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在盆裡拉臭臭!
寶寶哭訴:我覺得熱水盆舒服就拉了
寶寶喜歡洗澡的時候排便便,是因為熱水會刺激寶寶的肛門,寶寶有了拉便便的感覺,這時不能怪寶寶的。很可能是洗澡的時候跟寶寶的排便時間偶然重疊所造成。
當寶寶有便意時,他是不會像大人那樣,等到蹲在便盆里再拉的。如果媽媽開始掌握了寶寶排便的時間,就可以盡量錯開便便跟洗澡的時間。雖說寶寶排便的時間沒有大人那麽固定,但是一般在授乳後或者喂完寶寶後,就容易產生便意,媽媽可以盡量避開這段時間給寶寶洗澡,以免把便便拉到熱水盆里。
麽麽建議:如果媽媽抓不準寶寶排便時,想讓他洗澡但很怕他又還沒便便時,就讓寶寶動動身子,玩耍一下,抓著他的兩只腳做簡單運動,當腸內活動受刺激後,就會加速便意。運動完靜待一段時間,大多都會拉出便便,那之後再讓他泡澡,就可以安心了。
把尿不出,放下就撒尿!
寶寶哭訴:媽媽,我這樣子尿得舒服
5—6個月的寶寶對尿便排泄沒有什麽意識,不會參與主觀控制。寶寶還小,還不會主動地通過小腹肌運動來擠壓排便,更不會意識到大小便來臨,有意控制使其不出。小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對大小便是不能自主的,全靠先天的生理機能自動排便。寶寶大小便是無條件反射,只要膀胱內尿液充盈,信息就傳到大腦有關中樞,中樞再通過傳出神經刺激膀胱。膀胱就收縮排尿了。
雖然大便的刺激部位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寶寶吃奶後,胃壁肌活動刺激整個腸道運動,腸道運動或直腸充滿又對肛門內膜產生壓力,使肛門口開放,小腹的腹肌也受到某種程度的刺激,產生向下的擠推運動。但是寶寶也會用身體的反應告訴媽媽。
麽麽建議:媽媽可以在多次的教訓中,學會觀察寶寶的排泄信號,例如眼神發呆、臉發紅、突然停止玩耍、放屁、肚子咕嚕咕嚕響、小雞雞挺立、暗暗使勁等等。就可以抓準時機給寶寶把尿或者排便。要知道,寶寶並不像大人那樣每天都可以準時準點的,那麽能做的就是順著寶寶的意願來。
胡亂抓東西塞嘴裡!
寶寶哭訴:我在好奇那個能不能吃
5-6個月的寶寶能主動地伸手抓住眼前的東西,是身心發育的一大進步。但是光靠抓和看,寶寶還不能確定物體的種類性質,所以,就要用嘴來幫忙了,用舌頭,用嘴唇來幫助辨別確認各種物體。
另外,小嬰兒時常會尋求將物體放入口中所獲得的口唇滿足感,這種現象甚至在他們出生前就會出現。他們在母親的子宮里就一直吮吸自己的手指。而出生後吮吸乳頭或奶嘴的動作則進一步加強了吮吸與快感之間的聯系。一旦他們會抓握物體,他們會把任何能夠抓到的東西都塞進嘴裡。
麽麽建議:作為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把細小易吞咽的物品放在寶寶的身邊,例如桌球,要放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購買的玩具也要看看體積,考慮寶寶是否容易吞食;吃剩下的食物要處理好,以防寶寶嘴饞時,又胡亂地把東西塞到嘴裡去了。
跟寶寶說話不理睬,沒聽見!
寶寶哭訴:不要打擾我的專註力。
媽媽準備好了飯菜,叫寶寶吃飯。可他就是不理睬,繼續玩他的玩具。洗澡的時間到了,媽媽再三叫他,用好玩的玩具引誘他,可他就是趴在地上塗鴉,雷打不動。
孩子聽不見你對他說的話,多數情況下是因為他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太全神貫註了。孩子興趣廣泛、程度強烈、註意力維持的時間很長,這就很難讓他們馬上停下手裡正在做的事情,更何況他們還樂在其中呢。有時,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也過高:父母看到孩子在幼兒園里能夠集中註意力聽老師講話,就理所當然地斷定他 在家裡也同樣能夠做到。而真實情況是:孩子一回到家,就會很放鬆、很安逸,他覺得對父母沒有必要像對老師一樣總是聽從。
有時候,你的孩子行為懶散,註意力不集中,正是他感覺自己具有控制能力的一種體現,他想通過不理睬的方式告訴你:「我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我想做的時 候再去做。」當然,在孩子累了、餓了、發脾氣的時候,他也不會聽從父母的要求。父母應該體諒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機會讓他放鬆下來。
麽麽建議:想讓孩子聽到你的話,父母需要改變以前那種隔著很遠命令孩子做這做那的習慣,而是要讓孩子看著你的眼睛,這樣他才能明白父母說的話是很重要的,不能當耳旁風。
睡覺難,難於上青天!
寶寶哭訴:我真的一點不困。
媽媽勞累了一天,己經是上眼皮打下眼皮,多麽渴望孩子乖乖的躺在身上一起進入夢鄉。可實事是,孩子象打了雞血一樣興奮,上躥下跳,時而吼叫時而大笑,在睡意朦朧的媽媽身上騎大馬,撩開媽媽眼皮、擰擰臉,吹吹氣,這讓媽媽怎麽不抓狂。
其實,寶寶從六個月開始,特別是一歲左右,就不再像以往那樣,只要睏乏就能入睡,這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歲以後,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葫動,特別是學會走路後,當他們感覺到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就想盡情試驗自己的能力,嘗試擺脫家長的控制。到了晚上睡覺時間,如果他們仍玩心未盡,但行為卻受到家長阻礙時,就容易發火哭鬧,不肯睡覺。
麽麽建議:對稍大一點的寶寶來說,白天過度興奮,緊張,或者習慣了的日常生活突然發生了變化(如出門、睡眠規律改變、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來等),或者白天睡得太多,都可能影響夜間睡眠。媽媽可以做適當調整,或講講睡前故事;把窗簾拉上讓室內暗暗的;或不理睬他,時間久了寶寶無聊了就自行入睡了。
出門難,挑衣服!
寶寶哭訴:雖然小,但我也很愛美。
要帶他出門了,就為了穿哪件衣服,為了先穿衣服還是先穿鞋子,和媽媽鬧得很不快樂。即使一切準備就緒,出門時就因為媽媽開了門,他又發脾氣、不乾了,最後只好關上門,再讓他去開,這才平息了他的怒火。
3歲孩子開始對環境有審美要求,即進入了審美敏感期。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突然變成了一個完美主義者:牛奶不能灑出一滴,水果上不能有斑點,他們開 始挑剔吃的和用的,接著孩子開始關註身邊的環境和自我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會對自己的衣著打扮產生濃厚的興趣,會突然對美產生很多的想 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從審美敏感期開始,女孩子的一生都會一直處在一種對美麗的探索之中。有了對孩子審美敏感期的理解,家長就不會一味責備孩子的「反常」 行為了吧。
麽麽建議: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也是孩子們的權利。看到孩子愛美、追求美的行為,家長應該理解和包容,而不是一味地打壓與禁止。發現孩子追求「成人化」的美,要懷有一顆包容和理解的心,但應該適時恰當地引導孩子認識美,幫助孩子認識什麽是適合自己年齡的美。
馬桶取水,這里取水容易多了!
寶寶哭訴:我是不是很有想法。
你是否發現,寶寶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就非常的喜歡玩水,可能你會為自家的寶寶準備一個小馬桶,讓寶寶學會自己排便。可萬萬想不到的是,小家夥還會去玩弄小馬桶,最讓媽媽抓狂的是,寶寶一手抓到臟水裡去,稍不留神就會還會伸到嘴裡去了。
寶寶自出生開始,就對水有一種特別的愛好,對玩水是十分歡喜的。你會發現,寶寶無論是洗澡還是洗什麽東西,只要是有水碰的地方都會跟你逗玩,而小馬桶都是裝水的地方,寶寶意識里就覺得那裡的肯定是可以玩的水。這時候寶寶需要的就是媽媽的正確引導,拉臭臭的小馬桶碰不得!
麽麽建議:好奇都是寶寶的天性,不管是臭臭的馬桶還是臉盆都會玩弄一翻,小小年紀的他也不懂馬桶和臉盆的區別,認為有水就可以玩了。既然怎麽抓狂都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也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寶寶痛罵一頓。正在抓狂的你,試著深呼吸一口,然後好好地告訴寶寶,這是用來拉便便的,臉盆才是用來裝水玩的。
寶寶吃飯象種飯、含飯不咽!
寶寶哭訴:我只是吃飯慢而己。
一種情況:「哎呀,寶寶拿著勺子在盤子裡亂戳亂搗,瞧,盤子翻了,碗也倒了。」這時,大多數媽媽會失去耐心,甚至對寶寶大吼大叫,或者當即沒收給寶寶的這項特權。
另一種情況:寶寶一口飯能含半天,這是寶寶的個別現象嗎?一大波含飯的孩子正在撩撥著媽媽們的神經線,他們或口中含飯眼中含淚或在媽媽的一再勸說下憤怒地把飯吐掉……寶寶吃飯的時候含飯不咽,吃一餐飯最少要兩個小時,一口飯起碼含半小時。哄也哄過,吵也吵過,寶寶老是這樣,媽媽怕寶寶瘦,會追著喂,讓無數媽媽抓狂。
有些媽媽擔心寶寶消化吸收不好,總給他吃那麽幾種常吃的「安全」食品,使寶寶產生了厭惡情緒,所以,父母要變出來一些新花樣,寶寶好奇就吃的快了。
有些寶寶知道父母很在意自己是否吃飽飯,因此就利用這些來控制父母,提出諸多條件,如你給我買什麽什麽,我才會吃飯。
麽麽建議:吃,一旦變成「籌碼」,問題也就無法消失,更不能徹底解決了。其實,父母對於寶寶吃得太少或不吃的焦慮,主要是擔心寶寶營養不良、長得比別的小孩瘦小。但事實上,每個人的高矮胖瘦各有天生,只要寶寶健康,並不差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