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小女孩因為媽媽懷孕4個月而寫的心酸遺書。
真的好冷、好孤單,我不要再這麼可憐的過了,所有的快樂都不屬於我的,所有的幸福都不是我的。我就是多餘的,沒有人再愛我,我就是家裡的邊沿人……
你們要給我買玫瑰和百合喲!
你們要給我放煙花和鞭炮,慶祝我終於擺脫痛苦了。
你們要給我穿我喜歡的連衣裙,我還要為那種很淑女的圍巾和靴子,我要美美的走……
不要把我埋到深山裡面,我一個人在那裡會很孤獨和害怕的,把我埋在我家的後院,這樣我就不會孤獨和害怕了。
要想我哦,以後考起大學了要常來看我!
在這番略帶戲謔的稚嫩語句中,似乎能看到這位女孩強裝笑顏的樣子,讓每個看到的人不免心酸。
原來這個孩子是因為在家時無意中聽親戚說起,父母正在準備生第二個孩子。孩子一下子毛了,堅決反對並跟父母大吵大鬧:「你們要再生個弟弟妹妹,我就不去上學了,也不想活了!」
看到孩子的遺書,爸媽非常吃驚。孩子的媽媽說小女孩不是第一次反對父母生二胎,在她上小學四年級時,曾經因為父母打算生二胎而離家出走。
看看其他例子:
7歲大的男孩天天(化名)常常虐待才1歲多的妹妹,趁父母不備用針扎她的臉,甚至用打火機燒她的手指;
14歲的女孩看到爸媽生二胎索性離家出走,父母在同學家找到她,她勉強同意搬到外婆家住,卻自此連「爸媽」也不肯叫;
5歲女童小凡(化名)聽到媽媽說要個弟弟,女兒一聽不耐煩了,她試圖勸說女兒時,女兒卻摔下飯碗就跑回房間,關上房門再也不肯出來。
父母生二胎,為何受傷的總是大寶?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老二的加入對老大的情感波動和心理調節可能要遠遠大於金錢上的衝擊。這些孩子都是獨生子,平時父母所有注意力都在他們一個人身上,而弟弟妹妹的到來,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由於父母的忽略或者將更多的愛給二寶,大寶可能就會失落和嫉妒,完全看家長如何引導,家庭尤其不要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孩子對這個非常敏感。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要不要再生一個不是由孩子來決定的,孩子不能干涉父母的權利。但是父母也應做到儘量客觀陳述二寶到來可能帶給家庭的變化,在態度和言行舉止上,儘量保證做到公平對待;父母應儘量給與大寶足夠的安全感,讓大寶意識到家有兩個孩子是很正常的現象;儘量引導大寶學會分享,接受二寶的到來。
爸媽如何幫兩個孩子日常和諧相處?
1、父母當旁觀者
在處理兄弟姐妹之間衝突的時候,父母要把自己當做一個旁觀者和調解者,不要參與進去。
2,不要隨便比較
兩個孩子的家庭,孩子們對父母的比較尤其敏感,稍微一點貶低自己或抬高對方的行為都可能被孩子捕捉到。
3,鼓勵孩子之間積極表現
當孩子們友好相處時,爸媽要及時讚揚,平時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姐妹情、親情互助方面的電影也有利於孩子們相處。
4,二寶6個月前可多愛大寶
二寶出生後的6個月對大寶尤其重要,父母在這階段可以將愛多給大寶,讓孩子感受到二寶的到來爸媽還是愛自己的。往後對兩個孩子不要偏向任何一方。
5,不要掩飾對孩子的愛
愛要大聲說出來,尤其對孩子,不僅身體力行,父母更要善於表達出心底的愛,直接說出來最簡單。
生理角度,生二胎的最佳間隔時間應在三年以上、五年以內
如果女性頭胎是剖腹產,再次懷孕的間隔一定要滿五年,一胎剖腹產的女性會留下手術造成的疤痕,二次懷孕時,隨著胎兒的發育,子宮會不斷增大,子宮壁也會變薄,若宮壁傷口癒合不佳,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過程中容易脹破造成腹腔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
相處角度, 兩個孩子相差3~6歲最好
如果兩個寶寶之間的年齡差距非常大,長大後可能彼此沒那麼親近。年齡大的孩子也會有怨恨情緒,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地位被新來的寶寶霸占了。如果二胎年齡相差較小,大人會耗盡精力,孩子還容易相互嫉妒競爭,如果家裡沒多餘人手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