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必吃10種美食

@ 2015-10-01

吃是決定旅途中心情好壞的第一要素,為了讓小夥伴們更好地完成#獅城吃貨進階之旅#,小新召集了一群美食騎士,發掘了新加坡必吃50味等你來「閱兵」!迎面走來的,是由美食界大神擺渡大廚、潘潘貓、文怡、地主陸帶來的【拖拉機方陣】!

插一句:結尾有超級吃貨大福利,要,就往下看

(ง •̀_•́)ง(ง •̀_•́)ง(ง •̀_•́)ง

1.海南雞飯擺渡大廚推薦

新加坡的雞不能活著進口,所以能讓雞肉做到這樣軟滑,算很不錯,更別有一番滋味。和中國的雞飯的差別是,這裡的雞不用冰水,而是使用常溫水浸,雞皮不會那麼脆,仍然保持嫩嫩滴,別有一番滋味。肉質細嫩不油膩,雞油米飯粒粒噴香,配上辣椒醬、黑醬油和薑汁。「一雞三味」配一口油飯,此刻完美。

2.福建滷麵擺渡大廚推薦

閩南風味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小吃注重口味、營養、多樣,廚師利用豐厚的特產,融合了閩南地方美食炒、炸、煎、燴等傳統工藝,綜合體現了閩南小吃的風味特色,既保留了唐宋遺風,又有創新內容。熟豬油燒熱,下蔥、姜、蒜末煸香,放入肉清湯燒沸後,熟麵條氽熱撈起,裝入湯碗中,淋上調好的滷汁,撒上香油、蒜末、白鬍椒粉加放一些豬大腸,雖然重口味,但早已經鮮美入胃。

3.胡椒螃蟹擺渡大廚推薦

大海帶給世界美麗的風景,更帶來了無數海里的鮮美味道;無論生長在海邊還是內陸的人們,提起海鮮都不會輕易拒絕其美好味道,而螃蟹便是海鮮中的翹楚,它們堅硬而柔軟的身體,含蓄而張揚的美味,很難不讓人對硬殼下的內容充滿嚮往。肉蟹斬件;蔥、姜、蒜分別切成末;斬好的肉蟹拍干生粉,用熱油炸紅;起鍋留少許底油,將干辣椒煸至棕紅色,下肉碎炒熟,下蔥、姜、蒜,爆香,投入肉蟹及其它輔料並調味,馬上開吃。

4.Roti Mariam擺渡大廚推薦

借用當地濃厚的風情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新加坡兼容中外飲食文化的精華,逐漸形成了形式樸實、口味清香、甘醇鮮美、風味獨特的印度菜流派。這裡的獨家的炸餅叫Roti Mariam. Roti是印度語麵包之意,而Mariam是他們的已故女廚師的名字,她就是此包的發明者。

5.咖喱魚頭潘潘貓推薦

新加坡的咖喱魚頭在印度是吃不到的,是印度人來到新加坡後才做開的。和黑胡椒蟹一樣,是來新加坡必吃的美食之一。以一大塊石斑魚頭或紅鯛魚頭為主,與各類蔬菜燉煮,最後用酸味的羅望子提味,盛在一大碗熱騰騰的咖喱湯中上桌,魚頭鮮嫩美味,湯味辛辣香濃,口味很重,不過倒是真很下飯,一般坡上的印度餐廳里米飯也是拌了薑黃粉的,一起吃倒是蠻搭的。

6.炒粿條潘潘貓推薦

炒粿條是個充滿活力的平民小吃,在新加坡各大美食中心都有炒粿條的攤位。炒將扁平的米粉調入生抽、老抽、馬來煎(東南亞一種做菜用的調料)、羅望子汁,配以臘腸、鳥蛤、魚丸片、雞蛋、豆芽、韭菜一起翻炒而成。有的攤位很懷舊,會用豬油進行炒制,因此獨具一種鮮香的美味,幸運的話還能吃到喚起童年回憶的油渣,令人倍感親切。

7.咖椰烤麵包文怡推薦

咖椰烤麵包(kaya toast),沒來過新加坡的你,是不是也對這個讓所有新加坡人都著迷不已的小麵包片兒有所耳聞?

咖椰醬塗抹在用炭火烤制的麵包片上,再加入薄薄的一片黃油,卻創造出一種讓人依戀的美味。這道簡簡單單的小吃,早已成為新加坡人,還有外國遊客最歡迎的早餐。

會吃的食客,一般還會點上一盤半生熟的雞蛋。端上來後,趁熱,將桌上調料瓶里的醬油,胡椒,鹽,撒進去一點,馬上攪均。吃,也要趁熱兒。起初,我還有點牴觸這個東西。但嘗試過後發現,它早已不是簡單的雞蛋味兒,在那種爽滑並伴隨著凝結小顆粒的口感中,得以品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來自於雞蛋的芳香。

8.辣椒螃蟹文怡推薦

辣椒螃蟹?恩,對,這就是來到新加坡必吃,能為新加坡旅行增光添色的辣椒螃蟹。肥美的螃蟹被濃稠的湯汁包裹著,這湯汁里的內容還真夠豐富的,新鮮的辣椒,番茄醬,雞蛋,洋蔥等等等。味道嘛,辣--甜--酸--咸--香--辛,這是我所品出來的遞進式口味,也許你會不同哦。

吃辣椒螃蟹最棒的方法就是直接上手,「咔吧」咬開,將裡面鮮嫩的蟹肉一下吸到嘴裡,最後,再把黏在手上的濃郁醬汁給舔乾淨嘍。美食當前不要在意你的淑女身段兒啦,只有這樣吃,才真正過癮,才沒愧對這份新加坡「國菜」級別的辣椒螃蟹。

螃蟹吃光之後,盤子裡的湯汁切忌別浪費,點一盤饅頭或麵包,將用它蘸著湯汁吃,直到盤子裡空空如也,這才是專業級吃貨的范兒啊。

9.叻沙文怡推薦

Laksa,叻沙,是新加坡很有代表性的一道美食。

如果一個新加坡人離開自己的家,熟食中心那一碗濃郁的Laksa,會勾起遠在他鄉的遊子,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嗎?他們說:會。

調叻沙,極不容易,要特別準確地掌握材料的多少,才能組合搭配出一碗味道鮮美,令人垂涎的叻沙。別看賣相一般,只有認真品來,才能明細那些誘人的秘密之所在。一碗類似咖喱的醬湯,辛辣的味道里,融合著椰漿甜香的滋味,鮮蝦,蛤蜊,魚餅,鮮蚶,配著粗米粉,一口粉一口湯,那種味覺的衝擊能呈現出蔓延的狀態,直入心扉。也難怪這一碗叻沙,是新加坡遊子們思鄉的有力見證。

10.肉骨茶地主陸推薦

只有到了新加坡,才會看到滿大街都有喝骨頭湯的,而且陣勢就像我們在街邊喝茶。對了,叫「肉骨茶」這個名字真有道理,吃肉啃骨頭喝茶。

肉骨茶大致分兩個流派,一派加中藥材,主要是馬來西亞華人做的,喝著像在喝中藥,很多人喜歡這一口,覺得不光好吃,還強身健體祛濕排毒;另一派加白鬍椒,主要是潮州人做的,湯頭清爽、白鬍椒醒神。

以往肉骨茶都是早上喝,喝湯吃肉還要加上油條,足以支撐一整天的勞作,這些年顯然一大早吃的人少了,當做午飯、下午茶、夜宵的人越來越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