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選在即,移民政策目前處於全面收緊期。日前,新加坡人力部(MOM)繼提高DP和LTVP申請標準之後,再放大招:規定從2015年10月1日起,新加坡的公司要申請EP時,除常規文件外,還需要提供其他三項信息,以確保新加坡本地居民(PR和公民)被公平對待。
這三項信息分別是:
1.本項職務申請中由新加坡本地居民所提交的數量;
2.是否有新加坡人被安排面試;
3.公司目前技術管理人才中新加坡本地居民所占比例。
如果缺少這三項信息,公司申請工作簽的權利有可能被剝奪。
來自新加坡人力部(MOM)官網截圖
顯而易見,這項政策的出台有著深刻的時間背景,大選在即,選民們所關心的「工作機會和社會資源被外國人侵占」問題再次成為議論焦點,MOM此項政策,意在為本地居民爭取更多的工作機會,討好本地選民。
加大EP申請難度
而對於來新加坡務工的外國人來說,工作準證的申請變得更加艱難。之前DP(家屬准證)和LTVP(長期探視准證)政策的變化,已經讓很多外國人打了退堂鼓,謀求回國發展。而這一項政策的出台,對於外國人所在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來說,EP份額變得更少,申請EP變得更加艱難,無疑是讓情況變得雪上加霜。更加要命的一點是——DP標準雖然提高,但總算是公開透明的,上了$5000一般就能申請成功。而EP的申請,雖說月薪在$3300以上就有可能批准,但是同時還受學歷、在新加坡待的時間、在新加坡的長期居住的可能性、所從事的工種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這其中到底哪一條影響因素最大——你猜。人力部永遠不會告訴你到底結果是怎麼測算出來的,更何況根據在MOM網站測試的結果來看,即便是北京大學剛畢業的學生,也要月薪最少拿$3400,才有可能拿到EP。
專家給出的建議是:
不管你是首次申請EP還是更新EP,都儘可能早地提出申請,政策隨時在變,而就目前來看,是逐步收縮,所以越早越好。準備材料儘可能詳盡,儘量爭取一次通過。
與工作準證申請政策正在逐步收緊相反,新加坡的創業環境正在逐步放寬鬆,所以有從商經驗的人士,可以考慮先申請創業准證,申請PR也會變得相對容易一些。
關注Facebook 新加坡新聞,工作頻道 每天更新新加坡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