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門弄斧,納吉打出老豆敦拉薩的排華牌,企圖穩住基本盤。其實敦拉薩的排華論述都是來自馬哈迪。

@ 2015-09-01

班門弄斧,納吉打出老豆敦拉薩的排華牌,企圖穩住基本盤。其實敦拉薩的排華論述都是來自馬哈迪。納吉馬仔說,Bersih 集會是華人挑戰馬來人尊嚴,馬哈迪偏偏去了兩次。

《手機快報》獨家特約:

大叔吹水,大話時局,講故事之一

打出最後的種族牌,納吉要證明自己比馬哈迪更排華

Bersih 4.0集會舉行前,巫統的宣傳機器就定調在這是一個華人大集會,挑戰馬來人尊嚴的主線上。

舉行前幾天,那個聯邦直轄區部長東姑安南就說,如果多華人出席這個集會會導致劉蝶事件再次發生。

Bersih 4.0集會的第一天副首相阿末扎希就大聲說,出席這個集會的80%是華人,會秋後算帳,Utusan 說這是DAP Bersih大集會。那個退出DAP後升官發財,比巫統更加巫統的東姑阿茲則說,這個華人金錢贊助的Bersih 是在向馬來人宣武楊威。還有很多很多。。。

巫統權爭,華人是羔羊

巫統把Bersih4.0原本的訴求扭曲到華人挑戰馬來人尊嚴,一點都不叫人吃驚。找華人作為代罪羔羊,遷怒與華人,轉移焦點,讓巫統黨員團結在當權者下,企圖在馬來社群中製造仇恨華人情緒是巫統出現權爭時的常態。

這次納吉面對26億醜聞也想不例外,再使用同樣的手法。其實納吉的老爸敦拉薩是採用這個手段的開山鼻祖。過後馬哈迪也使用過,那些想在巫統黨內上位的政棍幾乎都同過同樣的手法。老實說,308之前,華人真的很怕!

年長的華人都知道納吉的老爸敦拉薩是第二任首相,是一位非常反華人的首相。江湖一直有傳言,如果追問1969年大選「513」事件幕後的主使?敦拉薩脫不了責任。那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奪權大計,製造種族騷亂,逼使當時首相東姑阿都拉曼下台。

513爆發,敦拉薩成功逼宮上台後,即刻推行扶助馬來人,在各領域打壓華人的新經濟政策。馬來人是bumi putra這個詞彙,bumiputra在什麼領域都必須得到優待就是敦拉薩的得意之作。

馬哈迪是排華論述之父

不過沒有去了解歷史的年輕一代可能不知道,新經濟政策的精髓全部來自馬哈迪年輕時候撰寫的那本《馬來人的困境》(Malay Dilema)。年輕的馬哈迪不但言行上排華,還著書寫文章宣揚排華的思想,後來巫統領袖的排華論述大部分都是來自他的這本書。

如果說,敦拉薩是第一個實施打壓華人政策的首相,那馬哈迪應該被稱為是排華論述之父。

敦拉薩通過煽動極端馬來種族主義,在巫統里贏得支持,年輕的馬哈迪有一份不可抹的功勞。年輕的馬哈迪在1960年代因為極力鼓吹巫統排華思想,結果 被東姑阿都拉曼開出巫統。敦拉薩上台後再把他拉回巫統,再給他做部長。臨死前還吩咐當時的副首相胡先翁上台後必須委任馬哈迪做副首相。馬哈迪後來逼宮把胡 先翁拉下馬,那是題外話,有機會再寫。

馬哈迪面對危機也打排華牌

馬哈迪上台後,雖然雖然加強推行馬來人之上的種族主義政策,不過也向華社釋放善意,但是當他1987年在巫統面對東姑拉沙里和慕沙希旦聯手的挑戰 時,他也再次使出極端的排華言行。當時他還以我國華巫種族關係緊張為由發動著名的茅草行動,抓了大批華教人士和政治人物,製造馬來人急感,以穩住黨內的基 本盤。

不管我們的政治立場是怎樣,面對歷史必須誠實。說到那段歷史,現在我們大家推崇的安華也必須受到批判,他當時是教育部長,是幫凶之一,,當時他堅持推行政府派遣不諳華文的教師擔任華小行政四個高職的政策,結果華社決定一連3天,在有關的華小舉行罷課抗議。

而當時身為巫統青年團團長的納吉極端言行也不落人後。他在吉隆坡Kampong Baru附近的大操場舉行了一個聲勢浩大的馬來人大集會,有人說,他當時 演講時發誓要以馬來西亞華人的血液來洗他的馬來短劍,不過無法得到證明,不過當時去採訪的記者的確看到現場掛著這樣的布條。

以上簡略的敘述,要帶出來的一點 就是,在巫統的歷史中,每次巫統當權者在黨內面對挑戰或者有人想奪權時都會把矛頭指向華人,以製造馬來人的危急感,進而凝集自己的基本盤。所以308之前華人最怕巫統出現激烈黨爭。年輕的朋友可以去問問你的長輩。

現在面對黨內外壓力,要他下台的納吉,在這個危急時刻,想通過Bersih4.0集會,企圖掀起排華情緒以穩住陣腳,排華論述之父的馬哈迪偏偏去在現場亮相了兩次。難道納吉可以顯得比馬哈迪更排華嗎?

其實308之前巫統的排華論述有市場有它的歷史背景。308之後,各種族敢敢期期上街示威,加上網際網路的傳播,已經改變了整個政治生態,這個論述還能掀起漣漪嗎?我們很快就有答案。

vi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