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一代影后林黛愛巢解凍 為何自殺曾是謎(圖)

@ 2015-09-06

一代影后林黛(資料圖)

房子保持50多年前的歐陸風格,其中很多家具是林黛設計

化妝盒、面霜、貼雙眼皮的膠紙,40多年原封不動,反映男主人的長情,而整齊放置的封面雜誌,寫有說明的劇照,則說明林黛是一個認真和細心的人

已故一代影后林黛逝世51年,當年她在住所內開煤氣和服食安眠藥雙料自殺,自她逝世那一刻,其夫龍繩勛刻意將愛巢原封不動,活在緬懷之中,從此,時間恍惚停住一樣。去年,龍繩勛去世,兒子龍宗瀚決定將亡母珍貴的遺物無條件捐贈香港康文署,希望令一眾林黛影迷能更了解偶像的生平事跡,絕大部分林黛生前的服飾、生活照片、所用過的家具和電影劇本等,3月底都已由大坑故居搬到香港沙田文化博物館,這個保留了多年的時間錦囊,終被解封。

他對太太的死很內疚,就算再有錢,也不捨得改動這間屋,他要懷念太太。

51年後,再走進林黛故居,猶如進入時光隧道,打開愛情的錦囊

踏進林黛故居,由打開大門所見的紙貼壁畫到居室內絕大部分家具和布置,紅色絲絨沙發、歐陸式的梳妝檯和壁爐,一切都由林黛設計甚至縫製。屋內一切,儘管部分物件已經發黃髮霉,多年來仍然原封不動保持原貌。龍繩勛的好友、資深大律師清洪說,龍繩勛很少談及已故的太太,「因為他很愛林黛,對太太的死很內疚,所以就算再有錢,也不捨得改動這間屋,他要懷念太太。」

屋內最神秘的地方,要屬主人套房。龍繩勛生前嚴禁閒人內進。走進這間居室,一道闊大的落地玻璃,用三層窗簾緊緊遮蔽。梳妝檯上的化妝箱、首飾盒,甚至是已發黃的雙眼皮膠紙,依然原封不動。化裝箱內一支外殼已氧化的唇膏、發霉的眉筆以及睫毛夾,雖然統統過期,但全部都是龍繩勛的寶貝。

這次捐贈亡母遺物,源於龍宗瀚有意裝修父母這間舊屋,當他整理舊物件時,儼然打開了父母的愛情錦囊。他發現很多關於林黛的珍藏,於是朋友便提議將之捐贈博物館,不過有的是自己從小見到大的物品,就會保存下來。像亡母的油畫以及一幅巨大的黑白照片,裝修之後繼續掛在家中。一歲多就失去母親的龍宗瀚對母親的一切也是從整理遺物的過程中了解。他認為母親是個聰明的女人。「那個年代她已經懂得自己成立公司,自訂合約保障自己,而且全是英文,以當年來講,男人都未必能做到這樣。但她只有靠演戲才能表現出她的能力,那個年代是男人的年代,女人再怎麼聰明,最多也只能做個高級秘書。做生意?不會有人願意和女人合作。」

每件衣服都很有心思,一有破損,都會親自修補。《花樣年華》張曼玉的造型便參照了當年林黛的衣飾。

最初看林黛的照片,會覺得她的造型怪怪的:梳著高高的髮式,描著濃黑的眉毛和眼影,但她正代表了香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尚風格。在香港導演王家衛眼中,林黛就是香港上世紀60年代美的標準。他曾說:「每個年代都有美的標準。林黛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標準:高大、豐滿、眼大大。我拍《阿飛正傳》時劉嘉玲就是仿照林黛設計,我覺得劉嘉玲有這種味道。」其實,以同樣年代為背景的《花樣年華》,張曼玉的造型也非常得林黛化,其中的服飾也參照了當年林黛的衣飾。

林黛演得出色,留學美國的她,女紅也相當了得,可謂是博學多才。打開她的衣箱,發現裡面絕大部分都是她親手縫製的服飾,衣服上更銹滿珠飾,手工精緻得令人讚嘆。

模特莊思敏有幸踏進林黛故居,更有幸成為首位試穿林黛服飾的藝人。「看過衣服後,我才驚覺當紅時期的林黛,腰圍只有18吋,我怎樣減肥都沒可能穿得下,她的身材真是太好。我禁食兩餐,只能勉強穿下其中尺寸稍大的幾件衣服。看她親手釘繡和縫製的旗袍,就會知道她是一個做事細心和認真的人。」

容祖兒日前也來到林黛故居參觀,最讓她感到難忘的,是從林黛的生活細節,體驗到一代巨星的專業精神。「她每件衣服都很有心思,現在看來也不過時,而且一有破損,林黛都會親自修補,她追求藝術完美的那種精神,很值得我學習。」容祖兒說,看完這些衣服,對自己的個唱服裝帶來了不少靈感。

林黛自殺當年是個謎

中外電影圈中,自殺身亡的明星不少,其中女明星香消玉殞更是讓人唏噓。在早期中國影壇,有阮玲玉因「人言可畏」自殺;在香港影壇,僅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就有林黛、樂蒂兩人自殺;1974年,年僅18歲的白小曼亦步林黛後塵;1985年,翁美玲在寓所自殺。其中,四度在亞太影展封后、有著銀幕絕色美人之稱的林黛(1934~1964)自殺,最讓觀眾疑惑。

林黛原名程月如,是香港電影史上名頭最響的國語片女演員,父親是政界名人程思遠。1934年生於廣西桂林,1946年隨家人遷居香港。1957年憑在電懋公司主演的《金蓮花》,第一次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1958年被邵逸夫挖到邵氏公司,同年主演的由李翰祥執導、邵氏公司第一部彩色影片、獨闢蹊徑用黃梅調拍攝的《貂蟬》一炮大紅,令林黛再獲亞太影后桂冠。林黛進邵氏後「獎運」連連——連續憑《千嬌百媚》、《不了情》獲封亞太影后,創造榮獲四次亞太影后的殊榮,至今無人能敵,是當時香港最紅的大明星。

17歲,角色遭換,曾吞服安眠藥自殺,幸被搶救

相傳林黛曾與多位圈中人談戀愛。林黛初進電影圈時只有17歲。然而不知何故,收她為基本演員的長城公司老闆袁仰安,卻始終讓她坐冷板凳。陳蝶衣的《香港影壇秘史》中記述她與「長城」因續約問題鬧翻,「長城」於是將原定由林黛演出的電影轉讓他人,1951年12月8日,想不通的林黛就第一次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過一回,幸被當紅小生嚴俊緊急送醫院得到搶救。此後,林黛在公司當紅小生嚴俊幫助下慢慢走上銀幕,飾演了多個角色。

然而好景不長,林黛與嚴俊的感情很快破裂,她與電懋公司有著「憂鬱小生」之稱的雷震相好了。可是,這段感情也沒維持多久。1959年,轉投邵氏第二年,林黛赴美進修,在紐約遇見了國民黨前雲南省主席龍雲的第五個兒子龍繩勛,後者向她大獻殷勤,陪她旅遊,給她當導遊,感情如膠似漆。

林黛回香港後,因與羅維導演為片酬問題對簿公堂,心情煩悶,加之龍繩勛又遠在美國,便與邵氏當紅演員張沖成了密友,以致緋聞不斷。後來龍繩勛再回香港,終於與林黛於1961年2月12日正式結婚,婚後的林黛繼續拍片。

30歲,感到工作上被拋棄再次自殺,香消玉殞

1963年,林黛在美國生下兒子龍宗瀚,也就在這時,林黛與龍繩勛之間的矛盾也日益暴露,激烈爭吵時常發生。與此同時李翰祥起用「老星」樂蒂和新人凌波主演了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台》,創造了邵氏公司最新的歷史輝煌,這對林黛的打擊無異於雪上加霜,使她感覺自己好像被拋棄了。就在這個鬱悶的時候,邵氏公司有位平時對林黛懷恨在心的導演,當眾辱罵林黛「你還神氣什麼?你已經一天不如一天地走下坡路了」,致使林黛放聲大哭。回到家中,林黛又因在氣頭上,為傭人之事與丈夫吵了一架,一氣之下,林黛在寓所服食過量安眠藥兼吸入煤氣自殺,失救而死,年僅30歲,時為1964年7月17日。

林黛工作態度認真,人緣甚佳,可是個性倔強,也愛使小性子。在「長城」從影之初的那次仰藥輕生,其倔強性格可見一斑。可惜第一次獲救,第二次就沒那麼幸運了。林黛死後第三天,其夫龍繩勛在香港報紙上發表了林黛的兩封遺書,從中可以看出,林黛不一定真想死的。她甚至在遺書中說:「萬一你真的想救我的話,請千萬不要送我到公家醫院去,因為那樣全香港的報紙都會當笑話一樣的登了!只能找一個私人醫生,謝謝你。」可惜的是,大家少爺龍繩勛,並未想到她真的會尋死。林黛把他推出房門後,他回到書房看書到凌晨3時,推臥室門不能進後,他便出去遊玩,直到次日中午才回家。打開房門後,龍少爺看到林黛仍然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還以為她睡著了,可憐林黛左手攥著15個月大兒子的照片,右手拿著天主教大獎章走了……

林黛的父親程思遠曾這樣評價女兒:聰穎有餘,剛毅不足。他曾說:「林黛在影壇上地位愈高,其意識形態就愈感孤立,其心理發展就越與現實社會脫節。她這些年來汲汲皇皇於財富的追求,汲汲皇皇於榮譽的保持,內心緊張得透不過氣來,大大地影響了她的家庭生活,即是說,她的脾氣大了,不易侍候。」(見《星光燦爛》)這雖然不一定能說是林黛之死的全部原因,但作為一個參照,也許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