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飆漲80% 消費者買不下手 菜販減少訂貨

@ 2015-09-04

菜價飆漲80% 消費者買不下手

菜販減少訂貨

(馬六甲3日訊)由於天氣因素及馬幣貶值,導致本地菜的市場價格上下波動價差相當大,入口菜價格則一路飆高,有的漲幅高達80%,以致現在菜籃族到菜市場需先問清楚菜價,才決定購買何種菜,以免吃貴菜。

而面對不論是本地或是進口的各類蔬菜,近日來每天報價都不穩定的菜販們,也大嘆生意難做!

為了減少損失,菜販們被迫調整經營策略,多采保守的販售方式,減少訂貨量,避免有價無市,至少是少賺,也少賠。

菜販們指出,來貨價格太貴的蔬菜,以現在的市道不景氣,經常乏人問津,精明的菜籃族會逐一詢問菜價,挑選較便宜的買。

「蔬菜的保鮮期有限,如果訂太多本來就很貴的菜,到時賣不出,就會不新鮮。到時蔬菜的賣相不佳,虧本賣可能都很少人要買。」

仙特拉巴剎菜販林秀琴受詢時這麼說。

小販們每天必須更新白板上的各類蔬菜市價,讓顧客了解最新行情。

他分析說,本地菜的價格時高時低,差額相當大,難以捉摸,是因為天氣的因素,最近天氣陰晴不定,時而豪雨,時而乾旱酷熱。當本地菜供應量大增時,價錢就會便宜,反之會三級跳;而入口菜則純粹是因為馬幣貶值的緣故,價格一路飆升,沒有下跌,令市民被逼吃貴菜。

胡蘿蔔價格漲幅大,5公斤成本15令吉。

胡蘿蔔漲幅最大

菜販們受詢時說,在進口蔬菜中,漲價幅度最大的是胡蘿蔔和中國進口的包菜花。胡蘿蔔的成本從一箱5公斤9令吉,漲至15令吉50仙,飆漲近80%。

菜販們感嘆生意難做,菜籃族的家庭主婦也天天需要為菜價而煩惱,同樣的買菜錢,現在能買到的菜量明顯變少,種類也受限,整個蔬菜產業鏈都受到輕重程度不一的影響。

菜販們感嘆生意難做,菜籃族的家庭主婦也天天需要為菜價而煩惱,同樣的買菜錢,現在能買到的菜量明顯變少,種類也受限,整個蔬菜產業鏈都受到輕重程度不一的影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