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柔佛州作為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新山(馬來文稱「柔佛巴魯」)一直都是備受矚目的焦點所在。它位於馬來西亞西部的最南端,也是亞洲大陸最南端的陸地,東面是南中國海,西面是馬六甲海峽,南面隔著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柔佛州位於亞洲大陸的最南端。這裡有眾多歷史建築和文物,美麗的海島,世界級的高爾夫球場,主題樂園,還是馬來西亞的美食天堂。
作為投資聖地,從新山開始房產投資產業時至今日,火爆程度絲毫不輸往昔。它由起初的火爆開盤到現如今的持續上漲,中間幾經沉浮,讓許多人對逆境中的它都提出過質疑,且看戲聲一片,但今天,它用事實數據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狠狠地「出彩」了一把!
伊斯干達特區的「昨天」:在眾望矚目中開啟
早在2006年,馬來西亞便啟動了伊斯干達特區的開發,但真正進入快速發展周期則是在四年後的2010年開始邁入正軌。
「其實最早這個開發區並不是面對全世界的投資商,而只是對中東。」據當地權威人士透露,之前伊斯干達特區是希望吸引杜拜等中東的投資力量,但一直收效甚微,到了2009年該區域才進行調整。「2011年與新加坡政府簽訂了共同開發的意向,直到新加坡最大的投資公司淡馬錫等進入,這個區域的開發才真正起步。」該人士說。
斯干達特區按照功能劃分為幾個區域,其中碧桂園、富力項目所在的區域為A區,主要是文化發展地區,醫療行政集中在B區,還包括特區中的特區「麥迪尼」。目前麥迪尼區域集中了馬來西亞本土多家品牌房企,而進駐的中國開發企業則包括卓達以及剛剛拿地的新華聯。對於開發商以及投資者來說,麥迪尼特區的優惠措施更加豐厚。
「當地政府還是希望打造成一個國際平台,吸引更多的國外投資者進入。」卓達馬來西亞公司執行長王斌武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道。而據了解,卓達是第一批進入麥迪尼特區的中國開發商,並迅速拿下了建築面積將近70萬平方米的土地。
伊斯干達特區的「今天」:投資金額持續上升中
伊斯干達特區年底可達1570億投資額
依斯邁披露,伊斯干達特區截至今年6月30日累積吸引1462億令吉總投資額,第三季度再增加至1500億令吉。這是從2006年伊斯干達特區落實以來所取得的成績,在所引進的投資額中,有48%或相等於695億3000萬令吉已落實。在國內外投資比例方面,國內投資占了64%,即9416億令吉;其餘36%,相等於5204億令吉則屬國外投資者貢獻。
依斯邁指出,特區接下來每一年劃定目標需招徠250億至300億令吉,以期有望實現特區預計到2025年項目成熟後,將吸引高達3830億令吉的投資。他表示,特區在第二階段(2011年至2015年)的招資目標是730億令吉,而從2011年至2014年6月,伊斯干達特區就已成功吸引762億令吉承諾投資額,令人鼓舞。「這也證明投資者對伊斯干達特區計劃所落實的發展有信心。我樂觀與積極看待累積投資額有望在今年達到預期1570億令吉的目標。」
從上述種種最新投資數據來看,連最初持有質疑的人士都對這股由國內外投資者打造的「依斯干達效應」讚嘆不已,這一再顯示了柔州目前深具潛能,這份潛能足以使之崛起並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中心。
伊斯干達特區一向被比喻為「大馬的深圳」,對比大馬五大經濟走廊區,伊斯干達特區在8年內已製造逾55萬個新工作機會。值得一提的是,柔佛州今年上半年共吸引超過149億令吉的工業投資,全國居冠。當局設下的目標是到了2025年,創造多達81萬7500個就業機會。
伊斯干達特區的「明天」:在優勢下成長
1、稅收大大減少
房地產開發環節的稅收相較於中國內地大大減少。一般項目只需要支付單一的稅費,大概比例在25%。不光開發環節稅收較少,在馬來西亞開發過程中,從拿地環節便可以藉助銀行融資,最高比例可以到70%,此外銀行利率也相對較低。開發商不但可以分幾年周期來支付土地款,同時也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節奏來決定土地開發周期,不會有因閒置而被收回的風險。
2、房價低廉公道
在新山,低廉的地價可是吸引投資者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據了解,新山的平均地價只是吉隆坡的1/3甚至更低。「吉隆坡的地塊規模都很小,平均在3000林吉特/平方英尺,但新山目前大部分還不足1000林吉特。地塊面積也都比較大。」某知名國際地產諮詢公司在對《每日經濟新聞》的採訪中曾經做過這樣的表態。
3、房價預期看漲
近年來,馬來西亞房地產價格每年以5%至8%的增長率增長,雖然現今速度有所放緩,但絲毫不影響其作為投資熱門地點的超強投資潛力,相對於國內的一線城市或是國際其他城市的實際比價,都還是增長強勁的。
4、租金利潤可估
與近鄰新加坡相比,新山的房價只是新加坡的一半,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看準這個投資時機,投資新山房產。買房後,即通過中介將房子出租,收取租金。
5、整體房市趨勢
自2014年以來,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國際大中型投資都發生了重心的轉移,投資重心由20年前因改革開放打開國門、開放市場的中國、越南到現在的馬來西亞,而亞洲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整個房地產市場都往南移。位於亞洲南部的東南亞國家、位於馬來西亞南部的新山依斯干達特區都在今年成了發展重心,這可是極為重要的投資重點。中國投資者也都紛紛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像是日本投資人如今把目光投向東南亞市場,從早期的曼谷丶吉隆坡丶檳城,到現在的新山。
關於特區:政府一直很重視
新山市政局推出獎勵 鼓勵重建擱置建築物
新山轉型計劃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特區發展局與地方政府當局合作,致力打造新山市中心充滿生氣和活力,也吸引投資者把新山市區列為投資首選。
依斯邁提到,為了加速新山市區的轉型進度,新山市政局推出數項超值獎掖,鼓勵發展商和業主,重建被擱置的建築物和整修古蹟建築物,打造充滿活力的市區。
例如特區發展局也協助促進新山市中心經濟整合發展,在新山廣場(Landmark Mall)重建後打造綜合醫藥保健中心,符合現今愈來愈多人選擇來柔州醫藥旅遊的趨勢。
紗玉河工程預計明年完成
「自2011年起,新山市中心出現最顯著的商業經濟增長達72%,有63個新商業發展計劃申請,也吸引不少年輕人選擇在老城區經商。」
他指出,新山紗玉河首階段河水凈化工程和地下污水管道工程,預計明年完成,希望能為新山市中心改頭換面,讓人們可以步行和減少使用私家車。
他說,要為市區多元化經濟注入新的生命力,當局致力改善中央商務區的商業服務與保安,讓人們除了到市區工作,也會選擇住在市中心。
完善基建親商環境,列招商引資賣點
政府為伊斯干達特區設下未來20年宏觀投資目標的發展藍圖,依斯邁說,這配合柔州政府的努力,正一步步邁向目標。
「政府大力推動特區,加上柔州如今擁有完善的基礎建設如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打造親商環境,發展精明城市和低碳社區(LCS),皆列入招商引資的有利賣點。」
針對如何看待和評估特區至今的發展成果,依斯邁坦言,特區的策略藍圖已從第一階段的策劃與基礎建設,進入第二階段的評估綜合發展大藍圖(CDP),以加強和鞏固特區的成長。
推出依斯干達之友計劃
他說,社會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特區發展局推出「大馬依斯干達之友」計劃,讓社區居民也可參與旅遊業周邊經濟領域,藉此增進收入。
美國微軟公司(Microsoft)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柔佛州古來士年納工業園(Sedenak Industrial Park)購置逾百英畝的地皮,準備在伊斯干達特區投資約10億令吉(約4億新元),建設微軟在東南亞的資料資料庫。
士年納工業園屬於古來再也縣較新開發的工業園,位於南北大道士年納收費站不遠。據馬國媒體報道,該工業園地價每平方尺為29令吉。
據知,微軟自去年開始就在東南亞地區物色適合設立基地的地點,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也曾是考慮對象,但該公司最終選擇落戶伊斯干達特區。《南洋商報》報道,這是馬國首相納吉9月訪問美國時促成的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