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使乾的好事!】

@ 2015-10-01

中國大使乾的好事!

直言不諱:在巫統雪州大港區部主席,賈瑪恫言於9月26日,再闖吉隆坡茨廠街示威,事前一天,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高調參觀茨廠街,贈送月餅給攤販,還對記者發言說,中方「對侵犯中國國家利益、侵犯中國公民和企業的合法權益……的不法行徑,絕不會坐視不理」。

其言行不僅招致親巫統的馬來文媒體的批評,中文圈也不乏爭議。 黃惠康的言行有無「干預內政」之嫌,還是其次,畢竟他身為特權全權大使,提醒甚至警告駐在國勿傷害「中國公民」的安全與權益,是他的職責。他參訪茨廠街的言行引發爭議,部分原因是本地民眾沒有搞清楚黃惠康維護的是「中國人」,而不是「馬來西亞華人」,畢竟英文里的Chinese,可以是「中國人」,也可以是「華人」。 不過,這只是部分原因。 這場爭議,黃惠康難辭其咎。

雖然中國駐馬大使館,後來發表文告緩頰說,黃惠康參訪茨廠街,只是配合本地重要傳統節日而做的親善訪問,但黃惠康選在「紅衣人再闖茨廠街」的前一天參訪這個「是非地」,很難否認是一次有針對性的政治動作。黃惠康是一位專精於國際法、資歷超過20年的資深外交官,他不可能對避免捲入駐在國政治爭議缺乏敏感度。 然而,這並不是在「肯定」黃惠康「介入」茨廠街事件是為了替中國喜歡掛在嘴邊的「嫁出去的女兒」出頭。

國際間的政治博弈,不是憑正義感是否發作來決策,任何國家,為了能在和其他國家的各種事務的談判中,謀取所欲的利益,國民權益往往可以擱置一旁,中國也不例外。黃惠康在9月25日參訪茨廠街的言行,確實已經「介入」了「紅衣人再茨廠街闖」一事,但若因此認為黃惠康,是為馬來西亞華人強出頭,未免太傻太天真。黃惠康不顧時空的敏感性而參訪茨廠街,背後自有中國政府的利益考量,消費的卻是馬來西亞華人的權益。 黃惠康參訪茨廠街的動機為何,有多種可能性,包括宣示中國作為主宰「全球華人」之強權、與台灣的博弈,甚至可能是,納吉政府和中國大使館之間的默契,讓納吉政府能以承受外交壓力的理由,向馬來人社群解釋,為何非得逮捕賈瑪不可。

不論何者,馬來西亞華人,都不應該認為黃惠康是「仗義執言」,反之應該批評他的言行業,已對馬來西亞華人,身為馬來西亞公民之地位和認同造成傷害,因為黃惠康介入巫統和賈瑪訴諸,種族主義情緒的政治動作,正是在製造一種假象和錯誤認知--馬來西亞華人公民,仿佛仍然在奢望仰靠中國的護蔭、仍然對那個,早已沒有任何土地認同的獨裁國家,情牽夢縈,甚至奢望藉助這個「華人大國」來對抗這個「馬來人政府」。

馬來西亞華人是馬來西亞人,不是中國人,黃惠康不必以中國,那套君臨天下的姿態,來佯裝關切馬來西亞華人,至於對黃惠康參訪茨廠街的言行高呼「祖國萬歲」乃至差點要磕頭謝恩的馬來西亞人,未來聽到巫統政客高喊「滾回唐山」時,除了活該之外,大概也沒有多少,理直氣壯抗議的本錢了。 莊迪澎長期觀察及評論本國媒體業、新聞自由與政治變遷,他認為推廣傳播學教育和媒體,識讀是新聞自由運動的重要工作,而且只要發言的自由意志仍在,知識分子的聲音禁不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