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流行為嬰兒進行按摩,普遍都是為了增進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其實嬰兒按摩對生理健康亦有很大益處,最新一期《親子王》由物理治療師從專業角度,講解箇中優點及注意要項。
資料圖片
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表示,早期研究已經確定顯示,由家長為孩子進行按摩,父母透過自己皮膚與嬰兒身體接觸這種簡單行為,能增進彼此的親子關係,被視為是一種愛的傳遞。
此外,嬰兒按摩能提升孩子的觸覺及肢體發展,觸摸嬰兒時,可以藉此讓他們感受及認識自己的肢體。嬰兒按摩並非只適用於早產、過輕、過重或生病的嬰孩,其實所有嬰兒都可以透過按摩,以改善和調理身體機能,尤其可以幫助他們的腦部發展,讓孩子的腦細胞和神經系統,得到適當刺激,從而促進神經系統發育,有利生長及助長智慧發育。
資料圖片
何應輝強調,於物理治療角度看,重複按摩及刺激肌肉,能夠強化肌肉及增加肌肉彈性,使之更為結實,對孩子的肌腱及骨骼發展有益之餘,對於日後發展神經系統,以及做出有意識動作反應方面,亦有很重要的正面影響。
心理層面上,按摩能促進父母與嬰兒之間的交流,令嬰孩獲得安全感及被愛感,有助增加他們對父母的信任。許多專家多年的研究及臨牀證明,按摩能加速嬰兒的血液循環,有助新陳代謝,令免疫細胞保持活躍,抗禦病菌侵襲。按摩也可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速度,以減少便秘的機率。
那麼,甚麼時候替嬰兒按摩最適合?一般建議在早上嬰兒睡醒時進行按摩,這樣可使他們產生愉快及放鬆的感覺。如於晚上按摩能改善睡眠質素,減少哭鬧時間,令嬰孩睡得更安穩。
資料圖片
按摩前,先將浴巾或棉氈放在平面桌上,倒一點嬰兒潤膚油或潤膚乳液於掌心,然後摩擦雙手,讓手和潤膚品都暖和起來才進行。若天氣寒冷應先開啟暖氣設備,以免嬰兒著涼。
按摩手法要輕柔,不要強逼嬰孩保持固定姿勢,如果他們情緒反應激烈,便應暫停按摩。嬰兒頭頂部位因未完全閉合,所以應避免按壓頭部。一般按摩持續為十五至二十分鐘,若按摩時孩子突然哭鬧,可以中斷或更換按摩部位。
剛吃飽或空腹時均不宜進行,應盡量在餵食後一小時按摩,剛沖涼後或睡前均為最佳按摩時間。按摩時可同時播放柔和音樂,可讓父母及孩子更為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