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華小教師寫給教育部高官的公開信
尊貴的教育部高官,您各位好。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制度生病了,必須有人站出來反映老師的心聲。
我奉「教育」之名,今夜又失眠了……
當了22年小學教師,斷斷續續失眠已9年。為什麼失眠?我長期上網填寫報告,落得嚴重的頸椎病,晚上沒對著計算機,還會隱隱作痛;還有,為了在鄉區遍尋不獲的「假青蛙」(Frog--青蛙虛擬學習模式);為了終於「含羞答答」、千呼萬喚始公布的小六UPSR會考新格式;為了新格式到底會出現幾個「U-TURN」----全國師生努力了5年適應KSSR新課程綱要,官老爺冷不防U-TURN,一切打回原形(或改得不倫不類)。
全國老師只剩不到1年時間,把已操練成「異形」的學生重新洗牌、打磨,然後匆匆忙忙披甲上陣,我,怎麼敢睡?怎麼睡得著?
失眠能做什麼?搖個電話告訴尊貴的您,我已一連N個晚上失眠?我沒這麼做,因為曾幾何時,在你們眼中,老師們的健康已被視為「國家財產」?
失眠最好看書。我打開一本在應試教育下,連博士大概也懶得去翻的書:《中國教育流行病》,越讀越心驚膽戰,汗如雨下。
原來,中國那邊的教育流行病與我國一比,堪稱小巫見大巫。
如果說中國教育界患的是盲腸炎,我國教育界能算得上是癌症第三期患者了!
別的不說,未成年少女棄嬰案件節節上升的今天,為什麼你們放下性教育這麼重要的一環不作改進、推廣,反而花巨款去開發上網填寫學生出席率的網絡系統。
為了教育下一代,再大的壓力,我們華小老師也扛得起,也願意扛,但沒有實質教育意義的書面報告,所帶來的工作壓力,很抱歉,我們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心愛的人,我們不願意犧牲自己的健康,來滿足你們所謂趕上網絡尖端的虛榮心!
放眼全國華小,行政人員職一直乏人問津,究其因不外是爬得越高,所做的離教育越遠!我約略統計過,現今一名普通教師的工作中,無實質教育意義的網上作業,占了不少於20%,而一名行政人員卻超過40%,試問有教育熱忱的老師,肯自投羅網嗎?
為此,《中國報》高級記者蔡耀梁先生曾於2014年11月21日,在《中國報》全國版封面頭條大幅報道,一一列出現今教師的100項鐵人網上作業。但,那又怎樣?敢問,你們有作任何反思嗎?今天,老師們還是必須上網填寫e-Kehadiran, e-Sarana, e-Operasi等等,如此e來e去,老師的頸椎也呈「e」字形了。
時隔一年,網上作業和書面報告有增無減,今天的局面已演變成:為了能在課室里真的把學生教好,老師被逼學會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造假----作假報告。
官老爺啊,我不怕告訴您,我今天掙扎求存,就靠5字真言:選擇性認真----對學生要真,對報告要假!
這怪不得我啊,每月平均十多個牽涉到教師的大大小小會議,回來後要進行校內培訓、要寫報告、要成立工作團隊(也就是你們說得很爽的TASK FORCE),幾十個新的活頁夾要開檔填滿,每項報告規定最少必須附上4張活動照片(照騙?),面對這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認真,你就輸了!
相比10年前,手提電腦和數位相機不是必須品,我們要做的只是走進課室教書育人;如今,教師必須把以前用來培育、關心學生的時間分一半出來,甚至凌晨起身研究近百個龜速運作的網上作業。
走筆至此,我很難不聯想到尊貴的通訊部長的名言:「國人偏愛龜速上網」,然後乾咳兩聲,假裝傷風復嗤之以鼻。
中國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既然是農業,就要虛心聽取站在最前線的農夫(即教師)的心聲與意見,只有工業才可通過先進儀器,任意遙控。
教育的對象是有血有肉的可愛學生,彼等需要農夫的愛心與辛勤耕耘;工業需要的則只是模型,然後就是複製再複製。
敬祝
回頭是岸
憂心忡忡的華小老師
木可老師 敬上
2015年10月1日凌晨2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