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美味烤月餅——不同選擇烤月餅

@ 2015-08-28

竹碳月餅(單黃班蘭蓮蓉)

因為不想把月餅全集在中秋節時一起吃,所以今年很早就開始做月餅了。

選了一些,去年想做的卻又來不及做的」杯燈「和口味。

冰箱還有些網友相送的竹碳粉,就把它加了進去,做了老媽口中的「黑金」月餅。

沒想到,這個小黑炭,居然成為家人親友們的新寵兒呢!

這次用了無糖的班蘭蓮蓉,吃入口裡,一點都不甜膩。班蘭的清香加上鹹蛋黃的咸香,大夥一口接一口吃,吃得不亦樂乎,自己看了也好開心呢,呵呵。。。

用回我最愛的食譜,這個已被我背到滾瓜爛熟的食譜,麵糰好操作,回油又快的食譜 ^-^

餅皮做法改自:花前月下

(我做11粒135g月餅)

(A)餅皮材料:

普通麵粉 250g

糖漿 170g

花生油 50g

鹼水 1tsp

竹碳粉 8g

蘇打粉 1/8tsp

(B)餡料:

無糖班蘭蓮蓉 880g

瓜子 50g

鹹蛋黃 11粒

做法:

皮料:將所有材料(A)混合拌均,蓋上保鮮紙,放置一旁休面30分鐘,然後將麵糰分成11份。

餡料:將瓜子和班蘭蓮蓉混合均勻,分成11份。鹹蛋黃噴上少許白酒,放入烤箱160度C,烤8分鐘,取出待冷,然後用蓮蓉餡把鹹蛋黃包上。

將餡料裹入餅皮里,搓圓後壓入月餅模型里,扣出排在烤盤上。

放入烤箱,以200度c烘烤10分鐘,取出冷卻10-15分鐘,再放入烤箱,繼續烤10-15分鐘即可。

烤好的月餅,要等2-3天回油後,才可以吃。

(餅皮45g,蓮蓉80g,蛋黃1粒)

小小叮嚀:

我用的糖漿是跟著這本食譜自己煮的,存放了一年,濃稠度和蜜糖很相似,如果你在市面上買的糖漿比較稀薄,可以調整糖漿的用量,或者也可以再把糖漿再煮過,煮成比較濃稠狀。

紅曲班蘭蓮蓉月餅 Red Yeast Rice Mooncake

和老友網聊時,發現很前衛的老友居然只青睞傳統的月餅木模子,叫人感到有點意外!當時還笑老友把自己講的好像七老八十似的,後來想想,自己還不是一樣,本來很討厭紅彤彤的顏色,近年來,覺得紅色越看越順眼了,每逢喜慶節日時,還非得把紅色給用上才肯罷休,哈哈。。。。

終於做了去年很想做,紅彤彤喜洋洋的紅曲月餅,哎呀,不要笑我俗氣啦,人家我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開始想把傳統好好的保留下來嘛 ^^

今年月餅減產了,賽斯也縮小了,自從會做月餅後,家人也不會像以前對市場上的月餅虎視眈眈了,老弟們也會顧慮到健康的因素,對這類高油高糖的糕點,抱著淺嘗的心態就好。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把月餅里的瓜子,一粒粒的拔出來吃,現在自家出產,更是加了多多的瓜子才肯罷休!不知道是不是心裡作祟,吃月餅時,老是對老媽說:這些月餅,比星級酒店的還好吃呢,哈哈哈。。。。!

食譜取自:Mooncake Sonata(可做16個100g重的月餅)

材料:(材料有少許調整)

材料A:

普通麵粉 250g

紅曲粉 20g

糖漿 170g

花生油 50g

鹼水 1tsp

材料B:

瓜子 100g

班蘭蓮蓉 600g

月餅皮:將所有材料(A)混合均勻,蓋上保鮮紙,休面30分鐘,將麵糰每份分成30g。

餡料:把瓜子揉入班蘭蓮蓉裡面,然後分成每份70g。

將餡料包入餅皮里,壓入月餅模里,扣出排在烤盤上。

放入預熱烤箱170度C,烤10分鐘,取出,放一旁冷卻15分鐘,然後再放入烤爐,再烤10-15分鐘,即可。

備註:

餅皮 30g, 餡料 70g, 模子100g

最愛。潮州芋泥金瓜月餅(自製內餡)

眾月餅里,我獨愛酥皮月餅,酥皮月餅當中,我卻又最愛潮州芋泥金瓜月餅!

每年酥皮月餅價格越來越高,付出去的Mr.M,買回來的是個精美的包裝禮盒,吃完月餅,精美的禮盒又會送給Mr. Bin,哎喲,真是心痛啊!

兩年前,第一次膽粗粗動手炒了芋泥和金瓜餡,才發現自製內餡並沒有想像中的難。

當時做出來的月餅,真是丑得讓我汗顏!可那內餡的美味,卻一直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去年玩了太多傳統月餅,只好忍痛放棄我的最愛!今年決定再次出擊,把金瓜和芋泥結合起來,以金瓜取代蛋黃,做出讓我頗為滿意的最愛 ^^

周末把這批芋泥金瓜月餅回老家,親友們都誤以為金瓜是真的蛋黃,答案揭曉後,看見大家驚訝的神情,真的好好笑呢,哈哈哈。。。。

這次我把白糖的用量稍微提高,把金瓜和芋頭的香味給帶了出來,家人都覺得更好吃了。

每咬一口月餅,就可以感覺到濃濃的金瓜味和芋頭香在嘴裡打轉,真是好吃噢!

金瓜餡材料

蒸熟金瓜泥 600g

白砂糖 80g

食油 2Tbsp

粟米粉 20g

不粘鍋加入食油,放入金瓜泥和白砂糖中火炒至金瓜泥炒至濃稠,才篩入粟米粉,炒至金瓜泥成為一個麵糰不粘鍋,盛起冷卻待用。

可以炒出約350g的金瓜餡。

芋頭餡:

去皮芋頭 1kg 白砂糖 280g 食油 80g 澄麵粉 55g 去皮芋頭切小塊,放入熱的蒸籠里蒸熟,取出後壓爛成泥(或用食物處理機打爛)。 把1/3的食油放入不粘鍋,加入芋泥炒均勻,分3次把油加入芋泥里,把芋頭炒至濃稠。 把澄麵粉分2次篩入芋泥里炒均勻,再把芋泥炒至成團不粘鍋,即可盛起。 可以炒出約1kg+的芋泥餡。

餅皮材料:(可作20粒月餅)

(參考Mooncake Sonata,材料和做法作了調整)

(A) 水皮:麵粉 300g,細砂糖 40g,椰子油(或其他食油)80g,清水 150g (B) 油酥:麵粉 200g, 豬油 100g (C)芋頭餡:40g / 個, 金瓜餡 15g / 個

水皮:將材料(A)攪拌成團,蓋上保鮮膜,麵糰放置一旁休息30分鐘(室溫)。 油皮:將材料(B)攪拌均勻(不要過度搓揉),蓋上保鮮膜,冷藏30分鐘。 將水皮和油皮分成10份,揉圓。 將水皮壓扁,把油皮包入水皮里,捏緊封口,揉圓,重複做完其餘9份。 把麵糰擀成長橢圓形,捲起成長圓柱形,然後蓋上保鮮膜,休息15分鐘。 再次把麵糰擀成長條,,捲起來,蓋上保鮮膜,讓麵糰休息15分鐘。 將(C)料的芋頭餡和金瓜餡揉成圓團,用芋頭餡包上金瓜餡。 將休息好了的麵糰,從中間切開,擀平包入芋頭金瓜餡,捏緊收口,然後放入預熱的烤箱,160度C,烤30分鐘,表面成金黃色即可。

我家烤箱溫度較高,請依照自家烤箱溫度調整。 餅皮的步驟,可以參考:這裡

我把書中的白油和馬芝琳(margarine)換成椰油和豬油,分量也作了調整。 這次把沒有全部用豬油,一部分豬油用椰油代替了,口感一樣很好。 這個酥餅,第二天就要放入冰箱,吃的時候,可以取出用烤爐熱一熱,恢復外皮脆度。

紫薯蛋黃酥

老公在某處嘗到用紫薯餡作的酥皮月餅,很是喜歡,回家後老是對我碎碎念,要我做出類是的酥皮月餅,並且指定一定要用日本的紫薯來做。

紫薯酥餅,是我一直想做的月餅之一,今年我又不想做太多的傳統月餅,只想玩些特別的,就接受了老公下的戰書,不過我也開出我的條件,日本紫薯,要他找給我,沒有想到,兩天後老公真的帶了1公斤的日本紫薯回來!

這次拋棄了一慣常用的酥皮的食譜,改用另一個新的食譜,選擇它是因為這個食譜,必須把麵粉給蒸過,水皮又用了高粉來製作,很是好奇出來後的口感會如何!

書中的白油,我通通換去自己熬制的豬油,白油在我家,是絕對不會出現的東西,根據一些營養學家的解釋,白油和白蘭他麵包油是人造油,吃入身體體內,不能被體內的酵素分解,長期下來,會造成我們的血管諸塞,產生心血管等等問題,動物脂肪固然對身體也有害處,可它能被體內的酵素分解,危害性會比白油來的低些,而且用豬油製作的酥皮,酥脆的效果很好,又香的很,很受家人的歡迎!

對於自己炒的內餡,我是還有些戰戰兢兢的,數年前炒過月餅餡,深知要把它炒得好,並不容易,內餡一定要炒得軟硬適中,包入酥皮里烘烤時,才不會因為溫度的升高而融化變形露餡,冷藏的時候,內餡又不會由於過硬而難以入口,幸虧這次炒出來的紫薯餡都沒有這個問題,成品可以美美的出爐(汗顏)。

紫薯餡和傳統蓮蓉比較,它不如蓮蓉餡來的香濃,它是比較含蓄的,吃在口裡,會發出淡淡的紫薯香,要細細的品嘗才能體會固中滋味。雖然水皮有用了高筋麵粉來製作,吃起來,倒不覺得和其他的食譜有什麼區別。

加入了紅曲粉,讓它呈現出粉粉嫩嫩的顏色,看了就很是喜歡。做好後,老公戴上他的老花眼鏡,一個個慢慢的細看,然後丟下一句:酥皮層次分明,比外頭賣的還漂亮!哈哈。。挑戰成功!

紫薯內餡材料:(做法:Cass)

去皮日本紫薯 1公斤

葡萄籽油 130g

白砂糖 150g

澄麵粉 50g

蒸熟鹹蛋黃 10粒

日本紫薯切薄片,放入熱的蒸籠蒸約20分鐘(蒸熟後約有850g),取出加入白砂糖,放入食物處理機打成泥。

把(1)倒入不粘鍋,分三次加入葡萄籽油,把紫薯泥炒至濃稠,篩入澄麵粉,炒至紫薯泥成團不粘鍋,取出冷卻後待用。

把紫薯餡分成每份75g,共10份,然後包入1粒熟的鹹蛋黃。

酥皮材料:(取自月盈中秋,做法和材料有做更改)

(A)水皮做法:

豬油 60g

白砂糖 1Tbsp

溫水 85g

白醋 1/4tsp

高筋麵粉 180g

~ 豬油與糖拌均,慢慢加入溫水和白醋攪拌均勻,然後加入麵粉搓均成團,蓋上保鮮紙,休面30分鐘,然後分成5份。

(B)油皮做法:

中筋麵粉 180g

豬油 100g

紅曲粉 適量(可用紅色素代替)

~ 中筋麵粉蒸熟,冷卻後把硬塊打散,然後篩過,加入豬油和紅曲粉搓均勻,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然後分成5份。

包制:

用一份水皮包入油皮,然後擀成長薄形,由上至下捲成圓柱形,蓋上保鮮紙,休息15分鐘。

把休息好的麵糰,再擀成長形,由上至下捲成圓柱形,休息15分鐘。

用刀從麵糰中間切開兩半,成為兩個麵糰,然後把麵糰擀成薄片。

薄片包上紫薯餡(切面口一定要向外),捏緊收口,整成圓形,放在烤盤上。

預熱烤箱160度c(我家烤箱溫度),烤25分鐘至表面出現一層層的紋路,即成。

熬制豬油:

把豬油洗乾淨,去皮,切小塊。 把豬油放入鍋中翻炒,收干水分,然後小火把豬油煎至出油,把油過濾,取出豬油渣,即可。

台式綠豆碰

我一直很喜歡這個白雪雪的的綠豆碰,想做它也想了很多年了,可惜每年做太多的月餅了。今年的月餅全部做迷你式的,只是做半分,所以才有機會讓綠豆碰出鏡,哈哈。。。

聽說台灣的朋友們喜歡在中秋節吃綠豆椪,這點我倒覺得和新馬一帶很像似,在中秋節這兒也流行吃豆沙餅和用豆沙餅來送禮。

綠豆椪就和我們這兒的豆沙餅味道一樣,只不過它是白白的。而台灣又還有包了鹹肉碎的,甜中帶咸,蠻好吃的喔,很喜歡豆沙餅的家婆吃了後,讚不絕口,一吃就吃出有豬油香味,果然是姜老的辣哦,哈哈。。。

我覺得這個食譜分量的肉有點少,下次我會把肉碎加多一點,嘻嘻。。。。。聽說還有咖喱肉碎的綠豆碰,有時間的話,一定要試試看!

食譜取自:Carol

材料:(可做六粒)

(A)綠豆餡

材料:

去殼綠豆 100g,冷水 200g,細砂糖 100g(我減至80g),花生油 20g

(甜度請依照自己喜好調整)

將綠豆洗凈,加入200的水浸泡2小時。 綠豆放入蒸籠蒸煮至綠豆用手可以輕易捏碎的程度。 炒鍋中倒入花生油,將蒸煮好的綠豆加入小火拌炒2-3分鐘。 將細砂糖加入,小火拌炒到整個綠豆泥可以成為一個團狀即可。

做法(4)要有耐心約須10分鐘,必須不停的拌炒避免焦底。

短時間不使用可以放冷凍保存。

(B)滷肉餡

材料:

豬絞肉100g,紅蔥頭2瓣,熟白芝麻1大匙

調味料:

醬油1大匙,米酒1大匙,糖1/2大匙,鹽 1/4茶匙,白鬍椒粉少許 (調味分量為參考,請依照自己口味調整)

熟白芝麻裝入塑膠袋中,用杆面棍用力杆壓(壓破香氣才會出來),紅蔥頭切末。 炒鍋中倒入1大匙油,將紅蔥頭炒香。 將絞肉放入翻炒到變色,就將所有調味料加入小火煮至湯汁收干。 最後將杆壓過的熟白芝麻,加入翻炒1分鐘即可,盛起放涼備用。 將放涼的綠豆餡,分成6份(每份55g),捏成圓形。 綠豆餡在手心中壓成一個碗狀,放入適量的滷肉餡,然後捏成圓形備用。 吃素或不喜歡滷肉餡,可以直接省略,綠豆餡請增加到每個70g。

(C)油皮麵皮材料:(25g / 個)

中筋麵粉80g,糖粉10g,豬油30g,冷水45g 麵粉用網過濾,糖粉加入豬油混合,再加入麵粉混合。 把水倒入,用手攪拌5-6分鐘至成為一個柔軟的麵糰(麵糰不要太干,水分視情形加減)。 麵糰包上保鮮紙,休面30分鐘。

(D)油酥麵皮材料(20g / 個)

低筋麵粉 80g,豬油 40g 低粉篩過,將豬油加入,慢慢將油和粉搓均勻成為一個麵糰(不要過度搓揉,避免麵粉出筋影響口感)。 把麵糰包上保鮮紙,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

(E)組合(詳細步驟,請看這裡

將休息好的油皮分割成六等分,捏成圓形。 從冰箱取出油酥,分成六等分,捏成圓形。 將油皮擀平,包上油酥,收口捏緊,包成圓形。 將包好的麵糰稍微壓一下,擀成橢圓形薄片,光滑面向下,由短向捲起,收口朝下,蓋上保鮮膜,休息15分鐘。 將休息好的麵糰,擀成長形後翻面,由短向捲起,蓋上保鮮膜休息15分鐘。 休息完成的油皮油酥麵糰,收口朝上,用大姆指從中間壓下,2端往中間折起捏一下,將麵糰壓扁。 將麵糰擀成直徑約15cm圓光滑面在外,中間放上內餡(餡料儘量不要沾到周圍以免較難收口)。 將麵糰收口朝內捏緊,成為一個圓形。 將麵糰用手壓成扁形,間隔整齊放入烤盤中。 利用竹籤尾端沾一些紅色食用色素,在麵糰上方點上記號。 放進已經預熱至170度c的烤箱中,烘烤10分鐘後將溫度調為150度c,再烘烤15分鐘即可。 (最後15分鐘烘烤溫度不可以過高,以免上色影響外觀)

小記錄:

在包制的時候,還沒有用到的油皮油酥麵糰,請用保鮮膜覆蓋,避免乾燥。


相关文章