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冷不冷,摸摸這裡就知道!媽媽必須學會的一指禪神功!
一到秋冬季節,大人就愁寶寶穿什麼,很多麻麻覺得寶寶冷,就給寶寶穿很多很多,其實用這種「土辦法」衡量孩子冷不冷是不對的。
由於孩子生長發育的特點,他們的末梢循環(是指手腳末端的血液循環)發育不完善,尤其是嬰幼兒,所以即使他們穿了很多衣服,身體已經出汗了,但有些孩子手腳還是冰冷的。
溫度穿衣法
有很多媽媽會參照之前微博流行的溫度穿衣法給孩子穿衣服。溫度穿衣法是這樣的: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相當於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是2℃,薄的棉毛衫是1℃等,若溫度為22℃,那麼穿一件短袖加一件薄外套就可以:22+1+3=26,控制在26℃就可以。
相信和小編一樣的數學盲麻麻們要被這個搞暈了,實在是搞不清楚到底該怎麼穿,還要計算溫度,好麻煩。
「一指神功」測寶寶體溫
今天就教姐妹們一個最簡單的辦法,一個指頭就能測出你家娃冷不冷!衡量孩子冷暖不應該從手腳感覺,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上背心部,看下圖,摸摸孩子這個部位
只要把一個手指(建議用食指,感覺更靈敏精確)從孩子後衣領處伸進上背心部,左右橫掃一下,如果手指感覺溫暖舒適,說明孩子衣服夠了;
如果覺得有發燙感,甚至有濕潤感,說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如果手指感覺不夠溫暖,就說明孩子衣服不夠,要加衣了。
為什麼會是以上背心部溫度作為衡量孩子穿衣溫度的標準?小辣順便教大家認識一下位於上背心部的「大椎穴」。下圖紅筆圈出的位置就是大椎穴。
大椎穴,是手足三陽經及督脈之會,為手足三陽經的陽氣及督脈的陽氣匯合而成,位於人體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這樣的醫學術語有點難懂,簡單的方法就是低頭時用手從頭往下摸到脊柱最突出的那個骨頭的下方)。
因為大椎是體現一身陽氣溫度最直接的地方,所以選擇這個穴位及其周邊範圍作為衡量孩子冷熱穿衣的標準,直接方便簡單。
不要小看這一個大椎穴,要想孩子體質增強,不易外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保護大椎穴不受涼,大椎受涼,一身陽氣即損;護好大椎,則陽氣未損,邪不可干。
三伏天的天灸療法(冬病夏治),為了增強體質,預防治療慢性鼻炎、咳嗽、哮喘、過敏等,大椎穴是必選穴位之一。平時多用手指按壓或者用手掌搓熱溫按大椎,對助養一身陽氣也很有幫助。
T位址S:給寶寶穿衣服要注意
對於還不會自己行走的小寶寶,由於活動量不大,代謝量低,相對體溫會低一點,所以穿衣的起點標準可以比媽媽多穿一件;如果已經是學步兒童。
或者是已經蹦蹦跳跳的學齡兒童,那就不用太擔心了,因為他們動個不停,代謝量大,相對體溫會高一點,所以穿衣的起點標準可以和媽媽一樣,甚至可以比媽媽少穿一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