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訓練寶寶自己便便

@ 2015-09-23

網友問:我女兒塊兩歲了,可是她說話比較晚,所以她不會自己說,也不會自己脫褲子,總為這個打她可是她總是記不住,我應該怎麼樣教會她呢?

那麼該如何教兩歲左右寶寶訓自己大小便?

多加訓練。

很多寶寶都是這樣的,主要是媽媽小時候沒給他養成習慣。每天早上起來定時給他坐在馬桶上等,幫他養成習慣,沒有別人只有媽媽。

你先觀察一下孩子大小便前的一些外部表現,包括表情和肢體動作變化。肯定是有的,你了解了,就便於及時提示和做處理。大便通常是有規律的,時間和情境變化不大,在時間上你很容易把握。小便受飲水量、活動量、食物屬性和氣溫的影響,正常情況下是水平25分鐘後的樣子吧,你自己也歸納一下,每個孩子略有不同的。

在有了一定的外部觀察和時間規律後,你和孩子一起到市場上選擇一個她喜歡的馬桶,這樣她更容易接受。

平時也可以做一些使用這個小馬桶的遊戲;這個季節可以給孩子穿開襠褲。關於孩子大小便的問題

一般小孩子,3歲左右括約肌發展完全,能自己控制大小便,在那之前,要求他「要小便了叫媽媽喔!」是不現實的,他會一邊叫、一邊就已經尿在褲子裡。

不過從習慣層面來看,逐漸過渡到,也能在小馬桶里大小便,是可以的:首先買一個寶寶專用的小馬桶(蹲著很累的,尤其是小孩子,膝蓋還沒發育好呢!);然後隔段時間(很久沒小便了)就提醒他去坐下小馬桶。目標很簡單:他能在小馬桶上小便出來(一開始做不到喔)。

順其自然,不能強迫。

如果寶寶不樂意自己大便,就不如先緩一緩,要不然產生「小馬桶恐懼症」就麻煩啦。把小馬桶當成是他的玩具,讓他先熟悉起來,然後隨便坐一坐。隔段時間(3個月的樣子,甚至更多),再讓他試試看在小馬桶上大小便,如果還不願意,再緩一緩……

我們家寶寶就是從2歲不到點給他買了小馬桶,一直到快3歲時才肯坐,但是我只用了一天時間,就直接協助他發展到完全不需要裹尿布的程度!所以有些事情,家長可以提早準備,但對寶寶還是要順其自然為好。

最後說到早教課,嗯,如果你把它看成是讓寶寶接受更多新鮮刺激的機會,那就去上好了,但彆強求他學會些什麼。

1歲半的孩子,發展需求就是:

1)與家人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

2)儘可能多地接受新鮮刺激,以促進大腦發育。

到了2歲以後,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加入更多的

1)人際互動、包括他會開始需要同齡小朋友;

2)對規則的理解(是對其他人需要的尊重)和遵守。

問:寶寶33個月大小便全部拉身上 ,怎麼辦?

答:觀察孩子的大便前的行為徵兆、定時提醒、對到馬桶上大便給予表揚和獎勵等,這是常規的訓練大便的方式,效果不明顯也要堅持。

孩子大便突然變得不知會肯定是有原因,你先帶孩子到醫院看看醫生,先排除生理原因。在確定沒有生理問題後,再嘗試以下措施(著眼點在儘量不拉在褲子裡)。我估計是因為你們給孩子穿的褲子穿脫不便利,加上當時的生活變化——比如嚴厲的照看者。

穿開襠褲(在幼兒園要多放一些換的褲子和密封口袋)。

允許其就近大便(可能是就地了O(∩_∩)O哈!)。

不要指責,不打罵孩子,寬鬆和悅地帶孩子。

多請老師幫忙照看——想辦法拉近好老師的距離。

繼續多觀察多提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