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達教學法:是一套完全針對學生學習所設計的教學法,真正訓練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寫

@ 2015-09-20

學思達翻轉教學法──我的十五年教學生涯之後的全新改革

張輝誠 台灣中山女高教師

學思達教學法,是一套完全針對學生學習所設計的教學法,真正訓練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寫作等等能力。透過製作全新的以問題為導向的講義、透過小組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新學習模式、將講台還給學生、讓老師轉換成主持人、引導者,讓學習權完全交還學生。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各種能力、增進學生閱讀、思考、表達、寫作等綜合能力。至於以老師口述為主的傳統教學法不是不好,只是它偏重在訓練老師,而不是學生。

一、前言

二、觀念

- 讓學生成為學習主角

-好奇心和思考,才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

三、反思

四、操作細節

- 全新製作以「問題為主軸」的講義

- 學生分組

- 老師引導

五、結論

中國有一個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其中有一集是讓參賽者倆倆一組,合作合唱一首歌,但最後只有一個人能夠勝出。觀眾卻能看到、聽到,這兩個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演唱出一首極為出色的歌曲,超乎尋常太多太多。我被這一集完全吸引住了,為什麼?因為太動人了,這裡頭同時存在著合作和競爭,合作讓力量更加強大,競爭又讓彼此突飛猛進。我當時還沒有意識到這其實和佐藤學的「共同學習」產生的跳躍式學習成果不謀而合,但我暗自決定,我要讓這套「既合作又競爭」的模式想辦法運用在我的現場教學之中。

學期結束,來分享公民科學思達操作法:

實施對象:高一生四個班

實施時間:學期初看了學思達影片決定嘗試,而後10月至宜岑老師、1月至輝誠老師課堂觀課

一、上課前─製作問題為導向的講義(有填空與問答),備課時思考這堂課的具體問題、單元問題與核心問題。

二、上課中─自學→思考→上台表達(感恩張輝誠老師啟發)

1. 自學(5-10mins):要求課本畫重點,找出講義填空答案(具體問題)。

2. 思考(5mins):將答案與組員互相討論(特別是單元問題、核心問題)

3. 表達:

(1) 自學後抽籤找同學上台回答具體問題。(講者回答完後轉身面對黑板,由台下同學舉手指評分,+1-3分,老師放眼望去取最多同學的評分當場給分,小老師立刻登錄成績表→感恩郭進成老師啟發)。

(2) 回答不完整由同組成員優先搶救,若還是無法則開放搶答。(答對則以撲克牌當加分卡,下課後找小老師加分→感恩蔡宜岑老師啟發)

(3) 老師時而追問、引導時而補充說明,原則不能講出答案。(學生剛開始哀哀叫,要我趕快講不想猜,到後來知道我嘴巴封死了,他們反而更積極想答案,特別在一陣槍淋彈雨的搶答一直被說不對,直到某個同學準確答出,真的就要像揮誠老師大聲向同學說出YOU GOT IT!!!!全班驚呼鼓掌)

(4) 部分題目輔以小白板回答,學生再上台補充說明→感恩蔡宜岑老師啟發

三、課堂風景

1. 很久沒看到學生睡著了(很忙),也不會做其他事情(我走來走去)

2. 課堂變得活絡甚至有點吵雜(不是抬槓,而在討論)

3. 板書變少了,更有時間走下台去和超安靜與人形墓碑的學生互動,找出他們學習盲點與鼓勵

四、翻轉關鍵:一定要分組,且要有競爭機制。做中學!最好能讓其他老師來觀課!或自己走入其他老師課堂!

五、進度與段考成績:不在教多,而在教會(和彼得老師所言甚是);三次段考有一次自己命題外,其餘兩次成績較其它班無明顯高或低。

五、總檢討:這學期下來也發現自己與學生還有諸多可以進步空間,下周寒假前會讓學生自評與給我的回饋,屆時再來與大家一同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