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老中醫余惠民
余惠民,男,1947年生,湖北人。現為湖北省荊門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湖北省名中醫。臨證經驗豐富,近年來,以治療中醫腎病為主,對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盂腎炎、尿路結石的辨治有獨到經驗,尤其對腎功能衰竭早中期的治療提出「十六字」治療方略,即「健脾益腎,解毒活血,標本兼顧,貫穿始終」。所著《費而隱疑難奇癥醫案選評》一書獲中華中醫藥學會2005年度學術著作優秀獎,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組成】 制附子8克,熟大黃6克,當歸12克,黃芪30克,川黃連6克,蘇葉10克,土茯苓30克,六月雪20克,澤瀉15克,澤蘭葉15克,水蛭(研沖)3克,全蟲(研沖)3克,生甘草10克,黑大豆30克,法半夏12克。
【功能】 溫運脾腎,益氣養血,通腑瀉毒。
【主治】 慢性腎功能衰竭早、中期。癥見:厭食嘔吐,腹脹少尿,面晦無華,神情萎頓。實驗室檢測示血紅蛋白低,尿素氮、血肌酐增高。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3次溫服。以清淡飲食為宜,避免生冷飲食,少食辛辣、油膩、葷腥之物,忌豆類食品。
【方解】 慢性腎衰竭可由水腫、淋證、尿血等多種腎臟疾病發展而來。屬於中醫「慢關格」、「虛勞」範疇。始終以正虛邪實為病理基礎。正虛以脾腎俱損、氣血同虧為多見,邪實則以濕、毒、瘀最為突出,治療宜扶正祛邪並舉。
方中附子、大黃溫陽消陰,泄濁解毒,共為主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生於無形之氣」。故用當歸、黃芪益氣生血充髓;川黃連、蘇葉、法半夏抑肝和胃止嘔,斡旋三焦;土茯苓、黑大豆、澤蘭、澤瀉、六月雪祛濕解毒活血,以助主藥之用。
久病入絡,瘀滯深結,乃成積(即微型癥瘕),故用水蛭、全蟲破血,直達底裏,逐瘀消癥,改善腎臟血氧供應,抗纖溶栓;甘草調和諸藥,又具解毒之妙。本方既可消除癥狀,還能改善腎功能。
【臨床應用】 若大便不暢,在上方中熟大黃可增至10克,再加虎杖15克;口中氣穢、嘔惡不止,加草果6克,代赭石15克,竹茹15克;若月經量多如崩或淋漓不盡,可加龍眼肉12克,仙鶴草30克,炮姜炭6克,三七末(另沖)4克。 2012 12 26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名醫名方專欄
❤溫馨提示:我們致力於為您的生活提供健康指導,但並不能替代醫生之診斷治療,如您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想了解更多傳統中醫穴位養生、偏方、健康醫療相關資訊 可到此社團>>>
多少人拚命掙錢存款再又把錢轉存到醫院!都說很無奈卻從不反思…想要健康。為了以後生活的質量,不要光拚命賺錢,要注重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的健康多留意身體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