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印度和唐人街, 現今成為「最種族主義」!真是狂言!

@ 2015-09-22

巫統最高理事成員丹斯里安努亞慕沙再口出狂言,他在個人臉書貼文表示,種族主義是熱愛及愛護個人種族、宗教的同義詞,而這是人的天性,其中又以華裔及印裔更是擁有此「天性」的「佼佼者」!

吉隆坡的文化區域是城市中一些最受歡迎的旅遊賣點。中央藝術坊持有1930年代的裝飾藝術風格,是一個特出的遺產地標;也是尋找當地藝術和手工藝品的最佳地點。在唐人街街尾,擁有一些文物建築、氏族民居和寺廟,是一個繁華文化和購物地方。同時,熱鬧十分的十五碑小印度提供了印度社會生活方式的一瞥,從色彩艷麗服裝到火辣咖喱。出名的夜晚排擋多集中在Jalan Hang Lekir和蘇丹街(Jalan Sultan),越夜越熱鬧。茨廠街地區文化街的出現,為這裡帶來更多的藝術氣息:利用戰前建造的舊店屋,重新裝修成咖啡店、酒吧、主題餐廳、民歌餐廳、書局、茶藝館等,是茨廠街的新特色,當地新人也會以牆上的特色塗鴉為背景,作為結婚照的場景,另有一番味道。但小印度和唐人街,如今卻被說最宗族主義!

巫統最高理事成員丹斯里安努亞慕沙再口出狂言,小印度和唐人街「最種族主義」!

他直指,華裔及印裔旅居海外便會群居後打造「唐人街」和「小印度」,而華裔及印裔會為了自己的文化、語言和教育機制捍衛到底。

巫統最高理事成員丹斯里安努亞慕沙再口出狂言,經過之前多次的言論,他又再次在個人臉書貼文指出,種族主義是熱愛及愛護個人種族、宗教的同義詞,而這是人的天性,其中又以華裔及印裔更是擁有此「天性」的「佼佼者」!

他直指,華裔及印裔到了世界各地便會群居後打造「唐人街」和「小印度」,而華裔及印裔會為了自己的文化、語言和教育機制捍衛到底。

馬來西亞緊張的種族關係由來已久,馬來人占據了該國人口的三分之二,並一直在政治和社會中扮演領導角色。華人占人口比例的四分之一,但擁有明顯多於其人口比例的財富。這種經濟差距導致了華人和馬來人的關係緊張。馬來西亞在1964年和1969年都曾發生過反華暴動。新加坡正是1964年的那場暴動後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從1969年反華大屠殺之後,馬來西亞對種族問題格外謹慎,儘可能緩解種族衝突。對於16日的遊行,馬來西亞副總理艾哈邁-德扎希要求撤掉所有帶有敏感詞的標語,但總理納吉布既未支持也未反對。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5/09/17/384692.html#ixzz3mRDIEuGx】

馬來西亞國家聯盟從1957年執政至今,但近年來逐漸失勢。越來越多的華人更傾向於投票給代表多元種族的反對派,保守的馬來族強硬派恰恰利用了華人的政治態度,激發種族矛盾從而穩固自己的統治。

[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5/09/17/384692.html#ixzz3mRDjMS4a]

無論國家多麼亂,身為人民,我們應該應該要互相尊重,各族和睦相處,國家才會繁榮。國家問題一日沒解決,人民哪來的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