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國人民大學當交換生的台灣女生王馨瑩,在交換期間體會到兩岸大學宿舍生活的不同之處,王馨瑩提到,自己初到人大的第一天,便接受了洗澡的「震撼教育」。
「住過台灣學校宿舍的人一定很會抱怨學校宿舍不好,但是我住過人大宿舍後,覺得台灣的學生真的太幸福了!」王馨瑩說,在人民大學宿舍的熱水供應有著時間限制,如果不在這段時間內去洗澡,就只剩冷水可以使用,這是相較台灣宿舍生活很不一樣的地方。台灣的宿舍通常都是24小時供應著熱水,學生晚上夜沖、夜唱或者在系館待到太晚,仍然有熱水可以使用,不會在大冷天裡面洗到冷水澡。
「為了不洗冷水澡,晚歸的學生們會到茶水間裡用熱水壺裝些很燙的熱水,再混著冷水一起洗,或者就乾脆不洗了,畢竟北方真的很冷。」王馨瑩回憶道。王馨瑩還提到自己很不習慣學校的大澡堂,宿舍里每一層有五間的浴室,但卻是周邊幾棟女生宿舍一起共享,因此洗澡的時候很容易大排長龍,而初到人大的第一天,她便接受了洗澡的「震撼教育」。
「學校的大澡堂很像台灣的游泳池更衣間,但都沒有門,有些還因為空間太狹窄、沒有放置衣物的地方,所以大家都會在外面置物櫃前就先把衣物卸除,大陸學生們都很大喇喇、絲毫不以為意的走進去,但第一天我是做足心理建設才有辦法進去洗澡。」
▼台灣師生參觀四川省博物院。
王馨瑩描述了自己宿舍的環境:「宿舍空間很小,六個人一間,像是台灣國小時候兩個人一起坐的那種桌椅,非常的擠,並不適合念書。」但她覺得自己很幸運地被分配在研究生宿舍,沒有晚上11點熄燈的規定,晚上沒有那麼的不方便。「很多人說大陸人都會到圖書館念書,早上圖書館從門口排成一條人龍的情況很常見,但其實是因為宿舍不適合念書,我也會到圖書館。」她沉思後說道。
在人大的宿舍生活,除了些許和台灣的差異外,王馨瑩認為自己跳脫舒適圈而成長許多,「我一開始來到大陸的時候覺得無法在這裡生存,也沒有辦法找到適合的生活方式,但後來發現自己的適應力其實還行!」
大陸因為人口眾多,所以競爭比台灣激烈,王馨瑩看到身旁一部分的大陸同學只跟著潮流走,汲汲營營於準備研究所或出國念書,但從來沒想過是為了什麼,這也刺激她對自己未來人生的反思和提醒;她也看到了很多開心執著於自己所愛事業的人,縱然忙碌,但不管做任何事都是用最堅持和盡心的態度,那份為自己努力的熱情深深感動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