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霾進一步惡化,今天情況是今年最糟,今午三小時空氣污染指數(PSI)飆升至262點,24小時指數高端破200點進入「非常不健康」水平,全島重演「霧鎖南洋」!
今天全島空氣中瀰漫燒焦味,無數公眾戴口罩出門。
今天凌晨1時的三小時空氣污染指數已飆至245點,凌晨4時後持續下降並維持在100多點,但今早10點又突破200點,過後持續攀升。
懸浮顆粒PM2.5的一小時濃度今天中午屬南部最為嚴重,每立方米248微克。
截止今午12時,三小時空氣污染指數達262點,是今年最高點。24小時指數介於173至216點,處於「非常不健康」水平(201至300點)。
環境局今早文告表示,今天的24小時空氣污染指數預計會在「不健康」水平高端和「非常不健康」水平低端。若蘇門答臘濃霧仍飄進新加坡,本地也可能進入「非常不健康」水平中端。
環境局表示,本地煙霾情況從昨晚開始惡化,主要因為南風把蘇門答臘的煙霧吹進本地,預計今天將吹南東南或南西南風,較遲時段空氣素質可能進一步惡化。
當局勸請身體健康的公眾減少在戶外長時間激烈運動,年長者、孕婦及孩童也應減少在戶外激烈運動,患肺部和心臟慢性疾病者則應避免在戶外長時間逗留。
公眾若感到身體不適,特別是年長者、孩童或患有肺部和心臟慢性疾病者應求醫。
欲知空氣污染最新情況,可瀏覽環境局網站www.nea.gov.sg或www.haze.gov.sg,也可上環境局面簿與推特,或下載myENV應用軟體。
煙霾情況惡化,餐館內進食的顧客都戴著口罩用餐。
加里曼丹PSI昨達1990
印尼空氣污染指數昨天高達驚人的1990點,據查知,印尼和本地的指數計算方式一樣,只有馬國不一樣。
晚報昨日報道,加里曼丹省內其中一個小鎮的空氣污染指數一度達1990點,比當地的「危險」水平指數的351點多出四倍。
據過去的報道,印尼的PSI指數計算方式其實和新加坡一樣,只有馬國的空氣污染指數(Air Pollutant Index,簡稱API)指數不一樣。
馬國的API和新加坡的PSI空氣污染指數計算方式,雖然都是測量五大污染物,即懸浮顆粒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氫、一氧化碳和臭氧來計算,也都取五個數值中最高的,但一旦指數超過50點,同樣分量的污染物,API會比PSI顯示較高數據。
舉例說,當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350微克微粒,新加坡的指數是200點,但馬來西亞的指數卻會是300點左右。
公眾若感到身體不適,特別是年長者、孩童或患有肺部和心臟慢性疾病者應求醫。
煙霧不散,榜鵝濱水步道的螃蟹之家的生意大受影響
食客戴口罩吃螃蟹
煙霾來襲,客人卻步,榜鵝尾多家餐館感嘆生意難做,生意大跌兩成到四成,海鮮館老闆更少訂六成螃蟹,也有饕客戴口罩去用餐。
沿著柔佛海峽的榜鵝濱水步道在本島東北部,那裡有近10家餐館,顧客能邊享用美食,邊欣賞海景。
然而,現在吹來的是煙霾而非海風,餐館生意大受影響,人流量大大減少。
螃蟹之家經理何鳳英(41歲)說:「這裡一向來都會有人騎腳車或來散步,順便再用餐。但煙霾情況減少了人流量,生意下跌三四成。」
她表示,生意自上個月已受影響,現在他們只好少訂五六成的螃蟹。
她指出,餐館會分發口罩給顧客,有些甚至戴口罩吃飯。據餐館提供的照片可見,食客們用餐時微微拉開口罩,把食物送入口中。
該處二樓的日本餐館「居九五」老闆娘黃小姐表示,生意下跌兩三成,帶一家大小用餐的家庭,已明顯減少,現在出門用餐的主要是不太在乎煙霾的年輕人。
另一家西餐廳Horizon Bistronomy老闆徐先生(27歲)說,20%的預約已延後至煙霾好轉後。
「來這裡用餐的顧客多數要坐在戶外欣賞海景,但現在很多都要求坐戶內,偏偏裡頭的座位本來就不多。估計有40%的人知道裡面沒位後,乾脆選擇不吃。」
商家外賣美食
食客不出門,商家把煙霾轉成商機,提供外賣服務,貼心送到家門口,每天接整百個訂單!
螃蟹之家老闆黃泯萊(43歲)表示,很多顧客因為煙霾關係不出門,有些甚至打電話詢問是否有外賣服務。
「我們看準這商機,決定提供外賣到八公里以內的地方。由於餐館店面生意下跌三成,店內不需太多員工,我們就提高員工生產力,讓他們騎電動腳踏車送食物給顧客。」
外賣服務反應熱烈,每天有整百個外賣訂單,占一半的生意。
他表示,外賣服務帶來無限商機,雖然店面生意下跌三成,但外賣服務反而使生意在煙霾期間上漲20%。
又逢應考季節
人們「避」煙少外出,加上學校考試期間,鄰里商店生意銳減兩三成,冷冷清清,看天吃飯的商家大吐苦水,唯有沉著應變。
手機店職員迪艾里(30歲)說:「空氣污染指數連日來處於不健康水平,大家儘量留在戶內和有冷氣設備的場所,跟沒煙霾時相比,生意少了兩三成。」
目前也是一些學校的考試期,學生和家長忙著應考,比較少出門。
裁縫師範文豪(54歲)說:「最近天空迷迷濛蒙,不時聞到陣陣燒焦味。街上和鄰里靜悄悄,行人少,很冷清,生意當然受影響。」
天空整日遭煙霾籠罩,人們易感疲倦,有業者認為也影響顧客購物的心情。
水果攤「果王之王」職員麥克說:「煙霾帶來的悶熱感覺,讓大家沒心情出門及購物,我們的生意減了至少15%。」
沒冷氣難吸引顧客
全國商聯總會會長楊向明說,抗煙霾的策略就是沉著應變,希望風向儘快改變,把煙霾吹離我國。
他說:「本周初的煙霾情況比上周稍微改進,前幾天空氣污染指數沒上周那麼高,但大家還是寧願到有冷氣設備的場所。」
他說,許多鄰里商店沒有冷氣設備,在煙霾籠罩期間,很難吸引顧客。
「在這期間,鄰里商家沉著應付煙霾,等候風向改變,情況就會改善。」
煙霾11月底消失
(雅加達訊)印度尼西亞因林火產生的煙霾,會持續到11月底才會消失。
印尼國家災難管理機構指出,當地目前出現的乾旱情況,部分原因是因厄爾尼諾現象所造成的,這是子自195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昨天,在中加里曼丹首府帕朗卡拉亞,煙霧污染指數竟高達1992點,下午降到1096點。其他地方雖然沒這麼嚴重,但也只是稍微好一點。在難蘇門答臘的帕蘭邦,空氣污染指數昨天介於180到758點。
國家災難管理機構發言人蘇多普說,森林和土地的火點還是有可能再增加,直到11月底為止。在蘇門答臘及加里曼丹,印尼當局共出動了4800名軍警和林火搏鬥,不過蘇多普說,當局還需要多600人。
佐科親赴視察災情
印尼總統佐科下令,軍警、地方政府和社區民眾必須聯手撲滅林火,並指示政府部門撤銷燒芭公司的准證,加強民眾對林火危害的認識。
昨天,佐科到南加里曼丹省視察林火災情,林火燒毀數萬公頃的土地,造成的損失已達1萬億印尼盾(約9700萬新元)。
他說:「我們必須意識到,(林火)已經燒毀了數萬公頃的土地。我想大家動起來,軍警、地方政府和社區民眾一起盡全力撲滅林火。」他今天將前往蘇門答臘視察災情。
南加里曼丹剩70火點
印尼政府已部署了四架專門的滅火飛機,軍方也在各省市提供飛機協助滅火,包括17架直升機,並準備了超過200噸的鹽,隨時用於布雲造雨滅火。人手方面,軍警安排了將近2700人投入滅火工作。南加里曼丹省有記錄的火點為1538個,有關當局已成功撲滅1460個火點,目前剩約70個火點。
3新加坡公司被指燒芭
據時代新聞網(Tempo)報道,環境與林業部執行組主任尤努斯說,有三家新加坡公司被指涉及燒芭。這些公司位於中加里曼丹省,目前只是面對指控,當局將在哈芝節過後派員到中加里曼丹省搜集證據。另外有200多家種植與林業公司接受調查,其中有一家是新加坡上市公司。但尤努斯沒有進一步加以說明。
砂州煙霾料持續至少一周
印尼總統佐科昨親赴南加里曼丹視察林火災情
(古晉訊)印尼加里曼丹煙霾因西南季候風風向改變,馬國氣象局預測這次砂州第二波煙霾將持續一個星期或更長。而全國有7個地區仍處於不健康水平。
根據環境局數據顯示,截至昨日中午12時,馬六甲市區(104點)、武吉南眉(106點)、沙巴州斗湖(116點)、砂拉越古晉(161點)、三馬拉漢(186點)、泗里街(101點)及斯里阿曼(133點)的空氣素質都處於不健康水平。
氣象局全國天氣中心高級官員莫哈末希山博士指出,馬國半島部分地區及砂拉越從即日起料將再度面對煙霾來襲!
他對馬新社說,菲律賓東部形成的氣旋將會再次將印尼熱點的煙霾吹向馬國,而受影響的地區包括霹靂州南部、西海岸往南部至柔佛州及彭亨部分地區。
「這些地區將會再度被煙霾籠罩,但如今我們無法預料煙霾侵襲的強度。」
他表示,隨著馬國目前處於季候風換季時期,因此,煙霾情況或會持續1個星期左右,但這種情況也可能會因氣旋吹襲的而更加惡化。
▲今早濃濃煙霧籠罩,處處可見公眾戴著口罩
8頻道即時新聞也說:
環境局連同教育部、衛生部、煙霾行動小組等政府部門召開緊急記者會。教育部宣布,明天星期五(9月25日),所有中小學全面停課。
教育部表示,如果家長找不到照顧孩子的替代方案,可以繼續把孩子送到學校,校方將把孩子留在密閉的室內空間。
貿工部也在記者會上表示,有足夠的口罩存貨,能讓戶外工作的公司進行批量購買。
貿工部透露,目前職總平價超市(NTUC Fairprice)、職總仁益保健(NTUC Unity Healthcare),以及新加坡牛奶公司(Dairy Farm Singapore)都有足夠的存貨能應付大批市場需求。
人協組織也宣布將派發口罩給符合條件的國人和永久居民,這些條件包括所有社區健保計劃持有人,建國一代等。
本地空氣素質持續惡化,晚上7點,三小時空氣污染指數首次衝破300點,達313點,接著在8點,更進一步升高到317點。
截至晚上8點的24小時空氣污染指數,介於215-263,屬於非常不健康水平。
環境局預測,本地接下來的24小時空氣污染指數將持續在非常不健康水平。環境局表示,不排除空氣污染指數,將步入危險水平。
對於明天有沒有停班呢?對於明天有沒有停班呢?對於明天有沒有停班呢?對於明天有沒有停班呢?
想太多了...想太多了...想太多了...目前沒收到消息!還是早點睡明天上班吧!
關注我們粉絲團最新消息
關注Facebook 新加坡新聞,工作頻道 每天更新新加坡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