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隨地健手健身運用五指健身術,最大的優勢就是隨時隨地:讓冗長的會議時間變得更有意義、電腦前休息的十分鐘有了內容、餐前等待上菜不再躁……這一切的前景是,只要我們想,所有雙手空下來的時間,都可以是健身時間。以下分享大家隨時隨地以雙手五指按摩保健自己....
兩邊手都要按
緊張或是累了
按一按精神就好多了
【動動五指可強五臟防治病】
手部有6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溝通,大約有99個穴位,可以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
推拿或按壓這些穴位,幾乎可以緩解全身疾病。
拇指對應肺部經絡;
食指對應大腸經絡,能反映胃、腸和消化器官的狀況;
中指對應心包經絡,反映五官、肝臟的狀況;
無名指對應三焦經絡,反映肺和呼吸系統的狀況;
小指對應心、小腸經絡,反映腎臟、循環系統的狀況。
中醫:手指與五臟有關係
脾經在大拇指末節。在孩子的大拇指肚順時針方向旋轉推動能補脾;將大拇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推動能瀉火。兩者統稱推脾經,可以治療孩子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等。
肝經在食指末節。
由指端向指根推動,能治療煩躁不安、驚風、口苦等病。
心經在中指末節。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推動,能治療高熱引起的神志不清、口舌生瘡、小便發黃等病。
肺經在無名指末節。
在孩子的無名指指肚順時針方向旋轉推動能補肺氣,由指端向指根方向推動能清肺,可治療咳嗽、氣喘、虛汗等病。
腎經在小指末節。
在孩子的小指肚順時針方向旋轉推動能補腎,可治療發育不良、慢性腹瀉、遺尿、虛喘等病。
按摩手指能養生
按摩拇指可緩解過敏性皮炎,脫髮,喉嚨痛。
按摩食指可緩解便秘,食欲不振,胃痛,慢性胃炎。
按摩中指可緩解疲勞,食慾旺盛,耳鳴,頭暈。
按摩無名指可緩解感冒,咽喉疼痛,頭痛,尿頻,汗多,宮寒。
按摩小指可緩解肩痛,腰痛,月經不調,視疲勞,肥胖,失眠。
我們根據身體不同地方的疼痛感去選擇需要推拿的部位選擇不同的手指進行按摩推拿,經常按摩手指可以幫助你健康活血有效保持身體健康。
《頸部疼痛何不用按摩治治》
1.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3.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繃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5.遠道點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側、小腿外側尋找壓痛點。於此反應點施點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將兩手掌合併擦熱,隨即雙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動,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兩手變替掐捏足踝後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兩耳:用手提拉雙耳,然後搓揉,待耳發熱為止。
由上,我們知道了如何按摩緩解頸部疼痛,建議您每日可自行施術一次。手法由輕漸重,以能忍耐為度。依法施術,一般1-2月即可見效。
拍拍手.緩解疲勞
過手部反射區來調理疾病,適合各年齡段人群,簡便易學,且行走、座談、聊天、晨練等都能同時進行,非常方便。
兩手掌相互拍擊,可以改善血液,加強內臟功能、調節心情;兩手背互擊,可調節生殖系統毛病,可以有效緩解疲勞。
做瑜珈也經常練習拍手,能起到很好的防病和保健的作用。
肩膀痠痛
手心向上 就能放鬆肩膀 這招太好用了!
不論陣日與電腦為伍、切菜、照顧小孩或為病人換尿布,或講電話做業務的人…,總會感覺肩頸痛到不行,不時要去找師傅「喬」一下、哀嚎幾聲…。
桃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說:很多人只要碰到壓力、情緒緊張,或需要用力專心應付眼前發生的事情時,下巴與頭都會不由自主地向前傾斜,肩膀聳起來,形成肩頸僵硬疼痛很普遍。而且如果不是別人提醒,民眾永遠不知道自己有上述問題,「這樣的比例在全人口來說絕對大於五成!」。
養生太極老師楊織宇教大家一招:「總是手心向上的坐著,肩膀自然就會放鬆下來。」;你可以試試看,一手仍然打電腦,一手則手心向上;就會發現打電腦的那個肩膀緊繃聳起來,但手心向上的那個肩膀鬆鬆地垂下來,差別立判。
而且奇怪的是,當兩手心向上坐著聽人說話時,心情平靜,比較聽得進去,且逐漸有種法相莊嚴的感覺。
接下來,你再手心向下放在膝頭或大腿,就會發現肩膀又緊繃著聳起來了。
手心向上,接納世界,沒什麼好抗拒或像豹子般想要撲殺出去,用這個簡單方式,一個姿勢的調整,體驗到放鬆,同時善待了身體與心靈。
6招穴道按摩 搶救睡眠品質
有誰每天都很難入睡的人可以試試看哦。。
會睡的女人美到老!但偏偏有睡眠問題的女性,竟然是男性的1.5倍,且付出的健康代價比男人高,中醫師教妳6招穴道按摩,幫妳一夜好眠!
治療頭痛、疲倦有效
您有頭痛之困擾嗎
利用左鼻、右鼻之呼吸就有療效
我們的左邊、右邊鼻孔,吸氣、吐氣時有沒有一樣?
您會回答:一樣的。其實是不一樣的
平常頭痛時可以用手把右邊鼻孔關起來,只用左邊鼻孔吸氣、吐氣,約五分鐘,頭痛就好了。
如果疲倦、累了,相反的關起左邊的鼻孔,只用右邊吸氣、吐氣,不用多久,馬上精神好起了。
起床時,可以注意哪邊吸氣、吐氣比較快?左邊或右邊?
如果左邊比較快,覺得提不起精神,可以關起左邊鼻孔,用右邊呼吸,很快的精神會好起來。
因為右邊屬於火氣,比較會熱,左邊比較會涼。
男生大部分吸氣、吐氣在右邊,所以他們比較會生氣。
這是一種自然的處理,很多人試過也有效果,不像吃藥會有副作用。經常清楚的吸氣、吐氣,對身體也好。
【沒事多壓壓,壓壓多美事】
想要美麗健康,來壓壓多美事^^
久坐易致消化不良 常按穴位促消化
專心工作的人群一定經常坐在辦公室裡,一大早上班,下班後還加班,雖然拼搏認真工作是好事,但是久坐無益於身體,也許會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腹痛、胸悶不暢及胃腸道功能紊亂等不適出現。中醫的穴位按摩對這樣久坐所引起的病症有較為明顯的治療作用,閒暇時間不妨試試。
1、用雙手拇指貼於胸前,其餘四指貼於兩腋下,相對用力提拿胸部肌肉,提拿一下,放鬆一下,同時由內向外移動,重複3遍。
2、用雙手拇指從人體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之中點的膻中穴向兩側乳中穴分推,並沿肋間繼續向外平推至胸側,然後向下移一個肋間隙,再從胸中線開始至肋間向外分推至胸側,循序而下。
3、從腹中線向兩側分推,由上腹部向下腹部依次分推,反復3遍。
4、用雙手拿捏腹部。從一側腹部向對側進行,上下腹各拿捏1遍。拿捏時,用雙手拿起一塊腹部肌肉(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輕輕提起稍停片刻,鬆開前移,再拿捏起一塊肌肉,放鬆再做,重複3遍。
5、用手掌按摩腹部,先從腹中央開始,順時針環轉摩腹,並由內逐漸向外環轉,做30~50次。再以逆時針方向由外向內環轉50次。
每天下午1-3點這個時間段揉肚子,促進消化的效果最好。這是因為此時段小腸經經氣最旺,按揉肚子可以加速小腸吸收,能促進消化。另外,按摩肚子上的中脘穴(臍上4寸)可緩解胃痛、腹脹、嘔吐等。
人體兩個止汗穴
親愛的臉書家人: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對止手汗效果明顯。「合谷」意指大腸經氣血彙聚於此,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
現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達到使汗腺收縮的效果。操作時用一手的大拇指來用力按揉對側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
足三里:位於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按足三裡對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能提高機體防病的能力。
按揉足三裡對常年身體虛弱、汗出過多的患者更為適宜。按揉時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壓,邊按邊揉,以產生酸、脹感為度,每次按揉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鐘。
舉手治病療法
簡單按壓法 順利排便
如何消肚肚
左手大魚際常搓保健康
[腳趾運動 - 剪刀石頭布]
用腳來模仿手的猜拳動作,不但能鍛煉到腿部經絡,還能緩解腰痛﹑幫助精神放鬆﹑使頭腦靈活.
睡前每個動作各做10秒為一循環,共作5循環,保健又養生.
每日搓手可以增強抵抗力
搓法:一隻手固定,轉另一隻手的大魚際,兩手上下交替。兩個大魚際向相反方向對搓,
大約搓一到兩分鐘,整個手掌便會發熱。
這樣做可促進血液循環,強化身體新陳代謝,所以能增強體質。
多雨季節祛濕 常刮6個養生穴位
清明時節,雨水增多,人體濕氣大,如果不及時排除濕氣會誘發疾病。刮痧是一種很好的祛濕方式,春季祛濕不妨多刮刮血海穴、豐隆穴、中脘穴等穴位。常刮身體六大養生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濕效果。
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後,會在膝蓋內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作用:可輔助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氣逆腹脹、濕疹、皮膚瘙癢、貧血等狀況。
豐隆穴: 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作用:濕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濕、清神志,可輔助緩解痰濕誘發的胸腹痛、嘔吐、便秘、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等狀況。
陰陵泉穴: 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處於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作用:在陰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內化濕邪的作用,還可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輔助緩解腹脹、泄瀉、水腫、膝痛等。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在肚臍上4寸的腹中線上,可仰臥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作用:這個穴位對於緩解伏天暑濕造成的腹脹、反胃、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對於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地機穴: 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在陰陵泉穴直下3寸,即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脛骨內側面後緣處。作用:地機穴具有較強的解痙鎮痛、行氣活血功效,可用於輔助緩解腹痛、腹瀉、水腫、月經不調、痛經等狀況。
天樞穴: 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兩側兩寸處。作用:在祛淤邪的同時要給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濕邪、毒邪從糞便排出,起到緩解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人體五臟排毒要穴
上班族指尖按摩排毒法~鬆通12經脈--消除全身疲勞
緩解焦慮的穴位:井穴
突然感覺焦慮不安時,按壓手指甲床兩邊的「井穴」,尤其中指、無名指,分別有心包經、心經通過,按壓後對鎮定情緒有很好的效果。
平時也可按壓百會、內關、神門、陰陵泉、三陰交等穴道自我保養。
睡前耳朵操 增強記憶
將雙手壓住兩耳之耳朵鼓
然後放開手有卜一聲如此重複做24下
將雙手壓住耳朵並將耳朵反折
此時雙手食指壓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24下
想了解更多傳統中醫穴位養生、偏方、健康醫療相關資訊 可到此社團
多少人拚命掙錢存款再又把錢轉存到醫院!都說很無奈卻從不反思…想要健康。為了以後生活的質量,不要光拚命賺錢,要注重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的健康多留意身體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