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教養就是讓別人感到舒服。我覺得很對!因為教養本身就是一種習慣,體現在細節深處,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然表現在生活的點滴里,肯定就形成於點滴的生活里。
比如最近被大家選為國民老公的林子濠,本來當初是衝著他老爹的名號去看的《變形計》後來竟被他的教養深深折服了!
林子濠,系歌手林依輪的長子,2歲學英語,5歲學鋼琴,9歲學網球、羽毛球,12歲學拳擊還會滑板,酷愛電影熱衷藝術。
送他去錄製《變形計》是林依輪送給兒子的成人禮。相比其他富少說髒話、打編導、砸攝像機,更反襯出他的彬彬有禮,為人謙遜。
他帶來的所有食物都被強行沒收,一點不剩。
還被告知要自己做飯。
手機也被沒收,還認真地抄錄下每天工作事項。
後來採訪時,他說當時自己很生氣,可我們竟然一點也沒看出來。因為他沒有大聲反抗,沒有強詞奪理,沒有非要留下什麼不該帶的東西。而是默默地服從遊戲規則,雖然生氣但也不怒形於色,遷怒於任何人。
阿姨跟他說話時,雖然他聽不太懂但是一直努力聆聽,也毫不介意一個農村婦女抓住自己的手,反而一直彬彬有禮,尊敬有加,以「您」相稱,口口不離阿姨。
阿姨交代他每天的工作內容時,拿出手機認真記下,一看就是來認真體驗生活的,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被逼而來,被動應付的。
儘管自己也曾在家做過飯,但是節目組給的廚房,自己實在無從下手,只好找杜鵑幫忙做了一碗土豆拌面。雖然當時飢餓難忍,但還是很禮貌地送走杜鵑,然後才回屋拿起飯碗,享受來之不易的農村味道。
在這最考驗一個人內心真正教養的時刻,他從容地向大家展示著自己良好的素養和家教。
這個大男孩絲毫沒有吝嗇自己的力氣,既來之則安之,爸爸說「一切靠自己!」他擦乾眼淚,揮灑汗水,認真做著自己該做的事。
他真心關心他人,看到一個叔叔用洗衣粉洗頭時,激發了他的同情心,跑了大半個村子,取回來自己的三合一洗髮水送給叔叔。怕人家不收,還說自己有兩個,所以送他一個,完了再給個熱情的擁抱。
富有同情心、善於為他人著想、真誠幫助他人、沒有絲毫富二代、星二代的架子,能做到這些的有幾個人?
一個少年的內心世界如此美好,沒有喧囂,沒有浮華,沒有自我膨脹,世界瞬間因他而變得如此美好!
這是一個真誠的孩子,想要給老鄉鋪地換飯吃,就踏踏實實,實實在在地通過勞動來換取所得。良好的教養使他不懂得偷奸耍滑,糊弄他人。
當被問及爸爸是幹什麼的時,只是說唱歌的,沒有說是大明星,沒有炫耀自己是多麼的富有,多麼的了不起。小小年紀就經得起繁華,耐得住虛榮,當真不簡單。
看看他是多麼富有的富二代,比那些仗著自己爹媽有套房子,沒有買房壓力的青年有錢多了,但卻還是這麼的謙遜,儘管他完全有資本去炫耀,但他沒有!
他像爸爸一樣,甘願做個隱形富豪,雖然林依輪有這麼多的資產,還被圈子裡的人譽為「林菲特」,但是也不曾耍大牌,還教出了這麼有教養的兒子,言傳身教的力量果然大於誇誇其談,囉嗦嘮叨啊!
當他吃著自己勞動得來的飯食時,當爸爸看見他的住處不忍落淚時,他卻深刻體驗了不一樣的成長。沒有耍大少爺脾氣,甚至整個過程中都沒有發過怒,只是像個大孩子一樣會想念自己的媽媽,想念自己的家!
是啊,短短的時間他經歷了太多,卻都彬彬有禮,從容不迫:
他用勞動解決溫飽問題時,踏實幹活,謙虛學習;
他幫楊奧解決母子矛盾時,苦口相勸,條理清晰;
他不指責同伴幹活時偷懶,而是用實際行動感化他們;
面對同伴的挑釁,十二歲開始就學拳擊的他,能夠很好的克制自己的情緒,沒有像他人一樣用武力解決問題;
他給小朋友認真上了堂生動的英文課,他小露才華為杜鵑親手畫T恤
……
他的確深刻的成長了……
正如他日記里寫的一般
林依輪實際上是個深藏不露的富豪,他兒子節目中的表現告訴我們:財富和才華從來都不是用來炫耀的,而是內化成你的能力,讓你變成更好的人。
15年的潛移默化,15年的愛和陪伴,15年的自有教育理念, 15年來一直把錢投資在兒子的興趣上,而不是讓兒子用來炫耀,用來自我膨脹,所以才成就了今日的新晉「國民老公」——林子濠。
教養是更深層次的東西,形成於平時的點滴生活里,不是參加一次節目就可以脫胎換骨的,也不是隔段時間的一頓打罵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就像楊奧說的,父母要自己先變形,然後才能感染孩子去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