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業界獎學金推出三年多,34名首批獎學金得主已經畢業。梁顯靖(左)將加入美光半導體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從小喜歡藝術的徐瑋璘(右)則如願以償,成為今年的新加坡業界獎學金得主,由國家美術館贊助。(教育部提供)
新加坡業界獎學金今年共收到1600多份申請,合作企業和機構從2012年的28家增至47家,跨越工程、旅遊、保健和社會服務等16個領域。
20歲的徐瑋璘從小喜歡藝術,但她一度以為或許需要去國外求學和發展。然而,過去十年間,本地教育和藝術景觀日益多元,她的人生軌道也隨之發生變化。小學畢業時,她成為新加坡藝術學院的首批學生,之後到剛成立的耶魯-國大學院就讀,而今,她又將在畢業後加入即將正式開幕的國家美術館。
能三次見證新學府和新機構的成立,徐瑋璘自認幸運,現在的她期待為社會帶來積極的改變。
昨天,徐瑋璘和另外91名學生成為「新加坡業界獎學金」(Singapore-Industry Scholarship,簡稱 SgIS)的第四批得主。大學二年級的徐瑋璘將在2017年畢業後,加入國家美術館。她說,去年在國家美術館實習期間親眼見識到美術館的工作,產生了很強的認同感,於是在今年申請新加坡業界獎學金(中期)。
徐瑋璘說:「我很感激在新加坡藝術學院所獲得的教育,但那畢竟只是一所學校,而新加坡還有這麼多人。我希望加入國家美術館,通過公眾教育和拓展,讓更多人能接觸並欣賞到藝術。」
SgIS 於2012年2月由教育部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等政府部門聯合推出,致力於為新加坡多個行業培養以新加坡人為核心的領導者,今年共收到1600多份申請。
培養以新加坡人為核心領導者
頒獎儀式主賓、教育部長王瑞傑致詞時指出,更多企業看到了SgIS 在培養人才方面所賦予的意義,攜手打造以新加坡人為核心的行業領導者。他強調,這些未來的領導者「不僅要擁有才華和技能,而是要從根本上具有奉獻精神」。
王瑞傑說:「SgIS 不只是為企業輸入人才,也是要確保獎學金得主從步入職場開始,能夠通過持續的學習機會和令人振奮的職場進階渠道繼續成長。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奉獻精神,為了你的個人目標、你的公司、你的行業乃至整個社區。」
首批34名得主年底將受僱於贊助機構
首批34名SgIS 獎學金得主將在今年底前正式受僱於贊助他們大學教育的企業或機構。
上個月畢業於南洋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系的梁顯靖(25歲)約一個月前加入美光半導體亞洲私人有限公司(Micron Semiconductor Asia)。梁顯靖從小酷愛鑽研電器,雖然不少同齡人都不看好工程專業,但他毅然選擇了這一行,並成為SgIS 獎學金在2012年的首批得主之一。
梁顯靖說,他在美光公司的實習過程中,向資深導師學到很多實用技能。「他們不但給我很多很好的建議,包括選擇哪些課目單元,也幫我了解未來的職業進階。實習也讓我更加明白在課堂中學到的一些概念和理論。」
SgIS 的合作企業和機構已經從2012年的28家增至47家,跨越工程、旅遊、保健和社會服務等16個領域。
寶德集團(Boustead)自2012年便成為SgIS的贊助企業之一。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許素雲指出,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很多公司所面對的挑戰,SgIS 讓企業能夠提早物色到人才,並與其建立聯繫。
許素雲說:「既然很難聘請到有經驗的人,不如由我們自己為未來培養人才。當我們讓這些獎學金得主了解他們的職業前景,幫助他們成長,他們也會意識到,自己能夠長久在我們的公司繼續做下去,而不是履行了四年合約就離開。我希望接下來會有更多人申請這份獎學金,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更多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