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哪吒」居然不是中國小孩!他竟然是印度的……

@ 2015-09-09

話說天宮的花果山維和行動,第一天便遭遇挫敗,偌大個巨靈神,居然被孫猴子三回合就打得落花流水。於是上頭的軍事觀察團便發話了:

「老李,上哪吒!」

為什麼上哪吒?因為巨靈神是以龐大面目嚇人,歸結起來就是個「威懾」作用,實際沒啥本事。而哪吒卻是個小孩模樣,猴子見了他,自然不會放在眼裡,可真打起來,猴子便知道了,這才是玩命的來了!

這就好比是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看來,撮爾小國而已,拿手指頭一擰就能把你滅了。可實際上呢?正相反,是以色列幾天就把阿拉伯聯軍打得落花流水。

(圖片翻攝自toutiao)

所以這一仗,恐怕是西遊記開篇以來,孫悟空面對的最強敵人。一上場,他便化身三頭六臂,好在孫悟空也會這一招,同樣是三頭六臂,兩個便廝殺起來。

其實這一仗很難分勝負,因為孫悟空有七十二變與金箍棒,哪吒則有法寶,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但問題就在於這是悟空做主角的戲,哪吒不過是個配角而已。所以最後,自然是悟空偷拔毫毛化為本相,真身卻繞到哪吒身後,偷襲得手。

這便來說哪吒了,小時候看這段故事,一直覺得很奇怪,因為李靖分明姓李,為什麼他的孩子就姓哪?哈哈,這自然是小孩子的問題。可後來仔細琢磨琢磨,還真琢磨出問題來了。

好吧,那麼咱就來說說,哪吒究竟是什麼來頭?

(圖片翻攝自toutiao)

說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源頭其實在元代,一本《三教搜神大全》,說哪吒姓李,出生時,左手掌有個「哪」字,右手掌有個「吒」字,所以起名哪吒。因為下海捉龍抽筋刮鱗,惹下如此大禍,李靖就想殺了他以絕後患。於是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一縷靈魂卻得了太乙真人收留,拿荷藕做骨骼,荷葉做肌肉,從而得以起死回生。

可這故事的誕生,已然是元代。更往前呢?其實唐代的《開天傳信記》便已然提到了「哪吒」這個名字,只不過這個版本里,哪吒與李靖沒半毛錢關係,在那個故事裡,哪吒的父親,居然是佛教里的毗沙門天王——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多聞天王!

換句話說,哪吒根本就是什麼中國小孩,他根本就是印度神話傳說中的神明。

(圖片翻攝自toutiao)

在佛教傳說中,毗沙門天王與哪吒都是軍中的護法神。甚至在唐玄宗時代,唐人還曾祈求毗沙門天護持,作法之後,果然有金甲神將在城東北雲層中打著鼓吹著號角地出現,一連三天地動山搖,而蕃兵營中的弓弩,也都被老鼠咬斷弓弦,再也無法作戰,唯有悄悄潰走。

不過,毗沙門天王得第三子那吒太子,只是常捧塔侍立在天王身邊,卻沒說有什麼能耐。

(圖片翻攝自toutiao)

而在日本戰國之世,在戰國遊戲迷以及日本歷史愛好者中頗有聲譽的上杉謙信,他的戰旗便是一面毘字旗,「毘」其實就是毗沙門天王的「毗」,上杉謙信被稱為毗沙門天的化身,在當時的日本有「戰神」之譽,一時之間,「毘字旗到,所向披靡」。

所以,長期以來,毗沙門天都被視為軍人的保護神。直到元明,才終於被托塔李天王取而代之。而真正的毗沙門天,便只好躋身在四大天王之列,被安排去掌管什麼「風、調、雨、順」之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