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愈疾痛 疼痛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癥狀,而且常在既無醫生也無藥物時發作。這時,您可知道,利用一個手指頭點按相應穴位,往往有立竿見影的作用。
1.頭痛:頭痛發作時,可用拇指點按合谷和內關穴。點按時向上用力,使酸脹感向上傳導。如能兩穴同時按壓,療效更好。頭痛重者也可配合用手指點按痛點1-2分鐘。此法對血管神經性頭痛尤為有效。
2.牙痛:在牙痛相應的面頰上找出痛點,用食指蘸上正紅花油,點按在痛點處,用力以局部酸脹為度。一般數分鐘內可止痛,如尚遺留疼痛,對上牙痛可在點按患側下關穴(耳前顴弓下凹陷中),下牙痛選頰車穴(下頜角咬牙隆起處),患側合谷穴(虎口肌肉隆起處)。每穴點按1-2分鐘,即可止痛。
3.咽喉痛:在頸肌外側緣入發際處的天柱穴點按,產生酸脹感,再按壓合谷穴5分鐘,可緩解疼痛。
4.頸痛:頸痛多由落枕引起,可選位於手背第2、3掌骨頭之間略後的落枕穴點按,以酸脹感上傳為佳,同時慢慢活動頸部,對痛處有條索狀疼痛者,可用拇指進行從上到下的彈撥,幾分鐘即可治癒。
5.乳痛:在患側背部4、5椎至肩胛骨之間尋到痛點,拇指點按,可緩解疼痛,或加按患側肩胛中央的天宗穴,效果更佳。
6.岔氣胸痛:沿胸痛的肋間上尋相應脊柱旁1.5寸左右有一疼痛點,患者先吸滿一口氣鼓胸,用拇指在痛點向下點按,有時可感到「哢」的一聲響,說明肋椎關節已復位。或按後吸氣時用手掌在脊部痛處拍打幾下即可。
7.心絞痛:心絞痛發作時,右手握拳後伸,用中指掌指關節按壓位於兩肩胛下角連線與脊柱中線交界的至陽穴,拳頭抵靠在靠背椅背上,上身向後靠,使拳頭尖頂按在至陽以產生酸脹感,直至心絞痛緩解。
8.胃痛:先在背上第5-10胸椎脊柱旁尋找出壓痛點或皮下結節,用拳頭尖頂壓至陽穴,也可由旁人用拇指點壓,快者1-3分鐘即可止痛,頑固者可加上點壓膝下4橫指、脛骨外一橫指的足三裏穴,有顯著療效。
9.膽絞痛:先查出壓痛敏感點,一是在胸下8、9肋軟骨連接邊緣處,即日月穴外側,二是在8、9椎旁2-3寸處,找出2個壓痛明顯處,用拇指尖按壓,由輕到重,約5-10分鐘,即可止痛。
10.腰痛:對急性扭傷引起的腰痛可點按扭傷穴。先屈肘成90(,肘橫紋頭下2橫指,按壓有明顯脹痛感,拇指點按脹痛以能耐受為度,同時活動腰部,數分鐘可緩解疼痛。
11.腹痛:用拇指點按足三裏穴和內關穴,10分鐘可止痛。重者可用拇指尖點按第2掌骨橈側中段的壓痛點,或9-12胸椎的壓痛點,直至疼痛緩解。
12.痛經:用拇指點按位於脛骨內側踝下緣下方4橫指的地機穴和內踝上3寸的三陰交穴,或在手背第二掌骨橈側上端尋找出壓痛點進行按壓。以後在月經前幾天,每天數次按壓上穴可防止或減輕痛經。
13.四肢損傷疼痛:對疼痛範圍較小者,找出健肢痛點相應部位點按,同時活動患處,如右側外踝處扭傷,痛點在踝尖下,即點按左側踝尖下,使之產生酸脹感,同時活動右踝。對久傷後局部疼痛表淺者,可用拇指甲一邊掐按一邊彈撥,也有良效。
用以上方法止痛多有良效,但應註意,在止痛的同時,還應積極治療原發病,以徹底根治疼痛。
以指代針」除病痛
在日常生活中,以指代針,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進行刺激,可達到祛除病痛的目的。例如對於昏厥的急救,用指尖掐按人中穴(上唇鼻唇溝的上2/3與下1/3交界處),頭痛用手指按壓頭部雙側的太陽穴,都是人們熟知的有效方法。這些方法無須器具藥物,且操作簡易,平時不妨多留意掌握,下面再介紹幾種。
一、牙痛指壓患側下關(在耳前鬢角下,顴弓下方凹陷中,張口有突起處)、頰車(在下頜角前上方1~1.5寸處,咬牙時咬肌隆起的最高點)及雙側合谷穴(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間,靠近第二掌骨的中點)。最好用拇指尖施術,力量盡量重一些,並向穴位深層按揉,使局部發酸發脹。每次按壓3~5分鐘,患者同時配合做叩齒動作,止痛效果更好。
二、鼻出血用手指加壓作旋轉式按摩上星(頭部正中線入前發際1寸處)、印堂(兩眉頭之間)及合谷。有時僅壓上星穴持續數分鐘即收止血良效。也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腳後跟(踝關節及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捏右腳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跟。
三、呃逆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大拇指橈側,指甲角外約1分許),至有酸痛感為度,持續約1分鐘,呃逆可止。或用兩大拇指同時按壓雙側翳風穴(耳垂後下緣凹陷中),以感到酸脹難忍為度,按壓1分鐘即可。
四、暈車嘔吐以拇指持續按壓內關(腕橫紋上2寸處),兩側穴位交替按壓,可減輕或解除癥狀,堅持約1分鐘嘔吐即止。
五、胃痛取左內關、右足三裏(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以拇指掐揉相間,約10分鐘即可緩解。也可用雙拇指按揉雙足三裏穴,有酸麻脹感後連續按壓1~5分鐘,癥狀便可緩解。
六、便秘解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肚臍旁2寸處),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約1分鐘,可有便意,然後屏氣,增加腹內壓,即可排便。
七、痛經在地機穴(位於膝蓋正中內緣下5寸,脛骨後緣陷中)周圍捫按,找出最敏感點,後在敏感點用拇指的指腹由輕及重地按壓,產生酸脹痛感,以患者能忍受為度,持續1分鐘,疼痛很快緩解,每個月經周期可治療3~5次。若在三陰交穴(足內踝上3寸,脛骨後緣)按壓,產生酸脹感,對痛經也有效果。
女士的保健奇穴---女福穴
女福穴位於外踝前側約一寸處,肌肉微凸,極易辯認,可以用壓痛法取準,即哪裏最敏感最痛就壓哪裏.每次按八分鐘.
該穴止痛效果強,十分鐘內解除產婦宮縮痛,極其效驗,可治婦女痛經病,宮縮痛,接紮手術後遺癥,上環後不適等等,該穴還有強壯腰腿功能,對腰椎病與癱瘓病有配合醫療作用.對男性疾病如前列腺炎等也有療效,該穴還有哪些醫療作用,有待探索.
告訴所有的女同胞吧!每天花二十分鐘,就會遠離婦科疾病困擾,婦科門診會輕閑一半。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有病還是要看專業醫師。因此,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想了解更多傳統中醫穴位養生、偏方、健康醫療相關資訊 可到此社團>>>
多少人拚命掙錢存款再又把錢轉存到醫院!都說很無奈卻從不反思…想要健康。為了以後生活的質量,不要光拚命賺錢,要注重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的健康多留意身體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