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的童年、青春大多沉浸於漫畫(動漫)中,不知道你心中的經典漫畫是?小編最難忘的是《灌籃高手》帶給我的青春悸動,那種努力、永不放棄的念頭以及青春的不完美。
當三井壽哭著對安西教練說:教練,我想打球。那種浪子回頭的場面相信觸動了不少曾經叛逆過的你。
儘管三井金盆洗手了,他與之前不良夥伴之間的情誼,曾未就此消失。朋友是什麼呢?朝夕相處的時候我真心待你,兩肋插刀;某天你有了新的追求要離開我的世界,我願意滿帶祝福地對你說聲再見,看到你在新的領域裡過得好,我真誠的為你感到高興;而你也能永遠記得我們這些舊朋友。
提到了朋友覺不能不提櫻木軍團,恐怕沒有幾個灌迷能喊出他們的名字,小編也只記得裡頭水戶洋平名字(大楠雄二、野間忠一郎、高宮望)。雖然彼此互相吐嘈,但只要櫻木有難時他們可是永遠站在櫻木背後支持他,以他們自己的方式...
當湘北對上海南那場,赤木的腳踝扭傷了,彩子極力勸阻赤木上場,但赤木卻是堅定的說:就算腿斷了又怎麼樣,以後不能走路又怎麼樣,這是我好不容易才抓到的機會啊!讓小編爆哭...也許就是這一份精神讓人悸動著。
回味一下全國大賽吧
為此有網友提出了《灌籃高手》到底經典在哪?事實上體育漫畫有個很大的難題,那就是漫畫是是平面的,而體育中充滿了各種動作,如果不是動畫電影,只用紙張是非常難把一整場精彩的比賽呈現出來的。於是他舉了《足球小將》、《七龍珠》、《灌籃高手》、《光速蒙面俠》比較。
------原文如下------
運動漫畫領域的泰山北斗,《足球小將》,我們看看作者高橋是怎麼描繪整場比賽的:
▼這是過人
▼這還是過人
▼我們再看下他是如何處理進球的:
我沒有黑足球小將的意思,但是在藝術造詣方面,高橋陽一的確遠不如井上雄彥。他的漫畫技法很老派,還是七八十年代日本小人書的繪製手法。
足球小將的比賽,是純靜止的,以多人影的動作為點支撐,試圖來展現動作,很少有分鏡,從頭到尾幾乎都是單鏡頭,也就是上帝視角,然後插播大量的場外解說和觀眾表情。
對進球的處理,是以大特寫為主,把全場所有的時間節奏都調慢,然後讓主人公蓄滿氣,接著開始像龜派氣功一樣放必殺技。這種比賽,在讀者腦子裡根本不會有連續流暢的動作可言,你不清楚大空翼過人的具體動作是什麼,看完一場比賽,除了記住幾個精彩進球和比賽結果,別的毫無印象。
看足球小將的比賽,不是身臨其境地在看比賽,而是在聽作者高橋的場外廣播比賽解說。這種比賽基本沒什麼美感,而且給幼年的我帶來了很重的誤解,導致以後我看真實比賽都好奇為什麼C羅小貝他們不蓄滿氣然後釋放華麗的必殺技,所有的過人進球全是一瞬間電光火石的事兒,完全不像動畫裡那麼精彩,同樣也導致我自己在小學踢球的時候,一到了球門前就習慣性的開始蓄氣準備射門,結果守門員上來就把我撞倒把球搶到手。
高橋陽一的漫畫嚴格來說不算有多麼大的成就,這麼多年也一直是靠吃老本,他好就好在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漫畫甚至早於日本足協和聯賽的成立,國家隊隊員也深受漫畫的影響,所以有情懷在,一切好說。
但真心不是一部什麼好漫畫。
1984年有一部新的作品在Jump上發表,我們都知道它叫什麼名字(七龍珠),這部漫畫的作者在技法方面給整個日本漫畫圈都樹立了絕佳的楷模:
這段打鬥如何?動作行雲流水,甚至各方面的細節你都看的清清楚楚大呼過癮吧?
鳥山明採用了多鏡頭角度的分鏡技巧,而是絲毫不害怕大量使用分鏡,讓紙上二維的動作,變得可以動起來,這種技法徹底解決了紙上人物動不起來的難題,而之前的漫畫家,做的都很不好,要麼是把這個問題繞過去,要麼是掩蓋過去,導致動作場面完全不能看,全是在瞎打。鳥山的出現,標誌著漫畫不僅僅只能靠人設靠劇情吸引讀者,單純的靠完全的動作戲,也是可以像電影那樣來吸引人氣的。
這部漫畫在當時的整個東亞都產生了現象級的熱度,對日本漫畫業內更是造成巨大影響,無數的漫畫家都朝著鳥山看齊,這些畫家中,就包括了井上雄彥。
井上雄彥開始畫體育漫畫時,也甚為苦惱比賽在紙上無法展現的問題,一般漫畫家這時候都會繞開這個難題,轉為以人設和劇情吸引人,但是井上偏不這樣,天才的完美主義傾向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一定要做出一部完美的籃球作品,而完美的籃球作品,必須有完整的,扣人心弦的,令人大呼過癮的比賽。
於是他採用了分鏡,大量的分鏡。
多鏡頭角度的分鏡,會更有利於讀者的想像和觀察,使紙上的人活起來,開始互動和對抗,就如同看了一部真正的精彩比賽那麼過癮。
井上在最早的湘北對陵南的出場比賽中,看得出分鏡手法還很稚嫩,後期到了對抗陵南總決賽已經是爐火純青信手拈來,而到了最後一場山王戰,已經是登峰造極了,我們就簡單欣賞下他的幾幅比賽分鏡,這裡就只貼對抗海南的幾幅圖:
▼看阿牧的全場一條龍進攻
在這麼一段短短的三幅圖裡,井上的分鏡視角切換了五次,分別是:宮城防守的視角→場邊觀眾的視角→球場頂端觀戰的時間→場邊觀戰的視角→裁判的視角。
這種分鏡的運用,一方面讓阿牧的動作連在一起,構成了一次完整的進攻,另一方面相當於井上帶著你從球場的多個角度把籃球賽看了一遍,讓你身臨其境。其觀賞效果,大約等同於現場實地觀看籃球賽,比看電視直播還爽。
這就是功力啊。
從《灌籃高手》開始,以運動為題材的漫畫家就總算是找到了一種完美的武器,可以無損傷無折扣地全程直播比賽現場,《灌籃高手》的出現,標誌著以往《足球小將》,《棒球英豪》這種類別的運動漫畫的終結(棒其實頂多算是偽運動漫),之後的運動漫畫,多數都是以多鏡頭多分鏡的技巧來展示比賽的。
比如說2002年推出的光速蒙面俠:
▼近距離的衝擊分鏡
▼單獨分鏡的短兵相接
▼拉遠的上帝視角對球場的展現
▼主人公和對方主將肉搏戰前的準備特寫
這種分鏡設置,把整個比賽的氣氛都渲染的十足,讓人血脈僨張。
如果沒有《灌籃高手》的承前啟後作用,很難說會誕生出光速蒙面俠這麼優秀的運動漫畫,高橋打下了運動漫畫的框架,井上則找到了展示運動和比賽的最好手法。如果沒有《灌籃高手》這部作品,體育漫的發展很難想像,能不能達到今天這個高度還是個問號。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應該感謝鳥山和井上。
僅從漫畫技法,《灌籃高手》就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大師作品,當然,眾多漫友知友已經討論過很多,這部漫畫不僅只是技法高超,它的劇情安排,人設,氣氛渲染,情緒傳達,傳遞的主題和情懷,各方面都是完美的。
我這裡補充的就是,如果光有劇情和情懷,沒有井上天才的表現手法和節奏控制,這部漫畫是做不到經典和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