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Grace後,我就決定要請她來做個專訪!當時,她在一個精英媽媽聚集的講座上分享如何培養一個有創造力的孩子,她的演講太有趣兒了,整個過程,我心裡不時跳出大大的「WHY?WHY?WHY?」這到底是怎樣一個媽媽呀?既有東方的柔美謙和,又有美國范兒的樂觀開朗,身形苗條且健美,光有這些已經令人羨慕不已了,她還經營著一家成功的國際雙語幼兒園!
我們一定能從她身上學到些什麼,於是,本期的你我專訪就這樣開始了。
Grace Choi ,美籍韓國人
國際福祿貝爾中國區代表
Rainbow Kids 國際幼兒園園長
在教育行業擁有13年工作經驗
在韓國日報、中央日報教育專欄發表文章
三個孩子的媽媽
你我:先和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吧。你和先生都是韓裔,在美國長大嗎?
Grace:是的。我是14歲和家人移民到的美國,在美國讀書長大。和先生從大學開始約會,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會經常約會(笑)。我們有三個女兒,Megan9歲、Olivia7歲,最小的女兒Emma剛剛9個月。
超級熱愛生活的Grace。
你我:你是國際幼兒園園長,自己又有三個孩子,我要替媽媽們問一下,如何選一個好幼兒園?
Grace:正好有媽媽在問我,自己住的小區附近沒有好的幼兒園,有沒有必要為了孩子的教育搬家到一個更好的區去住?這畢竟涉及到全家的大動作,包括老公和自己的工作安排。
我覺得,這不是簡單的選哪個幼兒園的問題,媽媽要想一想:你要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在我看來,早期教育太重要了,3-6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這個世界如何對待他的方式,他又是如何與世界、與社會、與他人連接的。媽媽們要充分地去了解目標幼兒園的理念,這個功課不能省略。
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這所幼兒園是你整個教育計劃中的合作夥伴和協助者嗎?然後,綜合自己的情況,和先生慎重商議,你就能做出合適的判斷了。
反過來,因為家庭限制不能搬家,也沒有什麼不行,因為這是整個家庭的決定,別忘了父母的教育永遠是最重要的。選幼兒園沒有最好,只有合適,合適的就是好的。
你我粉絲和Grace交流媽媽們關心的話題。帶著問題來與嘉賓互動,馬上關注你我辣媽(微信號:niwolamabang),下次活動見哦。
你我:謝謝你提醒了我們,選幼兒園的本質是我們應該想明白,自己希望塑造一個什麼樣的孩子。面對各種概念的幼兒園,蒙台梭利的、雙語的、國際的、華德福的,還有公立和私立的,你有什麼建議嗎?
Grace:我個人不建議選擇那些專注於某個方面的幼兒園,如語言或音樂的。兒童需要接觸不同的發展領域,這類幼兒園會限制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就大腦發育而言,2至6歲是兒童大腦均衡發展的關鍵時期,控制情商的右腦優先發育,這時如果過多地專注於智商的發展未必是一件好事。
至於不同概念的幼兒園,也要綜合來看。我個人認為,蒙特梭利和華德福的優勢和不足都非常明顯。瑞吉歐教學理念是我比較喜歡的,但是對老師的要求特別高,很難大規模複製。
多元智能理論是我最感興趣的,我創辦自己的幼兒園時,在整個課程和教學過程中就應用了這個理論。當然我最中意的是福祿培爾教學法。福祿培爾教學法堅信每個孩子與生俱來就有某些天賦,作為教育者和家長,我們的職責就是通過各種活動和方式發現這些天賦。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選個合適的幼兒園遠不止這麼簡單,供大家參考。至於公立園和私立園之間的比拼,我覺得應該把選擇權留給家長,這完全取決於他們的偏好。
(註:上述意見為嘉賓個人意見,非你我辣媽觀點立場。)
你我:在具體到挑選某個幼兒園,比如到了決定「去還是不去」的時候,你有什麼經驗或技巧分享給我們嗎?
Grace:我自己也是家長,也有過給女兒換幼兒園的經歷。加上我的園長經驗,我覺得下面這些問題可以給大家做參考。
首先要問清楚學校的教育理念或宗旨;每個月或每周的課程計劃;教師的資質,他們從事教育工作的時間?這些問題可以找園長,也可以問具體的負責人。
然後要求去看一堂示範課,觀察老師在課堂上的表現。會傾聽學生嗎,還是在忙著自己講課?是否有效地提出問題,幫助孩子們思考?幼兒園對老師有定期的培訓嗎?對老師而言,他們需要通過培訓獲得專業的技能,同時也獲得自我激勵。
還有,學校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有固定的溝通方式嗎?詢問菜單!我認為這對孩子非常重要。
最後,你的孩子不喜歡這所學校怎麼辦?退款政策如何?
Grace,你是有多愛美食呀?
你我:謝謝你,這些答案對媽媽們選幼兒園很有幫助。我特別好奇,你有三個孩子,還要經營一家幼兒園,事情一定不比我們少,可你看起來總是很輕鬆、很happy。
Grace:事實上,我絕對不是Superwoman啊!所以我要說,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做到平衡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非常累,每天早上我都需要喝咖啡(大笑)。除此之外,我會向所有人求助(笑)。
我會向孩子們解釋我的工作,和她們討論如何成為一個母親,告訴她們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的保潔阿姨只在工作日來我家,所以摺疊衣物、晾曬衣物、清掃房間、蒸米飯,以及做簡單的食物,如煎蛋這些事兒,我都會分給孩子們去做。她們比你想的要聰明,她們很樂意幫忙。
對幼兒園的老師來說,我會告訴他們,我們的工作是一項偉大的工作,我們需要在孩子身上花很多時間。而我,因為有三個孩子,更需要他們的幫助(笑)。我也會請求我們的家長幫忙,孩子的教育不能送到幼兒園就放手了,我的幼兒園在各方面都需要他們。
你我:善於說「help」是個非常棒的建議。有很多媽媽明明已經非常累了,卻想不到說「help」。
Grace:是。每個媽媽都不是全能的。「我需要你的幫助!」我經常說這句話。另外,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在家裡面最能幫到你的人,應該是老公。
Grace與老公John,以及大女兒Megan、二女兒Olivia、小女兒Emma,超級有愛的一家人。
你我專訪|粉絲有話說
Grace說,看到有個同事的電腦桌面,堆滿了各種文件和文件夾,她當時都驚呆了。因為她和老公都是特別善於整理的人,所有文件都整整齊齊。這雖然是她一帶而過的細節,但讓我一下子理解了她如何把家庭和工作平衡得這麼好。知道自己的生活在那裡,什麼是重點,不再忙碌得像一團亂麻,是我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Judy
在今天的中國,雙語教育越來越低齡化,很多家長們都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也曾一度陷入這樣盲目的恐慌、焦慮之中。感謝Grace的話把我點醒。突然發現,在教育的路上,任重而道遠。好在有這樣一群樂於分享、不斷進取的辣媽們為伴,使得這條路,不再寂寞。
——鶴馨
此文原刊於「你我辣媽」 微信號: niwolamabang( 長按可複製^_^)。你我辣媽堅持倡導獨立、有態度、做自己的生活方式。連接海內外優秀華人媽媽,推送直抵內心的人物專訪,採訪對象涵蓋世界多個不同領域辣媽,更有好玩的MeetUp等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