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晚的孩子,智商低嗎?

@ 2015-09-25

昨晚在小區里和一群媽媽聊天,其中一位媽媽說,「我家毛毛今年都兩歲了,說話還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我都快愁壞了,是不是孩子智力有問題啊?」

像這樣著急的媽媽並不少見,鴿子問了她家裡的孩子教育情況,慢慢的替她找出了問題。因為毛毛父母都比較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更別提語言上的交流了。孩子沒有學習語言的環境,就容易造成語遲。除此之外,寶寶語遲還會受到家庭遺傳、孩子性格、聽力等因素影響。

鴿子醫生告訴媽媽,孩子由於個體差異及生長環境的影響,開口說話的時間有早有晚。媽媽們只看到孩子說話晚的結果,卻沒有思考可能造成孩子開口晚的原因,著急地給孩子扣上智力有問題的標籤,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通常將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語音階段(0~1歲),即孩子能學會正確的發音;懂話階段(1歲~1歲半),即能夠感受和理解他人的語言內容;表達(1歲半~3歲),即用自己的話把思想講出來。因此,兒童的語言發展就是從發音到理解,再從理解到表達的過程。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及成長環境的不同,孩子語言發展的躍進時期在時間上有所差異,有些孩子不到2歲就能夠說完整的句子,有些孩子2歲半了,卻仍然停留在疊字表達上。

2歲~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通常來講,親子溝通較多的孩子語言發展要早於缺乏溝通的孩子家長應創造條件,著重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媽媽們有不懂的,可以在線諮詢鴿子醫生。

1.家長注意發音和用詞的準確性。儘量用標準的普通話和孩子交流,與孩子說話時速度緩慢,發音清晰。

2.鼓勵孩子自己用語言表達意願。當孩子想要某種東西時,比如玩具,媽媽不要馬上替孩子說出來,而是要教給孩子「玩具」這個詞彙。

3.營造良好的親子溝通氛圍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與孩子溝通。外出的時候,也可以鼓勵孩子把看到的東西告訴父母。

4.語言環境不要過於複雜

有些家庭,父母、爺爺奶奶使用的語言都不一樣,年幼的孩子根本無法理解這些各不相同的語言,表達自然也會滯後。所以鴿子醫生建議,最好先讓孩子掌握母語,然後再學習其他語言。

鴿子醫生:一名兒科大夫。諮詢育兒,孕期,飲食,疾病和更多小孩子生長發育問題,加微信留言。 微博@鴿子醫生 請加微信號:air86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