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給寶寶喂飯像打遊擊戰,把小孩慣到不愛吃飯怎麼辦?

@ 2015-10-01

衝突一、老人不讓寶寶用手抓飯 怕把桌子和地板弄髒

麻麻說: 我家寶現在11個月,經常喜歡用手抓飯,但是奶奶會立即制止,說用手抓飯不是好習慣。 最開始,奶奶會說:「不行!哪能用手抓飯?」如果寶寶還是不放手,奶奶就把寶寶的手打兩下,以示懲罰。 其實我看現在的育兒書,說寶寶小時候可以「用手抓飯」,但是奶奶可不聽,覺得「不衛生,不禮貌」。 正確做法: 飯前給寶寶洗乾淨小手,放一個勺子,鼓勵寶寶自己吃。無論用勺子還是用手,都不要阻止,只微笑著鼓勵。 如果怕寶寶吃不飽,可以酌情再喂一些。 建議: 嬰兒八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學吃的慾望,因此總喜歡自己用手去抓取食物,而絕大多數家長總是一把就把孩子學習的衝動給打回去了。 家長拒絕讓寶寶用手抓東西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臟」,稱「孩子拿手抓飯不衛生,怕孩子弄得滿桌子滿地都是飯」。 這其實是顧小失大,讓嬰兒學吃有很多好處:既增加了對事物的興趣,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小肌肉的發育功能,又增加了嬰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若大人總是打回孩子伸出的探索之手,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吃飯就只能變成一種被動受喂的行為了。 切記,寶寶有學習吃飯慾望的階段很短,如果父母把抓取食物的小手打回去了,以後可能就難以再建立這種興趣。

衝突二、老人一手抱孩子一手喂飯 還有躺著喂追著喂

麻麻說: 我家寶寶一歲,每次吃飯都是奶奶抱在腿上,一手摟著一手喂,孩子不吃,自己溜下去,有時候在沙發上玩,奶奶就讓孩子躺在那兒喂; 有時候孩子滿屋跑,奶奶就在後面追著喂,我真是看不下去了。 正確方法: 讓寶寶坐在餐椅上,面對面喂。 建議: 寶寶吃飯的位置最好固定,宜放在大餐桌旁邊,這樣每次飯菜一上桌,把寶寶的座位準備好,他就能產生「吃飯了」的條件反射。 當寶寶的小手能夠熟練掌握小勺時,就可以完全讓他自己吃了。如果孩子哭鬧,扭過頭、用手推開飯勺,或打翻飯碗時,家長要停止喂飯。 孩子吃飯,必須自己決定吃什麼以及是否吃飽。如果明明沒有吃飽,而是為了貪玩不再吃,那麼過一會兒孩子餓了,就要讓他一直餓著,直到下一頓飯,因為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必須自己承擔後果。

衝突三、老人讓孩子看電視玩玩具 趁娃不備塞進嘴

麻麻說: 我家寶寶一歲半,每次吃飯都特別費勁。從小時候起,奶奶就拚命給他喂飯,導致孩子都不愛吃飯了。 現在,奶奶為了讓寶寶吃進飯,每次吃飯時都打開電視機,趁著孩子盯著節目正專注時,趕緊把飯塞到孩子嘴裡,說是「這種辦法可以讓孩子多吃些」。 正確方法: 環境要安靜,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吃飯。在吃飯前,關掉電視,拿走玩具,抱著孩子端坐在餐桌椅上,讓孩子靜靜等待逐一端上桌的菜肴,邊等邊跟孩子說「我們要吃飯了」、「還有一個南瓜馬上就好」…… 建議: 研究認為,孩子吃飯的環境應該盡量保持安靜。開電視、玩遊戲、人多吵鬧,都不利於孩子將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更不利於餵養人與孩子之間的交流,長此以往,還會降低孩子對食物的味覺敏感性和饑飽能力的自我控制性,增加肥胖趨勢。 關掉電視,收起玩具,讓寶寶養成專心吃飯的好習慣。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可以給寶寶提前喂飯,然後慢慢過渡到和全家同一時間吃飯。 家長要做好榜樣,有的家長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吃飯時攀談、說笑,寶寶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會養成吃飯不專心的壞習慣。

如何讓老人改變喂飯方法?

其實這些方法很多拔拔麻麻都懂,可怎麼讓老人接受呢? 可以在例行體檢時,讓老人帶孩子去醫院,聽聽醫生的建議!醫生的話太有權威啦! 如果當地醫院沒有這種例行體檢,拔拔麻麻可以帶著老人孩子,多和餵養方法比較好的家庭聚餐,幾個孩子坐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哪個小孩吃得好,大家都一目了然,相信老人也會反省自己的喂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