂基加工的皂是有別於天然冷制手工皂的,天然冷制手工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手工皂。

那麼我們在購買時如何區別天然冷制手工皂和皂基手工皂,買到真正的天然冷制手工皂呢?

冷制皂是以多種植物油脂天然皂化而成,每種植物油有著個別的營養價值和特性,由館主配方,以發揮不同的洗感與功效;

冷制皂工藝無法以機器代替,只能小批量製作,工藝繁複耗時,且需要達一至兩個月的熟成期,

在皂化過程中,天然合成含量達四份之一的植物性甘油成分,是最佳的天然保濕劑,

用後皮膚表面留下了保濕膜,把空氣中的水分吸引到皮膚上.一般市售甘油,價格便宜,多為石油副產品,功效無法比擬;

冷制皂只能以手工製作,正如手工西點一般,沒有兩件是一模一樣的,這也是其特色.

而皂基製成的皂,往往五顏六色、各種創意形狀,其實應稱為「美工皂」或「加工皂」,皂基做的皂屬於熱製法。

它的好處是制皂時間短,即做即用。

缺點在於很多營養在持續高溫下被破壞。

它們以工業生產的「皂基」或「皂粒」加工造成,皂基是現成的大皂塊,

只要把它切細後加熱融化、倒模、待涼就立刻成型能用,不合意的話能反覆加熱融化,因為非常容易製作,

已成為兒童美工玩意.生產皂基時當然也加入了其他添加物,為了讓皂呈透明,就加進了酒精,但酒精會令皮膚乾燥.

那麼我們在選購時怎樣識別這兩種皂呢?

第一,看皂面有沒有小氣泡。因為皂基在融化入模的時候,很容易起氣泡,

所以冷卻後表面(特別是邊角)就會有小顆粒的氣泡,不過有些製造商會在入模後噴酒精使泡沫消失,所以這個僅作為區別的參考方法。

而冷制皂濃厚的皂液卻不容易打起泡(除非用攪拌機攪拌的太厲害了),但是泡泡也不會留在皂表面的。

第二,如果皂裡面含有香草、咖啡粒等固體添加材質的皂,均勻分布皂體的大概是冷制皂,而沉澱於一邊的就是用皂基加工的。

因為冷制皂trace後皂液濃厚,固體顆粒不易於沉澱。而皂基融化後就是水狀,不會經歷厚稠階段,所以會沉澱。當然特殊渲染效果的除外。

第三,切開皂皂看果凍效應。如果是冷制皂,因為TRAEC時外部溫度和內部溫度的差異,通常會由內而外呈現出多個深淺地層次,而最外層地顏色最淺。

神奇地是,在切開後一天,這些深淺分明地層次就會逐漸淡化而消失。而皂基製成的皂顏色是均勻的。

第四,如果是分層皂,那麼皂基加工的皂皂兩塊很容易脫落分開,而冷制皂就不會。(不過這個要看手藝,也不一定。)

第五,如果是渲染皂,就是大理石花紋的那種,就一定是冷制皂。用皂基是難以做出這種效果的。

第六,如果皂皂可以拉絲,就一定是冷制皂,不過反過來是不成立的,不是所有冷制皂都能拉絲的。

而用皂基做的皂是怎麼樣都拉不出絲來的(不排除有的皂基皂添加工業拉絲劑也能拉絲)

第七,透明皂一定皂基做的,冷制皂不可能做出完全透明的狀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